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面子是一种公众形象,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丢面子,人们就要在日常交往中实施符合社会规约对他人面子所需求的言语行为。在实施一些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很大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应在言语交际中采用相应的礼貌补偿策略,最大限度地缓解对听话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的威胁面子行为程度,使交际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不礼貌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并不少见。语料调查发现,言语互动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交际者为实现特定交际目的,选择和谐人际关系挑战取向,导致交际对方或有关第三方的面子和社交权受到威胁和伤害。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为使交际目的顺利达成,需要共同遵守交际的合作原则。然而在自己或对方的面子受到威胁时,人们常常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本文试以面子论,对会话中对合作原则的有意违反进行实例分析,以此推动在面子受到威胁时的言语交际更加有技巧,更加理想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面子”与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言语交际看“面子”问题。人们在言语交际中 ,既遵守合作原则 ,又遵守礼貌原则。礼貌 ,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外语学习者由于所学外语的语言和语用知识有差异 ,在言语交际中驾驭面子的策略和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礼貌研究大多局限于“说话者——听者”的两方交际框架中,当前的后现代礼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方语境中的面子维护和威胁行为,但受到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的影响,大多仍然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不)礼貌现象.对英汉语语料的分析表明,多方交际中话语角色的分配和识别也是说话者和听者实施(不)礼貌行为的交际策略.说话者可以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角色分配手段来维护或威胁听者的面子,或增强/减轻面子威胁和维护的程度,而听者可以通过识别或拒绝识别自己的话语角色来实施对说话者或其他听者的(不)礼貌行为.  相似文献   

6.
按照礼貌策略,说话人为了维护受话人的面子,常使用一些策略来减轻其言语行为对受话人面子的威胁。模糊限制语就是人们常用的策略之一。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些言语行为会威胁到学生的面子,因此教师应适当用一些模糊限制语来减轻其言语行为对学生面子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幽默交际中的回应策略,基于礼貌原则、关联理论、言语行为和刻意曲解等理论和原则,对幽默交际中听话人运用的非言语回应、言语回应、不回应等回应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言语和非言语幽默交际提供了更多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文商务书信语篇礼貌的语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书信语篇是言语行为的序列组合,Lakoff的礼貌规则、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不仅适用于言语行为,而且适用于篇章行为的礼貌语用分析。英美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首先考虑彼此之间的消极面子不受影响,同时更多地借助于句型来表达不同礼貌程度的言语行为。文本类型和语篇结构则是篇章行为对"面子"产生威胁作用的主要因素,必须有效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从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入手,结合好莱坞影片《加勒比海盗》中的经典对话,分析了幽默言语产生的机制及其交际效果,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对幽默语言的欣赏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视角下的骂詈言语行为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骂詈言语行为是日常交际中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依据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和Leech的礼貌原则,骂詈言语行为可分为非公开策略和公开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日语会话中,前置语列中的"礼貌系列前置语列"是一种礼貌策略,当谈话目的内容是威胁听话者"面子"的言语行为时,说话者为了减轻该言语行为对听话者的"面子威胁程度",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文章运用合作原则、礼貌理论分析前置语列的使用原理,总结得出"礼貌系列前置语列"中较典型的有道歉型、谦逊型、理解型这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车贴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有其特定的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以实现幽默诙谐和抑制路怒的功能.此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富有个性的车贴如何通过遵循礼貌原则、反语原则、玩笑原则和使用冒犯性话语,以及如何运用加强或有意违反礼貌原则的一些修辞手段和非言语手段来加强幽默和缓和情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言语交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合作原则对于言语交际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常可见到违反合作原则的言语现象,许多以汉语修辞格的方式体现出来。违反量的准则的闪避、同语、歧疑、精细、设彀,通过提供不足或多余的信息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乏幽默意味;违反质的准则的反语、夸张、比拟或正话反说或言过其实,讽刺效果不言而喻;违反相关准则的移就、拈连、比喻使得言语表达异常生动形象;违反明了准则的反复、折绕则故意让语句罗嗦重复以达到强调、突出的目的。它们或声东击西,或含蓄蕴籍,虽违反合作原则,却很好地完成了交际任务,成为艺术化的正偏离。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化的正偏离,是对礼貌原则的遵守从而弥补了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相似文献   

14.
男女两性在言语交际行为中存在性别差异,这一现象引起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用学的有关原则出发,以英汉语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的对话为例,在遵守或违背语用原则,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等方面对英汉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润滑剂”;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制约语言行为的礼貌规范。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索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委婉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使话语得体,使对方感到你和善不强迫他人,不使人无台阶可下。所以人们在交际中运用委婉语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6.
Grice在他的会话含义理论中提出了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 ,然而人们在实际交往中有时会不遵守这些准则 ,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准则。Grice指出 ,当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发觉对方故意违反这些准则时 ,他们就据此进行语用推理 ,从而推导出他所说话语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基于这个事实 ,Brown和Levinson (1978)及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来解释这种现象。然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礼貌原则同英语礼貌原则相混 ,造成一系列的礼貌语用失误。本文就此介绍礼貌原则 ,并对英语学…  相似文献   

17.
面子威胁行为 (FTA)理论是Brown和Levinson继“面子保全论”后提出的又一理论 ,在此基础上 ,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四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的策略 ,依次为 :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 (baldonrecordwithoutredressiveactions) ;积极礼貌策略 (positivepoliteness) ;消极礼貌策略 (negativepoliteness)和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offrecord) ,其中后三种为礼貌的补救策略。在第一种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中 ,Brown和Levinson进一步提出在三种情况下 ,说话人可以以这种策略来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这三种情况可以称为有意而为的面子威胁行为。本文是在此基础上 ,提出以这种策略来施行面子威胁行为的第四种情况 ,即无意而为的面子威胁行为 ,并讨论该情况下面子威胁行为施行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幽默作为一种成功的言语形式,魅力独特,在实际交际中有着特殊的语用效果。本文通过对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及其会话含义理论进行分析,指出交际中的一方可能通过对合作原则中四条准则的违反,致使会话含义产生,从而达到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英汉礼貌原则因其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礼貌的内涵、"面子"观、礼貌准则等方面,而这些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体现。因此,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得体的礼貌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在言语交际中,面子的保持取决于双方策略的正确选择,交际双方的面子利益是互相依存的。然而,个人理性的选择并不一定能使交际双方都受益最大。因此,在交际中选择恰当的礼貌策略来保持面子就变得尤为重要。从经济学博弈论的基本模式——“囚徒的困境”人手,说明在言语博弈中交际者也会陷入“囚徒的困境”,并探讨走出该困境需采取的总体原则和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