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生、形成与成熟、完善与发展三个重要阶段。从19101921年,是毛泽东人民观的萌生时期,其“民本”色彩非常明显,并开始向群众史观转变,人民民主思想初具雏形。从党的建立到抗战胜利,毛泽东人民观形成并成熟,具体表现在:人民概念开始形成,形成了牢固的群众观点,实践中实行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提出了必须领导群众和教育群众的思想。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人民观体系开始成熟。他提出了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形成了完备的群众路线理论,以及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民主理论。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毛泽东人民观继续完善与发展。深入挖掘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要求,体现了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准确把握和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进一步阐明了人民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3.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基本点,它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作用。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实事求是的实践观。一、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始终注意从群众中汲取养料,坚持群众路线,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人民观有着深刻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丰富思想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坚信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拓宽了人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完整的群众路线思想;提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要加强人民民主建设。毛泽东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瑰宝,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必须深入挖掘毛泽东的人民观的当代价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科学的概括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毛泽东所揭示的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  相似文献   

6.
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科学论断是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的逻辑起点;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着力点;群众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为新时期协调各方利益,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提供了党克服脱离群众政治危险,巩固执政地位的"良方"。  相似文献   

7.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都紧紧依靠人民,坚持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不断突破瓶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积累的历史经验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也是宝贵的政治资源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在执政理念上充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当前,宣传文化战线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课题,就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给予充分的研究和关注。任何社会都存在弱势群体,在转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科学揭示和阐发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阐发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以及建党八十年的宝贵历史经验,更是我们党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于其他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不仅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党群关系方面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密切联系群众和维护群众的利益,才能发扬党内民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黎澍同志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完全错误”。其理由之一就是,“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辩解”,这就“把‘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看做是善,是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承认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再论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他》,《光明日报》1986年7月30日)在黎澍看来,要么承认“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要么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者不可同时而语;他用承认“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来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于他的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承认“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与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矛盾,两个命题是一致的:前者是就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 ,着重研究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形成其人民主体观。他的人民主体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是为人民服务。从这种主体现出发 ,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毛泽东致力于调动人民积极性和实现人民主体性的实践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也存在着较大的失误。因此 ,我们必须深刻地领会和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观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平 《兰州学刊》2007,3(6):36-39
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人民动力观、人民本位观、人民利益观、人的个性发展观等重要内容,共同构成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支柱,这一思想,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把人民奉为主人者人民才会与你同甘共苦,是毛泽东晚年对自己人本思想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6.
刘浩 《理论界》2013,(12):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历代中共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向人民学习,对人民负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群众观点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概括地说,这个观点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当家作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个观点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一、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自有人类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每个人的活动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如果把社会中某一部分人排除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之外,那么历史就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质。但是,不同的入和不同的社会群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不仅作用大小有别,而且历史功过各异。到底谁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曾深刻地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这是因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无论过去、现在与将来,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都必须保持正确的清醒的认识。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史,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底历史”,“不能把社会发展归结为帝王将相的行动”(联共党史)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物质条件,人类为了生活就必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需要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9.
人民群众是党依靠和服务的对象,毛泽东同志准确界定了人民群众的范畴,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群众史观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它的基本内容是: 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使革命战争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战争的政治目的。 必须充分发动群众,深入动员群众。实行人民战争,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共产党周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和参加战争的积极性,是夺取人民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必须建立“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在长期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