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围绕概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研讨。归纳总结十八大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公民道德建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致力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为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方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国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总结这些实践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履的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两大范本——经典范本和经验范本。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依托儒学经典、乡规民约、家训家规、美德典范等"经典"教化得以有效传播,被民众广泛认知和认可;同时,又通过融入至国家各项典章制度,依托规范化的官吏制度、体系化的教育制度、民俗化的礼乐制度,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践履。当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应当有效借鉴和转化这两大范本,根据时代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变化重塑"经典"的价值内蕴,创造性地转化"经典"载体的运用经验和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构的历史经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4.
郭超  赵平 《学术论坛》2015,(1):9-13
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共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基础相对薄弱、工作难度较大的农村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解决"五化"问题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加强宣传教育,注重解决"内化"问题;融入乡土生活,注重解决"转化"问题;满足利益需求,注重解决"强化"问题;丰富实践形式,注重解决"外化"问题;构建长效机制,注重解决"固化"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转化于实、强化于利、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性。从构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构成,是对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合理吸收。从价值表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价值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结晶,其中许多价值词都具有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同或相似的独特意蕴。从社会功能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为本"、"以德治国"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从实践养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榜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生动载体,具有承载、传递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功能。由于当前榜样自身存在认同困境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不够等内外制约因素,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要发挥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需建立榜样生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契合机制,突出民族性与时代性、党性与人民性、中国特色与人类共性的统一;建立榜样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整体推进机制,突出由"权威主导型"向"互动引导型"的模式转变;建立榜样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引导保障机制,突出社会引导与制度保障的结合。只有实现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成培育、宣传传播、学习践行"三大环节中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新要求;从社会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新期待;从个人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新风貌。其次,还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最后,要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这就是习近平所讲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27-232
高校肩负着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培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为指导,以日常生活为中心,并把日常生活新常态作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新视角。日常生活新常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融入日常生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树立榜样是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日常生活新常态是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的抓手。只有实现日常生活新常态,大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好核心价值观这把总钥匙。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协调。继承主要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作风、大庆精神。传统文化是根脉,党的优良作风是源泉,大庆精神是特色优势。创新是一切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无止境创新永远无终点,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要求创新。必须要加大创新力度,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将大庆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  相似文献   

10.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理论抽象、"小众"完成过程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的大众化、民族化实践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力,在其决定性意义上,取决于大众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的程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从效度意义上考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价值文化维度,即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价值文化心理和价值文化话语,着眼于中华民族优秀价值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广大人民发乎内心的认可与赞许,而这需要经历"价值观认知"→"价值观领悟"→"价值观共鸣"→"价值观信仰"等一系列转化环节。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正视其面临的现实难题,即传统宣教方式难见实效、价值承诺难以全面兑现、价值共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找到正确路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领域。  相似文献   

1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的心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生成机制上看,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心理凝炼和升华的产物.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心理接受机制上看,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这五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阶段.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机制的运行过程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心理个体化和个体心理社会化双向互动的无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琼州学院学报》2015,(6):96-101
历史唯物主义给我们破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精神武器"。破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题,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阶级分析方法、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群众的观点、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批判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加快改革步伐、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走群众路线、消除党内腐败。  相似文献   

14.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实效性,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丰富而厚重,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各地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战略任务。大庆高校学生作为市民中的特殊对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认真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风险社会的到来及其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是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无法回避的现实境遇。化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风险,需要积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存量,而要累积社会资本,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是必然选择。当下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通过强化法治教育、转变治理模式、完善相关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法治建设等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奠定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性和科学性则是由它独特的方法论来支撑的.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自觉,树立"两个统一"原则,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理论方法,实现"理论思维向实践思维"的转变,同时规避形而上学和意识形态固化的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之后,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针对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存在的“被动灌输”、“不接地气”、“知行脱节”等问题,必须遵循知行统一、群众本位、循序渐进的基本要求,坚持以舆论宣传为先导、以国民教育为抓手、以融入渗透为路径、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是党的一大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三个倡导"的提出,为进一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并不意味着这一工作任务的结束。进一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准,不能在这一体系之外另谋他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坚定不移反腐败,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加强制度体制支撑,切实改进党风政风,实现公众参与最大化等重要途径,让亿万人民群众享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带来的福祉。  相似文献   

20.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培育和践行的重要载体及实践路径。理论上,"善行河北",以"善"为切入点,意在善,重在行,其核心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实践上,"善行河北"通过宽辐射注重传播渗透、广发动加强示范引领、重践行广搭实践平台等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进行了颇具河北特色的探索。深化"善行河北"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真正内蕴于心,外践于行,从而为和谐河北和经济强省建设提供强大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