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剑门天下雄     
剑门关位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诗《蜀道难》)的高山峻岭地带。这里的大剑山横亘两百公平,七十二峰如锯齿般刺向云天,中断处两峰相峙,如剑之直,如门之辟,故曰剑门。四川古有"四塞之国"之称,只有两门(剑门、夔门)可通中原,欲取蜀者必攻取剑门,欲据蜀者必保住  相似文献   

2.
田青 《老友》2005,(11)
到中国旅游的人如果不到四川,看看天府之富,九寨沟黄龙之美,剑门关之雄,青城山之幽,尝尝成都之美食,是一憾事;如果到了四川,不去看看峨眉之秀,更是一大憾事了。古往今来多少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岑参、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咏赞过峨眉山。苏东坡曾说:"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这里的"嘉"指的就是峨眉乐山风景区。郭沫若称峨眉山  相似文献   

3.
1942年秋,著名作家老舍在四川青城山采风,只用一个字“翠”就概括了“青城天下幽”的特色,实乃点睛妙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四川"这一历史地名的渊源进行了文化解读,即"四川"作为文化地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经济管理区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四条江的简称的来源。文章认为,"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的得名,与四条江无关,而是同唐代将剑南道简称为"蜀川",宋代将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两川"有关。文章还对"巴蜀"的历史概念进行了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5.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的比较优势.蜀汉英雄是三国文化旅游的亮点,四川最大特色和优势是诸葛亮.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要以蜀汉英雄为主线、诸葛亮为重点,树立"四川三国游--剑门蜀道三百里,魅力诸葛两千年"的形象,大手笔、高起点建设三国旅游精品,把我省建成世界级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剑门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剑门手杖产自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以其选料独特、外形美观、做工精细、质地优良、艺术品位高等特点,在全国手杖界独树一帜。剑门手杖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三国文化底蕴,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999年,剑门手杖获“中国第五届民族艺术、民间工艺博览会”银奖。2004年,剑门手杖获省级旅游纪念品金奖。2008年,剑门手被列为“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抢救工程”。2009年,剑门手杖获四川商务厅颁发的“四川老字号”称号。  相似文献   

7.
前蜀是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的地方政权,于公元九○七年在成都正式建国颁号,称大蜀。因与此后孟知祥在成都所建蜀王朝区别,史称前蜀。从建国到灭亡,前蜀王朝仅延续了十八年之久,历王建、王衍两代。综观前蜀的兴亡,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晋陵名胜数剑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州东郊丁堰镇运河北岸,旧时有名胜剑井、剑井寺和徐君墓.季札、徐君、葛洪、黄巢、陆元光、邹浩等历代名人与之发生联系,诗文载之古籍,传说流于民间.文章通过查阅相关古籍资料,结合亲身所见和当地民间传闻,考证并厘清这些名胜的来龙去脉,揭示了其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郑重建议"应当修复先贤遗迹".  相似文献   

9.
新书简讯     
《王小波李顺起义资料汇编》 北宋初期在四川青城县(今灌县境)爆发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在我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口号,革命队伍曾发展到数十万人,控制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几十个州县,建立了年号“应运”的大蜀政权。这次起义连同余波在内持续了三年多,给赵宋封建王朝以有力的打击。 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和历史专  相似文献   

10.
《百姓生活》2012,(10):61-65
编者按:本刊9月号“美丽神州”,介绍了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和黄龙等风景名胜,此期我们又从四川众多风景名胜中,选择介绍青城山、三星堆、剑门关、四姑娘山和贡嘎山等景点,供读者出游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语 《华人时刊》2008,(11):72-74
用剑、治国、治企道理相通庄子在《说剑》中与喜欢剑术的赵文王有一番关于剑的话语,庄子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天子之剑……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  相似文献   

12.
花蕊夫人是五代时后蜀主孟昶(935—965年)的宠妃,徐匡璋之女,蜀青城(今四川灌县)人,别号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以诗人兼词家而得名,其文学创作以蜀亡为分界线,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所作宫词,多描写后宫宴饮、游乐及日常生活,内容虽然很平淡,但文辞却很流丽清新,没有晚唐诗人的绮丽习气。《全唐诗》载其宫词百余首,称其“佳者不减王建”。(又近人考证,《花蕊夫人宫词》非其所作,乃前蜀王  相似文献   

