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19世纪末,欧亚腹地的政治文化现象是"双泛"(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泛突厥主义发源于俄国的鞑靼斯坦,其切入点是语言教育,即"新式"的教育——"扎吉德"运动。"扎吉德"运动,既是民族复兴运动,又是宗教改革运动。我们在研究"扎吉德"运动时,还很难将它完全归于"双泛"中的哪一个。民族(nation)是由民族主义者(nationalist)构建、想象的产物,但构建、想象的必要前提是教育的普及。事实上,在古代文盲社会,是没有民族主义的。清末,新疆维吾尔族社会悄然兴起了一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其源头是俄国鞑靼斯坦的"扎吉德"教育。新疆近代文化启蒙运动开辟了新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教育,它的贡献应予充分肯定。但是,其负面作用是:"双泛"借"扎吉德"教育大举传入新疆,在造就维吾尔族第一代现代意义的民族知识精英的同时,也培植出麦斯武德等第一批"东突"骨干。这伙人在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而奔走呼号,形成了一个分裂主义的帮派,这就是新疆"东突厥斯坦"运动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马成俊 《西北民族研究》2012,(2):198-206,82
在撒拉族与藏族的交往关系中,有"许乎"、"奥西"、"夏尼"和"达尼希"四个表示两族关系的词,其中",许乎"与"达尼希"是最常用的。"许乎"是藏语,意即朋友;"达尼希"是撒拉语,意即"认识的人"或"熟人",也可以引申为朋友。两者是甘青边界循化县撒拉族与藏族之间经常用以表示相互关系的称谓。在这里,撒藏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家庭之间有经常性的来往,他们互通有无,互相提供方便,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但是,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登的族群关系变量,尤其是族际通婚率来衡量撒拉族与藏族两个民族的关系紧密程度,是行不通的。本文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经常性的观察,认为族际关系的好坏不能只通过有无族际通婚现象或族际通婚率的高低去衡量,至少这个衡量指标在循化县的个案中是没有解释力的。  相似文献   

3.
马戎教授认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族群和族际关系,并在如此国情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观念体系。中国几千年来在处理族群关系具有把族群问题"文化化"的传统,采用"族群"概念代替"民族",并非把民族问题定义为"非政治性问题"。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在表层上是避免把各族民众在经济交往和文化互动中产生的纠纷和价值冲突政治化,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解决"的原则处理;深层次的谋略是确保维护祖国统一、有效反对民族分裂势力。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是一个方向,在没有得到民族精英和民族大众广泛认同前,不宜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在此期间,更应该反对大汉族主义,以维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4.
"当雄苦,尼木穷。"说起尼木,拉萨人都会脱口而出这句话。尼木,在藏语里是"麦穗"的意思。俗话说,风吹麦浪,丰收在望。但在过去,尼木是拉萨市最穷的县。尼木县,距市区147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河谷纵横,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2亩,可谓是"自然条件差、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的"三差"地带。"十三五"规划实施初期,尼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59户5108人,实现脱贫致富的"大丰收"还要翻过很多山。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早在1994年,北京市便开始了对尼木县的对口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5.
“家西番”之称谓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人们把生活在青海省湟中、湟源、大通等地从事农业生产,使用汉语、生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的藏族群众称呼为"家西番"。认为"家西番"是"住家耕田"的藏族,"家"是"有固定住房的意思",区别于游牧的藏族,这是人们望文生义的结果,笔者认为"家西番"是一个藏汉合璧的称谓,"家"即藏语汉族(■)的音译,"西番"又是汉族对藏族的叫法,"家西番"义为"像汉族的藏族",类似的叫法在藏族内部也有,安多藏区牧民就把农业区的藏族叫作"家绒娃"(■)、"家绒"(■),义为"像汉族的农民",嘉绒藏族的族称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关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在他早期的哲学矛盾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之下形成的,这亦是萨特向马克思主义"靠拢"的原因。萨特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超越的哲学"的同时,又作出"马克思主义已经停滞了"的论断,因此需要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但是萨特把马克思主义仅看作是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而试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这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对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萨特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宗教论"是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命题,它以社会主义的一整套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在"社会主义宗教论"中,"根本是长期性"是基础命题,"关键是群众性"是核心命题;"特殊的复杂性"是主要命题."社会主义宗教论"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8.
东干族是指19世纪移居到中亚地区的中国西北陕甘宁回民及其后裔,亦称中亚回族。他们在130年前远离祖国之时,将西北地区的"花儿"民歌也带到了中亚地区。在苏联集体农庄时代,"花儿"民歌曾盛行于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聚居农庄,其知名歌手至今健在。苏联时期的东干语文献中也收录有"花儿"民歌。中亚回族传承了中国西北回族唱"花儿"民歌的民俗文化。在海外回族中流传的"花儿"民歌资料,是中国"花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应加以研究、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听商     
<正>我们常喜欢分析考量一个人的"智商"、"情商"、"财商","智商"大抵是聪不聪明,"情商"大抵是愉不愉悦,"财商"大抵是会否理财。的的有人在斗智斗勇升官发财,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虽然它通常表现为一种超人的存在),而人从来都生活在实在和想象世界之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吊诡的是,在既已被广泛接受了的"一般思想"里,它却几乎"不为人知"。在常识化的理解中,社会是一个纯粹人间的、排"它"(物、神、他人)的实体。只要翻开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1那本著名的《关键词》,找到与"社会"直接相关的词条(社会、社会学),对这一吊诡,便能有所觉知。据威廉姆斯,"社会"既有具体的含义也有抽象的含义,而社会科学所接受的"社会"定义,是由这两个含义综合而成的。在具体的方面,它指制度与关系,在抽象的方面,它指形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将"中国梦"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任务上,该课程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梦"教育这个主题,本文做了三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将"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二是在讲授民族复兴内容中渗透"中国梦"教育;三是探索多种教学方式以实现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梦"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遗留物,"门户"习俗在山西吕梁市临县地区影响深远,主要反映在婚姻嫁娶方面——如果对方"门户"不对(俗称"臭骨子"),那么婚姻一般很难结成。追根溯源,"门户"问题与元时蒙古人对汉人实行的初夜权制度有关。研究发现:"门户"之"臭"即为狐臭,狐臭体味是判断"臭骨子"的重要依据,"门户"实质上是狐臭的一个别称——属于学者李峰所称的民俗意义上的狐臭。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时期,面临民族危机的加深,顾颉刚先生表达了包括"中华民族是一个"在内的一系列的民族观念,对当时的学术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本文回顾了这一时期顾颉刚先生在《益世报》上发表的有关民族的文章,并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之上对顾先生的民族观念进行提炼总结。顾先生的民族观可以概括为反对"中国本部"、"五族"、"十八省"等观点;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反对"五大民族"的说法;民族是由"团结的情绪"所造就的。  相似文献   

