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镜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辛亥革命时期,他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国同盟会北方支部支部长和山东支部主盟人.世人将其与黄兴、宋教仁并称,有"南黄北徐"、"南宋北徐"之誉.1914年徐镜心被袁世凯诬陷杀害,造成"徐镜心案",该案是民国史上的严重事件.但此前学界鲜少关注此案,对此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十分有必要厘清其原因、经过和影响.这对于开阔人们辛亥革命史研究视野、加深对民初宪政斗争复杂性的认识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春秋一代诸国间盟会之多是任何其他时期不能相比的,固然,盟会是一种政治事件,但是它的产生和持续毕竟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它还不失为此历史时期的特有现象。所以,春秋史中的重大盟会事件是历来治春秋史者注意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弭兵之盟”则更是被大书特书的,因为“弭兵之盟”曾被作为划分春秋史前后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妇女运动具有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以民族、阶级解放为重点、以广大劳动妇女为主体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决定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成败的关键。同时,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妇女运动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也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长期革命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民主革命统一战线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延续.实行这一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从拒绝到赞同,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实行到形成和确立的不断认识、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演变过程.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孕育、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曲折、发展,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几个历史阶段.总之,从这一制度演变的历史,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由最初的爱国、维新改良到最后演变为革命,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并最终为民主革命的理想而壮烈牺牲。本文试图从爱国、改良思想时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时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对陈天华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人们对陈天华的深入了解.推动陈天华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分别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两者分别标志着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走向成熟的起点,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起点,才出现了党在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以七大和十五大为标志的党的领导两次成熟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在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开展民主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发动和领导农民.本文从农民问题角度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论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及其破产殷小未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民主革命阶段中革命与反革命进行决战,并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时期,也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中间派在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间派中的某些人,特别是其中的右翼分子,幻...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思潮的传播具有鲜明的近代性质和政治明朗性.特别是这一时期对于封建专制的批判比戊戌时期更加激烈、更加直接,也更具有理论深度.最能体现其政治明朗性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史无前例地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而最具启蒙意义的是资产阶级始终将"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贯穿于三民主义的全部内容和民主革命的全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潮仍存在只注重民主形式而忽视其深刻内涵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能否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均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能否根据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并执行符合实际的土地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能否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仅拟就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土地政策的转变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监督是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必要性、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主要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其成员发挥参政党职能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对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保证学校的科学决策、反映民情民意、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 ,这同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相比较 ,在职责、权力、范围、手段、载体等方面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监督形式。它是一种政党之间通过民主的方式 ,以政党组织行为实行的监督 ,其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有组织的、有着广泛群众代表性和党派性的人民监督。民主监督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形式在今天有着其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软法治理与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问题的提出基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的考量。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应当借鉴西方党际监督的成功经验。西方党际监督具有以软法规范为主体、对抗性规范与协商性规范并存、以程序性规范为主的特征,能有效揭示执政党的错误,但不能保证党意与公益、民意的一致性。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规范是典型的软法规范,其法治形态是典型的"软法之治"。影响其实效的因素大致有规范的合目的性、科学性、完备性、可操作等。从软法治理视角来看,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实效,应当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政治文化认同、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规范的科学性、补充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运行和保障参政党监督权利的程序性规范、设置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激励规范、明确规定相关责任规范。  相似文献   

15.
巴黎公社实行的人民民主制度,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将我国的国体定为"人民民主专政",这样就把专政与民主完全结合和统一起来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邓小平强调发展民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方针,也是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突破了过去长期以来把民主只作为手段而否定同时是目的的观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结合在一起,回答了"党如何执政"的问题,并且把这三者与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等统一起来,共同构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干部工作,必须加快民主化进程,健全民主的用人机制,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  相似文献   

17.
民主革命时期 ,民盟坚持反帝爱国立场 ,在抗战阶段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解放战争时期 ,民盟在对美国的态度上经历了从崇美、亲美到反美的变化。民盟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其外交政策紧跟历史潮流而不断发展进步 ,起到了配合和支持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进行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不断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统一,不断带领党派全体成员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从标榜“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立场,逐步走上与中国其产党团结合作、并肩作战,最终主动接受其产党领导的道路,充分显示出其不断进步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合法性,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及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阐述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必要性。就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提出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