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古希腊德性教育思想背后的哲学基础是本体论思维方式和理性至上的人性论,其理论内涵是依据城邦共同体所需要的德性来塑造个体,以使其成长为城邦所需要的公民。这一理论内涵具有两个根本特征:一是按照城邦共同体的要求,寻找最能维护共同体正常运行的德性;二是按照理想德性的标准和要求来塑造、培养个体,以使其成长为城邦所需要的公民。  相似文献   

2.
在古希腊城邦中,教育是城邦的头等大事,传统的公民教育指的是个体精神从幼稚走向成熟,“德性”“律法”“教育”三者密不可分。在民主城邦中,立法者的德性教育造就了城邦共同体成员的政治品格,决定了城邦政体的优劣。立法者要订立城邦大法,一方面要接受整全的德性教育,另一方面要在政治教育中培养政治德性。此外还要与诗人、自然哲人等争夺城邦话语权,从而对城邦公民进行成文法和未成文法双重教化,通过立法重塑城邦礼法秩序。  相似文献   

3.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政治哲学,既强调公民是城邦政治的参与者,也强调以德性为中心的共同体善。后者是当代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从强调善优先于权利转向权利优先于善。正义从以共同体的利益为依归转向以人权或基本权利为内涵。当代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在于诉诸共同体的善还是诉诸权利为其理论重心。然而,阿伦特所提出的公民权问题以及世界主义所关注的全球贫困问题构成了对自由主义的权利重心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德性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十分强调德性对于个人和城邦幸福的至关重要性.但在个人善与城邦善二者之间,他更强调城邦善的优先性,认为城邦的善更为重要,更为完满.并进而认为,城邦的善即正义,正义即合法与平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据,是城邦立国的原则和社会安定的基石,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对制度伦理的探索无疑具有久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好人与好公民能否兼得这个千古政治伦理难题,亚里士多德的解答具有典范意义。他认为,在最理想、最优秀的政体中,好公民与好人都具有同样完满的德性。现实中的公民很难都成为好人,但至少可能成为一个对城邦的美好生活有所贡献的好公民。然而,在现代政治实践中,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德性很有可能变异为绝对主义政权中的臣民服从德性。这种德性要求政治共同体成员对国家权力表示绝对的认同与服从。变异的古典公民德性理论与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诉求是相悖的,使得好公民与好人出现悖谬。有必要在现代道德底线意义上重申好人的德性,从而使人们对绝对的国家权力保持怀疑和警惕,避免陷入失去道德信仰的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困境。  相似文献   

6.
《尼各马可伦理学》堪称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之原初的伦理文化形态——美德(德性)伦理创制的典范形态。它以城邦共同体的正义目标的获得与公民的幸福生活理想的实现为基本诉求,以精致、严谨而缜密的知识论致思方式,致力于为城邦公民提供一种具有可欲、可求意义上的德性规范,促成、确保了城邦的富裕、繁荣和秩序,确立了为后世整个西方世界缅怀不已的希腊式民主、平等、尊严、优雅、自由和率性的生活方式。由于历史与时代所限,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伦理理性”和“实践智慧”的求得方式,难免带有明显的理念先行之主观性的痕迹以及人为的阶层之间划界分隔的色彩,其局限性以及直接的危害性在于,它平面化、简单化了复杂、多面的共同体的生活现实,遮蔽了希腊城邦生活的真相以及整全人性的自主、自为实现。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亚里士多德城邦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亚氏对城邦政体的制度分析,忽视了“人的因素”在其理论中的重要意义。从“人的因素”视角看,亚里士多德城邦理论的根本特征在于,他创造性地将德性、公民与政治三者融为一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优良的城邦就是一个动态的稳定体:公民依据各自的德性和能力各司其职;政治家维持着城邦政体的良好运转;立法家监测城邦的政体,并对出现的不良倾向提出校正方案。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贡献不在于他找到了什么是最优良的城邦制度,而在于他发现了一个优良政体的趋向及其得以保持的优良条件:有德性的公民、良好的政治家以及立法家的常在。  相似文献   

8.
在利益问题上,共同体主义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尽管共同体主义者对公共利益缺乏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他们所说的公共利益都指向共同体的普遍善、共同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对公共利益优先的论证,主要基于“共同体的共识”。共同体主义者强调公共利益优先,但同时也强调“我”的利益与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是一致的。总体来看,共同体主义者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认为个人利益就包含在整体利益之中。只不过,他们对公共利益的疾呼,并未上升到行为准则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渗透着他对古希腊公共生活的历史经验和深刻反思。亚里士多德向我们表明,政治是一种共同体生活的实践智慧,政治是自由公民彼此之间通过理性的言说在城邦之内追求充满德性的幸福生活。这种政治观能丰富我们的政治想象力、提高我们的政治自觉性和政治参与度,并能加深我们对于现代共同体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法治理念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的“生活模式”以及文化精神和公民政治共同体,其表现为自由、平等、正义等理性精神,是城邦公民政治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作为人类政治文化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