13.
宋朝在四川长期推行特殊化统治政策,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四川在宋朝属于"阻远险恶"的地区,特别是全国政治重心在宋朝东移后,其距离京畿地区更为遥远,加大了朝廷的统治难度;二是四川经济在五代前后蜀的基础上,更为发达,"号为优裕",在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地位更加突出;三是四川位居长江上游,虽远在西南,却具有牵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特别是南宋四川地区长期直接地面对金朝和蒙古的猛烈进攻,四川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朝廷不得不高度重视四川而施以特殊的统治。  相似文献   

14.
自西汉文翁兴学始,巴蜀大地人才辈出,固有“人文之盛,天下莫与京焉”之说。后“唐皇幸蜀”,更有“天下才人皆入蜀”之兴盛。然近代以降,外侮不断,民生多艰,泱泱帝国残败,对川人政治、文化心理形成巨大冲击,其忧虑愤然尤以文人志士为最。在近现代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护法、抗击外侮和国共之争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巴蜀之士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有的抱儒治世冲出夔门而成蛟龙,有的守道言佛潜心治学敢为大师,他们济苍生于政治权力中心,或治问学游弋于政治主流之外,默默地为保存华夏文化根脉做出自己的贡献。巴蜀大地,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晴雨表,又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说。四川近代知名人物的活动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国际关系、学术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发掘和研究四川近代人物,管中窥豹,可透过他们的人格风貌、命运遭际,探索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许多在近代文化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或成为批判贬低的对象,或被屏蔽于主流传媒而鲜为人知。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这些在近现代史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以至有“重写现代史”的主张(谢泳)。为此,本刊特开辟“四川近代...  相似文献   

15.
古剑门关考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惟天有设险,剑阁天下壮。……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剑阁峥蝾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穷地之险,极路之峻。”这是历代诗人对剑门关的歌吟赞叹。剑门关以其雄伟险峻而著称于世,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但至今有关剑门关的著述,为数极少,对其全貌亦不甚了了。今年五月,我们为调查四川地区农民起义史迹,对剑门关作了一次初步的实地考察。现结合文献材料,对剑门关的一些问题,作个概括性的探讨。一、剑门关的位置与形势剑门关位于今剑阁县城北偏东六十里(华里,以下同)左右的大剑山下,距剑门公社所在地约二里许,川陕公路纵贯其间。大剑山又名梁山,今尚存梁山寺遗址。大剑山西  相似文献   

16.
帝尧时代的茫茫洪水,据说是由四川的岷江氾滥所酿成的: 二仪之判也,岷之山腾为东井之精,江实出之;惟尧之世,斯水未治,遂有昏垫之虞,以嗟方割。——苏德祥新修江渎庙碑记(杨慎全蜀艺文志卷三七上) 昔洚水警尧,天下昏溺,江实为暴。——张俞郫县蜀丛帝新庙碑记(同上)这样,四川的灾情就更为严重。当时只有一种所谓的“浮山”: 浮山,在巴县,本名方山。及云:尧时洪水不没,故曰浮山。——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七五  相似文献   

17.
《华阳国志》说:"蜀以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号名城。"古蜀历史的研究者因此都认为古蜀国有"三都"。其实,这个"蜀"不能肯定就指古蜀国,当时以"蜀"字作为区域或国家名称的,除了古蜀国,还有秦汉时期的蜀郡、三国时期刘备的蜀汉国。《华阳国志》记古蜀史并无新都、广都为"都",考古发掘古蜀国之"城"亦不见新都、广都。"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当为蜀汉时期之史实。  相似文献   

18.
唐代四川蚕桑丝绸业特点刍议卢华语当今四川,在唐代分属剑南、山南、江南三道,计剑南道领益、蜀、彭、汉、绵、剑、梓、遂、普、资、简、陵、邓、眉、雅、嘉、荣、沪、戎、黎、茂、龙、扶、当、松、静、拓、翼、悉、维、等31州,山南道领夔、万、忠、集、通、开、壁、...  相似文献   

19.
曹魏重视交通水利建设,筑路改道,修渠凿河,形成以许昌为中心的纵横枢纽,利农商以发展经济,畅粮运以挥军征伐,虽袁绍势大、乌桓道阻、吴据长江、蜀守剑门与之争雄,然其势实有所不敌,曹魏交通水利建设的制胜之道使然矣,而统一大业即此以成定局。  相似文献   

20.
幽幽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灌县城西南,山形如城,故而得名。山中风景秀丽,古木参天,庙隐深处,清雅幽静,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称。相传,东汉张道陵曾修道于此,因而道教也称这里为“第五洞天”。 6月初的一天,四川省文联的小何同志专程陪我们到青城山游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