14.
伍献清 《民族论坛》2012,(19):24-25
<正>团结村的事,如其村名。团结村是一个特殊的村落,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地灵乡和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地湖乡交界处。"地灵"地湖",名称仅一字之差,且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把湘黔边界两个乡交织在一起,外人至今还很难区分彼此的"地盘"和"人脉"。地湖是地灵境内的一块"飞地",而团结村是地湖乡境内的一块"飞地"。团结村全村135户508人,其中有3个自然团寨(三管团、岩板头、甄家磨)与地湖乡永光村村民杂居在一起,两村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人们交错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林、耕地、溪河界线交错,形成了"房前屋后兄弟在两省,上屋下坎父子是两乡"的奇特景观,共同描绘着两地跨省民族团结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5.
顾慧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20-121
在古汉语学习中,我们总会碰见字义、词义的解释问题,在过去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以许慎《说文解字》为参照来确定字义、词义,但是,在运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说文》中的解释也有一部分是不恰当的,是值得推敲的.本文以"归"字为例,探讨"归"的字形构成和各部件的意义,进而得出"归"的意义,通过简化字"归"和繁体字"歸"的对比,整理了"归"字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得出了"归"的本义是回归,女子出嫁则是"归"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16.
正河路口,名不见经传,顶多是镶嵌在湘南莽莽大山中一颗小小的"明珠"。毗邻广西,相接贺州、桂林,当地人常笑说:"吃晚饭没?到阳朔艳遇去。"可见河路口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距离之近。河路口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姑婆山脚下一个小镇,由多个民族特色村落组成。江华有"神州瑶都"之誉称,在河路口这片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生活着2.3万瑶族同胞。河路口是全县瑶族人口  相似文献   

17.
易巧君 《民族论坛》2004,(10):38-39
<正>"哎!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这是黄老写在《比我老的老头儿》封底上的话,追悔而伤感。是的,写不写是我的态度,写得好不好是我的能力,我不能错过这些越来越少的国宝级的老头儿了。何况,六十一甲子,"二十岁"的黄老,在虚岁二十五的我眼里,是那般"亲切"、"真实"和"可爱",他的活力、随性、聪明,让我在8月24日他八十寿辰这个特别的日子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8.
"慎重稳进"与"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执政50多年历程所经历的两个历史阶段的标志性特点."慎重稳进"是从西藏和平解放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阶段党治藏方略的特点,"跨越式发展"则可以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显著特点.但从历史的结果看,在"慎重稳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实现了西藏社会的"跨越",而在"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又必须"慎重"处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合理有效地处理"慎重稳进"与"跨越式发展"辩证关系,是西藏工作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从青年时期开始,鲁迅达成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命题式思考,它们一直支撑着鲁迅的人生信念,在此所要讨论的,是鲁迅这位酷爱"命题"的思想家"奔五"之年所遭遇的一个命题困惑,即所谓"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思路在双重考验中走向"轰毁"的实情。在玩味这一命题的过程中,如果说写作《野草》是非凡的拐点,那么再续"故事新编"的传奇以及重估杂感的存在价值则是锐意的开拓,三者共同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对于窦娥刑场"三愿",学术界向来褒贬不一,集中体现在"三愿"是否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我认为,"三愿"谈不上是窦娥的反抗,应该是窦娥苦难善良性格的自然表现,是其悲惨命运深化的结果,不应大肆赞美其"反抗性",否则是牵强的。窦娥只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弱女子,她恪守封建礼教,孝贞认命,她的行为不可能形成一种自觉的反抗,而硬要说是反抗,显然是在"拔高",至少说明过高估计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