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历史回顾 1956年,中学、师范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语文的体制。中央教育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室为编写中学、师范的《汉语》课本,便拟订了一个教学体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这个综合性的语法体系吸取了《马氏文通》(马建忠著)以来中国语法研究的一些优秀成果,对当时中学汉语(语法)教学,普及语法知识,无疑是好的,起了推动作用的。但是,它的析句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有人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指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少数民族传统汉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的基础上 ,指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引进汉语水平考试 (HSK)以后出现的情况 ,进而阐述了开发汉语能力 (HNK )考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很大一部分东盟留学生来华学习是出于将来从事旅游职业的需求,旅游汉语也日益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分别从目前旅游汉语专项教学与课外实践存在的问题、东盟留学生汉语学习特点、开展面向东盟留学生的旅游汉语专项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旅游汉语能力培养模式,以期对东盟留学生的旅游汉语教学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众多的研究热点,这些热点问题的形成得益于汉语语法研究中新理论、新视角的深入开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热点视角进行阐述:(1)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角;(2)汉语语法研究的类型学视角;(3)汉语语法研究的韵律词法、韵律句法学视角.同时指出,多视角研究综合互补是近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从句”? 在汉语里,我们常常遇到句子作成分的现象,作成分的句于就叫“从句”。例如: (1)面色红润。这是一个句子,“面色”是主语,“红润”是谓语。可是在下边的句子里,这个句子却作了另一个句子的谓语。如: (2)老人 面色红润。例(2)的主语是“老人”,谓语是“面色红润”。“面色红润”在例(2)里就是“从句”。 句子作成分,这本是汉语的实际。把这类作成分的句子叫作“从句”,正如实地反映了这个实际。可是,多少年来,这种语言现象被人们解释成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大家所熟悉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就是这种观点。这样解释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新疆 ,接受大学预科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蒙古族等民考民 ① 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 (有的预科两年 ) ,开设以汉语为主的课程 ,进行汉语强化教学 ,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 ,充分利用汉语这一工具 ,参阅专业书籍。不仅如此 ,有许多专业由于可参考的民族文字资料少 ,甚至没有相应的课本 ,直接采用汉语讲授专业课。因此 ,学生专业成绩的好坏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汉语水平的高低。在大学预科阶段 ,汉语教师是沟通民汉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现代藏语和汉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藏语(拉萨话)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组成部分。 但是,藏语(拉萨话)和汉语的声调,其调类、调值、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不尽相同。比较两种语言声调诸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寻找其不同点,在语言教学中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大量高频 简易实用──汉语单音词使用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伴随人类形成和发展。它是文化本身的基础,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它又有着强大的文化运载的文化传播功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密切,确可用“水乳交融”来形容。本文从汉语应用的语词音节形式入手,用统计、比较的方法,阐明了汉语使用中单音词一贯活跃的特点;认为这种言语特征乃是民族的文化品性使然。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为了对其做出客观评价,应在遵循指标易获取性、灵活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从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包括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和物质规划四个方面设置22个指标综合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的整体建设状态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含: “代际持续”; 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协同发展论是一种全新的以统一的观点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 主张人类社会复合系统的社会子系统、生态 (环境) 子系统、经济子系统, 以及社会生态子系统、生态经济子系统、社会生态经济子系统等应当互相协作即协同运作, 以实现其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同时, 还应当实现其空间协同发展与时间协同发展。而科学发展观, 则是由“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四个互相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发展子系统 (要素), 所建构起来的关于社会发展战略的大系统 (整体)。它的突出特点是: “人本创新”和“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11.
MOOC(慕课)模式以其独有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汉语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望成为国际汉语教学与推广的新趋势.本文在概括MOOC模式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的三个出发点"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学"出发,从平台准入、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教学方法等方面试探究适合国际汉语教学的MOOC模式,就其实践性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国际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把句群作为最大一级语法单位看待。《提要》有一个部分专门讲述句群的问题。这个部分虽然讲得很简单,但增加有关句群的内容却是它跟《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近三十年来,我国中学和部分高等院校教学汉语语法知识都采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一九八一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在(《暂拟系统》的基础上草拟了有所改进的新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燕 《理论界》2009,(6):145-146
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使用拼音文字体系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如何提高留学生习得汉字的效率,并使他们通过汉字的学习学好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文章学是张寿康先生提出的命名。他认为:文章是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所以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一个部门;汉语分六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语段、篇;语段(包括语段)以下,即语素、词、词组、句归语法、语段(也包括语段)以上归文章学。张先生的这一系列的见解,不但指出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而且也指出了文章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黄历鸿 《文史哲》2005,(2):167-168
由国家汉办、山东大学共同主办,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与周边国家教育交流及汉语教学研讨会”于 2004 年 10 月 15 日至17日在山东大学举行。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张秀琴、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以及来自中、韩、蒙的 20 余名著名汉语教学专家、总计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 50 篇。陆俭明教授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给本次会议的贺信,再次呼吁必须树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意识,并在学科的哲学基础、理论支撑、本体研究以及相关学科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理论课题。与会代…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的角度看,敦煌石窟艺术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系统。它的内部构成主要有三个子系统——建筑(主要指石窟形制,也包括木构窟檐和窟内斗棋等)、彩塑和壁画。这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相互补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存在着明显的内在一体性。  相似文献   

18.
<正>《汉语语法点教学案例研究——多媒体设计运用》(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系卢福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将汉语语法知识、先进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与艺术、学习策略与训练技巧融为一体,是多媒体教学数字化与纸质版的有机结合,其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运用是书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藏语拉萨话(以下简称藏语)和汉语普通话(以下简称汉语)一样,代词都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和疑问代词四类。本文就依此四类将藏语和汉语口语里的代词作一简单的比较。 (一)人称代词:藏语和汉语的人称代词基本上相同。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0.
整合性研究范式(IntegratedResearchParadigm)是HannahBrenkert等人在2 0 0 4年提出的环境社会学的最新研究范式,他们希望在环境社会学领域里建立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框架来指导研究。整合性研究范式的最大特点和最大贡献就是将生物物理层面与社会层面放在一起研究,将个体、社会、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研究(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分为生物物理子系统、宏观社会子系统、微观社会子系统三部分) ,这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