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为了送孩子出国留学,我们多年来省吃俭用,他爸爸还放弃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开餐厅。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都让他上最好的学校,儿子5岁时我们就给他请了外教。但临近高考,当我们找孩子为了送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消息,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名,比去年减少2%,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可见,如今上大学已经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了。今年的高考与往年的高考并没有什么不同,高考仍然是许多家长的一个重要"节日",他(她)们把自己的孩子能考一个好的学校当成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认为考上好的学校,将来就能找个好的工作,甚至有可能端上"铁饭碗"。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考大学有多累多辛苦,他(她)们也有多累多辛苦。  相似文献   

3.
她们是女人,烈日炎炎,面朝工地背朝天;她们是妻子,甘愿随丈夫天南海北谋生计;她们是母亲,却无法天天守在孩子的身边;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孩子,靠自己的双手,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4.
去年9月14日,日中青少年问题专题讨论会在日本人阪三菱花园饭店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约100余人,就日中青少年的现状和未来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金志坤,就目前中学生的高考竞争现状及其对策作了发言,肯定了这种考试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反映在升学率和录取率的不断上升,同时也指出在这种竞争状态中的一些偏向,比如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造成对一些学生的压力.为了减缓高考竞争的压力,应鼓励一部分学生就读专门技术学校,以满足  相似文献   

5.
我的高考     
汪志 《老年世界》2014,(13):14-14
我的高考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一年我17岁。对于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可以改变命运,“跳农门”,端“铁饭碗”,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父辈们的梦想。由于我们那个县地域大,人口多,再加上离县城又远,那年高考我是在就读的区高中参加的,尽管在区高中考,但离我家还有20多里的山路呢。记得高考那几天,雨特别的大,乡间泥泞的山路让人寸步难行。为了我的高考,为了我的梦想,那几天天未亮,父亲就送我去区上。  相似文献   

6.
正女儿成绩一直很好,发挥正常的话,能考上省城最好的高中。但她的中考成绩,分数线刚好够本市的一所普通高中。她说是为了避免离家千里上重点高中,故意考砸的。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她在高考时好好发挥,考上理想大学(我们这小地方,没有什么好大学)?在沟通顺畅的家庭,孩子可以直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但如果孩子心中有负面情绪,却总被禁止表达,他们就会衍生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最常见的就是"被动攻击",即有意做错  相似文献   

7.
老师和家长们似乎都迫不及待的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并乐意承受随之而来的沉重负担,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发愁怎么让孩子上个好的幼儿园,小学生的家长发愁孩子有多少作业,又得上多少课外辅导班;中学生的家长发愁孩子怎么能顺利考上个好大学;  相似文献   

8.
我很庆幸,能与敬一丹、水均益、方宏进和崔永元成为搭挡,我想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不是一开始就干上了电视;都不是北京人;都结婚了,还都没离;都有一个孩子,都酷爱着孩子;一般都喜欢下班回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房价、高竞争的影响,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焦虑,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现在不激娃,十年后孩子将恨你”。孩子因父母的过度激励而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也不断涌现,孩子因家长的过度激励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因社会、孩子、学校的压力变得更加焦虑,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0.
崇高的隐瞒     
在女儿上高三的那年冬天,父亲病了。医生把诊断报告交给父亲时,他立刻惊呆了:癌症……父亲沉默了好一会儿,对医生说:医生,我有一事相求你们,我女儿正上高三,眼看就要高考了,她是个聪明懂事、成绩优秀的孩子,一定能考上好大学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子之方     
(1)对孩子提出的“为什么”,您的回答能令孩子满意;即使答不上,也不令孩子失望。(2)老师或其他人指出孩子的毛病时,不护短。(3)尽量不要打骂或挖苦孩子。(4)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去做。(5)对子女能一视同仁。(6)经常教育孩子能遵纪守法。(7)对孩子的正当需要都尽量给予满足。(8)孩子年龄越大,让孩子做的事情越多。(9)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期待孩子成才。(10)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11)尽量不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的缺点。(12)对孩子的失败不泼冷水。(13)每天都给孩子在外面自由玩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对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我国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及高考  相似文献   

13.
有问必答     
《中国社会导刊》2009,(4):10-10
陕西省西安市田文刚:通过对贵刊前几期的关注.我对社会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我的孩子今年将参加高考.因此我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专业的社工机构能为社工专业毕业生提供怎样的就业领域?  相似文献   

14.
贾丽岩 《职业》2011,(18):43-43
每次在高一的第一节语文课上,笔者都要告诉学生,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三年后的高考,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因为,可能是现在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多了,又可能是思维过于活跃,想法上不愿循规蹈矩,久而久之,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在道德品质上,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合作,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与人合作的诚意。为此,我把高中语文教学的几个模块附在了"人"的肢体上,以期待笔者的学生在三年后,能够把语文的知识点构成一个"人"的框架模型,同时也能体会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新希望热线     
为了孩子,我们几乎要离婚了卢悦老师:自从孩子生下来后,丈夫一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过问家事。现在孩子7岁了,丈夫在事业上也算成功了,不像以前那么忙,能多在家待一些时间了。本以为他多在家里待是好事,没想到,从此我们家就没过上一天安宁日子。  相似文献   

16.
八岁,那该是孩子们躲在妈妈怀中撒娇的年龄,有一个女孩,却能一路歌唱着给家里换来柴米油盐;十五岁,很多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有一个女孩却为了家里破烂的窑洞、刚背上书包的弟弟妹妹,  相似文献   

17.
肖毅彪 《女性天地》2006,(12):50-51
人到中年烦事多,最头疼的莫过于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好。中年家长的孩子已经到了最容易叛逆的阶段,做父母的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孩子,在与孩子的交流上很容易发生障碍。万一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偏见,又得不到及时纠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隔阂就会越来越深。这时候,最需要一个“和事佬”。那么,谁来充当这个“和事佬”,化解笼罩在家庭上空的紧张气氛呢?下面这个爸爸的做法,也许能给大家一个借鉴。家庭战火一晃,女儿小学毕业了。为了能让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一个理想的中学,妻子从书店买回习题集、“奥赛”卷,堆满了一桌,要女儿天天在家做功课,…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于谦上热搜了,不是因为说相声,而是因为机智劝娃上幼儿园。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于谦谈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每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他就一定会热烈地、"很有心机"地称赞说:"你真棒啊,将来肯定得送你去幼儿园!"就这样,在很多孩子对幼儿园特别排斥的时候,于谦的孩子却对幼儿园产生了好感,上幼儿园的时候还特别开心。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于大爷也是拼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孩子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19日,在数百万莘莘学子正辛苦备战6月的高考时,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已经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他们就是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的樊昊霏和樊昊阳。难道他们是天才吗?他们的父亲樊玉生说:“我孩子肯定不是天才,也不比别人聪明,不同处是我为了全程陪读,辞去了工作,将培养孩子当成了我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许多年轻夫妇为了生存不得不双双打拼,而老年人为子女甘当“保姆”带孩子,也成了寻常事。老年人帮忙带孩子的好处自然不少,但由此而引发的老年夫妻分居,以及因分居而出现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