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推行企业承包制后所带来的进步和矛盾,比较了现有承包形式三种可能的发展选择,提出了承包制向股份制过渡的构想。文章认为,承包制推行后的体制特征是:政府和企业之间以收入分配为中心的有限分离,承包者一定程度的自主经营加之以政府的外部行政控制。承包制最有利的发展前途是向股份制过渡:近期内以完善承包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主,中期目标即应是创造规范化条件,实现过渡。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评价与完善作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改革基本形式的企业承包制?学术界众说纷纭,观点各异。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探讨了现行企业承包制的弊端,并从承包企业行为目标,承包企业行为短期化等方面,详尽地剖析了企业承包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中心,是要搞活大中型企业,而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根本途径,是对大中型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经济学家末涛同志应邀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作了题为《经营承包制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的学术报告,从理论上论述了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性,对企业实行承包制的必要性,企业实行承包制的责任,企业的“权”和“利”,以及企业内部实行承包制等。  相似文献   

4.
企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八年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两年所试行的承包制和租赁制,对搞活企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的改革将沿着什么方向进行,值得理论界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对承包制和租赁制的利弊讨论,指出股份承包制——在股份制的基础上实行承包制是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时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国营企业租赁是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它的法律特征是:租赁并不移转企业财产所有权,也不改变国家对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方式;租赁的目的是承租人对企业财产的使用;租赁的标的是企业的整体财产.文章还对租赁制与股份制、承包制、企业出售以及一般财产租赁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承包经营责任制(简称承包制),作为实现两权分离,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主导形式,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特别是全面推行企业承包制以来,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企业内部的改革,而且也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当前,对于承包制,一要稳定,二要完善,这关系着企业,以致整个经济和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已有很大一部分的国营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简称“承包制”)。实行承包制后的企业,在权利关系上有着很大的变化。但是,它们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权利关系有何特点?怎样从权利关系上看企业承包者的“身份”?这些问题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本文谈一些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承包制作为实行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形式,获得了迅速地发展。然而,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承包制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完美无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之,我们不能把视线停留在承包制的近期效果上,而要着眼于它的连环效应和远期效果。为此,有必要探究承包制的内在局限性及问题的症结。以便抓住关键,采取相应对策,并选择最佳完善途径。完善承包制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承包制,不是现行概念中的承包制。因而,这里所说的完善,也就不是对现行概念中承包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我国企业改革面临新的选择。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虽然确立了承包制作为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的地位,但是,人们对承包制的认识上的偏差和承包制本身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下一轮承包面临挑战。前一轮承包即将到期的企业今后怎么办?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向何处去?已经成为理论家和决策者思考与争论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0.
从1979年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涌现了推广承包制的潮流。实践证明,中国的承包制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承包制已经尽善尽美,承包制从开始推广到现在,都存在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同时,承包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使我们认识到,推行承包制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才能体现出承包制的生命力来。现实极大地触动着新时代的企业家,并为他们提供发明创新管理方法的机会,以张兴让、张世伦、李万春为代表的“满负荷工作法”、“群体经营工作法”、“企业效益保证  相似文献   

11.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以后,企业的资金将依法划分为国家资金和企业资金两部分,分别列帐。承包前企业占用的全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列为国家资金;承包期间的留利,以及用留利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和补充的流动资金列为企业资金。企业对企业资金享有什么样的权利,是一个不仅关系到企业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重大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从理论上深入探讨达一问题,明确其法律性质,对于完善承包制和深化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追求职工收入最大化、采取掠夺式经营、忽视积累、只图承包期收益……这是目前较普遍的承包企业行为短期化现象。对此,包括学术界在内的许多人认为这是承包制的先天不足,因此对承包制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在实践上影响了承包制的推行和完善。因而必须对承包企业行为短期化作出实事求是的解释,并探寻完善承包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开宗明义。吉林省推行的企业承包制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吉林省的企业承包制正在实践中。它已有的实践雄辩地向人们表明,它是“实行两权分离的有关探索,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①承包制也同任何变革一样,是在诸多相关因素的制约网络系统中进行的。这就需要从全方位的宏观大视角着眼,来使承包制在不断变革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4.
承包经营责任制(简称承包制)以其较明显的近期效果和较小的风险及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首先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我国企业改革模式的最初选择。截止一九八八年底,全国约百分之九十三的大中型企业已实行了承包制。不可否认,承包制对增强国营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起到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简称承包制)是目前我国企业改革与组织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实践已经证明,承包制在更新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与促进组织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年来,一些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短期行为以及高投入、低产出、组织效益不理想等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由于广泛推行企业承包制,对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实践也表明,承包制确实存在着不少严重问题,除了大中型企业还没有真正搞活、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政企没有彻底分开以外,承包制还存在着妨碍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问题。表现是:第一,基数递增的承包方式,实行倒累进上缴税利制。超过承包额以后,企业收入越高,上缴财政比例越低。这不仅使财政收入低于工业增长速度,财政也无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国营企业经营承包制实施几年来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指出了它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方面所取得的一定成绩。同时,也对经营承包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承包制这一经营形式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者呼焕着新的经营形式出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当前我国企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两种模式——承包制和股份制问题进行了简略的论述。承包制在目前我国企业体制改革中是一种较好模式,对治理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有重大意义,但它又不是一种完善的模式。而股份制,尤其是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营企业的股份化可为中国企业体制改革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放权让利”的改革没有收到期期效果而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搞活”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承包制得到了人们的青睐。1981年-1983年和1987年-1989年,特别是后一时期,企业承包范围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所谓承包制是这样一种企业制度,即所有者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承包人(或承租人)经营,双方达成协议,保证所有者得到固定的收益量,超额部分则归另一方所有,或按比例在双方之间分配。在经营承包过程中,所有者对承包人的经营决策不予或少予干预。然而,承包制并没有产生“一包就灵”的奇迹,在运行一段时…  相似文献   

20.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多年,人们有褒有贬,焦点集中在企业的各种短期行为。本文在指出承包制实质是一种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概括了承包企业行为特征及产生根源;提出了确定承包基数的较合理方法和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承包考评委员会,从而完善承包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