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以四川藏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藏区城镇化进程具有人口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步、人口小镇化等特点,并面临着城镇体系发展滞后、空间分析失衡、单体建制镇服务半径过大、产业不能有效支撑及人口规模、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约束.要推进四川藏区的城镇化进程,应完善现有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做好城镇与村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培育建制镇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及加大对农村扶贫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
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加重了人与土地的紧张关系,影响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阻碍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发育.加快发展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在于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城镇化的重要性,在方向上促进大中小城市城镇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动政府职能转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内蒙古人口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城镇化速度及水平均在全国前列。但城镇化质量不尽如人意,如:城镇规模和城镇密度过小,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城镇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全,影响工业化的正常进程。今后城镇化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当扩大大中城市规模,加快发展小城镇;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基本战略设想是:一方面可利用现有城市的经济基础发展网络型城镇化;另一方面利用县(旗)城镇和乡村工业化基础据点型城镇化。主要实施对策有: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开放和完善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抓紧研究和制定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的相应政策,使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加快改革人口机械增长计划管理体制;协调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经 济昌都地区城镇发展战略探索李利锋郑度 ( 1 -9)西藏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温军 ( 1 -2 1 )西部大开发中的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亚西扎呷 ( 2 -8)西部大开发中的西藏现代化——以中央政府对 西藏的政策支持为视角朱晓明 ( 2 -3 )农牧民增收与西藏反贫困攻坚的基础 : 乡村建设王文长 ( 3 -3 )对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若干问题 的思考乔元忠 ( 3 -1 3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王建明 ( 3 -1 9)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彭措泽仁 ( 4 -3 )历 史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 (上、下 )张羽新 ( 1 -3 4…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在 2 1世纪前 2 0年的城镇化建设 ,肩负着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全面实现小康的历史重任。农村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的有效途径 ,是民族地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要继续向纵深发展 ,就必须紧紧依托农村城镇这个载体。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依法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完善多元投资体制和合理征用土地机制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有新思路 ,要与国家城镇化战略目标相适应 ,与国家整个农村和农业改革的总体部署相一致 ,要定位于绿色城镇  相似文献   

6.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5,6(1):27-38,103-104
建制镇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目前,民族地区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普遍偏小,建制镇密度低,镇间联系程度弱;近十年来,民族地区人口产业和职业结构具有逆向调整趋势;建制镇基础设施虽有改进,但总体上建制镇的乡村基础设施落后,有线电视、垃圾集中处理、人均用电及公路密度与全国比较相差较大,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比较差距就更大;人员从业依然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建制镇的产业集聚带动功能弱,难以带动镇域的经济发展;虽然农业依然是民族地区建制镇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但农业投资不足。为让民族地区建制镇发挥产业集聚带动功能,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建制镇的建设,首先要提升建制镇规划水平,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和法治作用,确保建制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其次,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调整行政区划,对于巨型镇和大型镇,可以考虑设市和自治市;第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把建制镇建设同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建制镇产业的集聚带动功能,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使一些建制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振兴地方经济;第五,以加快土地、户籍等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建制镇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用西藏城乡融合发展调查数据,以及2019年《西藏统计年鉴》和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西藏部分),检验了西藏城镇化、就业结构对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1982年西藏城镇规模作为2019年西藏城镇规模的工具变量,解决了城镇规模变量存在的潜在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西藏城镇化率每提升1%,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0.174%,居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比重越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缓解了就业结构的转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另外,文章指出城镇规模对西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低学历群体效果最明显,对高学历群体的影响次之,对中等学历群体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加快江永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县情,抓住经济运行的关键谋划全局,围绕县域发展的目标制定战略,顺势而为,谋定而动,成略而行,以谋略思维提速县域经济发展。以四化联动为主要战略谋全面发展突出把农业做精、工业做强、城镇做靓、旅游做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建设,打好四化联动"组合  相似文献   

9.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我县小城镇化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各乡镇加大工作力度,在不断开拓新路子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规模,也摸索出了一点经验.可是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为此必须根据本县自身的优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精神,进一步理清建设和发展城镇化的思路,落实推进城镇化的措施,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西藏城镇贫困人口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云 《西藏研究》2001,(3):14-27
一、贫困人口实地调研结果与分析(一 )西藏城镇贫困人口经济收入1、家庭经济收入与人均经济收入分析1 998年 ,西藏城镇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 62 61 .72元。表 1 .1表明西藏城镇贫困人口受调查者人均年收入 1 582 .9元、人均月收入 1 31 .91元 ,平时拥有储蓄的家庭占9.95% ,最高储蓄为 30 0 0元。月人均收入50~ 30 0元占受调查人数 79.0 1 % ,其中月人均收入 1 50~ 2 99元人数居多 ,月人均收入高于 30 0元人数仅占 3.31 %。表 1 1 西藏城镇贫困人口月平均收入分布  收入     (元 )项目小于2 52 5~4 950~991 0 0~1 491 50~2 4 9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