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是近二百年来有争议的大问题。自从胡适考证以后,“高鹗续书”说已占统治地位。解放后我国出版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直接标着“曹雪芹、高鹗著”,说明已确认后四十回系出于高鹗之手。这其间虽时有异议,但大都语焉不详,也不受红学界的重视,似乎是铁案如山,莫可动摇了。人们要问:把《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判归高鹗,是符合实际的吗?我以为,无论从史实根据或艺术分析上看,这种论断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即不是实事求是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仍应属曹氏。高鹗(还应当加上程伟元)的工作,基本上只是修补工作。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之我见郭树荣《红楼梦》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我则认为,不仅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也出于曹雪芹之原稿,只是前八十回是增删修改后的定稿,后四十回是高鹗在曹雪芹原稿基础上加工、整理后刊行的。让我们先...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研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其后四十回的作者究竟是谁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至今,诸家分歧很大,难求一致。林语堂认为,高鹗后四十回不但未违背前八十回,而且是据曹雪芹八十回后的佚稿“修补”而成,并非“补作”,更不能够斥为“作伪”。高鹗续书思想艺术价值很高,他的功劳很大。林语堂之肯定后四十回,与别人不同之处是细致地研究文本,用后四十回文本的种种事例,证明完全抹煞高鹗后四十回有欠公平。特别是,林语堂关于此题的深入研究工作,完成于五十、六十年代,实属不易,值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在对待神权的问题上,态度截然不同。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思想倾向或艺术描写方面,续书比之前八十回都有着本质的差别。高鹗为《红楼梦》作序时曾经写道:“予以是书,……尚不背于名教……遂襄其役”。正是为了把《红楼梦》纳入“不背于名教”的轨道,高鹗不但对前八十回作了许多重大的篡改,而且在续书中,严重地违背曹雪芹的原意,歪曲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为封建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早期传抄本,迄今已经发现的只有十几种①。解放以来,出版界曾相继影印了七十八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京本,旧称庚辰本)、十六回残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残本,旧称甲戌本)、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简称脂戚本)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脂稿本)。这些早期抄本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向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高鹗续书说,一是程伟元、高鹗合续说。前者已得到许多红学专家的赞同。虽然如此,也还有人认为,高鹗或程、高仅仅是《红楼梦》一书的加工整理者,而不是其任何一部分的作者。这种说法也许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前些时,我在阅读脂本系统的影印本时,偶然注意到“脂稿本”后四十回的文字歧异,似乎有助于探讨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这里记下我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续书人的线索 要研究《红楼梦》后四十回为何人所续,先要研究一下谁是前八十回的续书者。 《红楼梦》庚辰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惮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的《回末总批》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相似文献   

8.
<正>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这场笔墨官司,据说是由胡适开头的,六十多年来一直在红学界聚讼不休.近年来,不少红学家认定后四十回并非高鹗所续,乃是无名氏的续作;也有红学家认为就是曹雪芹的原著,胡适早年提出的曹雪芹作前八十回,高鹗续后四十回的论断缺乏科学根据;有的人还认为后四十回中包含有曹雪芹的某些手笔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近据新华社上海1987年9月18日电文称:复旦大学统计学系副教授李贤平采用计算机科学中的模式识别法和统计学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并结合过去红学家发掘的资料对《红楼梦》进行研究,认为它的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据《石头记》增删而成(前此另有人作《石头记》,成书于1732年前后,约三十万字),其中插入他早年著的《全瓶梅》式小说《风月宝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九年夏,毛国瑶同志从靖应鹍家得见一部乾隆时的《红楼梦》抄本(下简称“脂靖本”)。当时,他对照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八十回大字本,将”脂靖本”所独有或有异文的批语,逐条抄录于笔记本上(下称“过录件”),经编号共为一百五十条,这就是现存脂靖本《红楼梦》批语的唯一原始抄件。关于“脂靖本”批语的流传,首先是毛国瑶于一九六四年将“过录件”提供给俞平伯校  相似文献   

10.
写作缘起自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以来,曹雪芹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作者的说法已基本成为定论。然而这种雪芹独创《红楼梦》的说法很难解释书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所以七十余年间,不断遇到其他说法的怀疑与否定乃至挑战与抨击。这些说法若以提出的时序排列则为:第二种,曹雪芹主创脂砚需参与说。提出此说的代表人物是“新红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俞平伯。早在1921年,俞平伯就说:“我想我们不必全然肯定其作者除了雪芹外没有别人”①。到了1964年,俞平伯又说:“我从来不信《红楼梦咄于集体创作,因为不可能同时有好几个曹雪…  相似文献   

11.
《兰州学刊》1985年第6期,发表了夏荷同志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为何人所续》的文章。该文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曹雪芹续弦杜芷芳所续,而且还认为“今天所看到、所知道的种种不同的<红楼梦>百二十回本,包括:<程甲本>,<程乙本>、<程丙本>的原稿、<容庾藏本>、<蒙古王府藏石头记>、扬继振旧藏<红楼梦稿>即<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等等就是杜芷芳一次次修改的、心血的结晶。它们曾像前八十回抄本一样在海内流传。”根据是,杜芷芳写过一首<悼亡诗>。其诗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围绕着对“红学”的论争,不时有波澜激起。一方面红学文章有增无减,大有“红水”泛滥之势,另一方面非难之声也时而发出。“红学”研究似乎确实存在着某种危机,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呢?然而,危机并非等于死亡,而是酝酿着某种突破。红学中“探伕学”的兴起正是这种突破的一个开始。“探佚学”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八十回后原稿迷失,现在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程伟元所续。“探佚学”的任务是要探讨曹  相似文献   

13.
一有人说《红楼梦》的主题是多义的,不可以一语指实,这很有道理,但不管怎样“多义”,总有一个是基本的;也有人说《红楼梦》的内在意象和读者的审美体验均带有一定模糊性,很难对审美对象做出精确的质的界定,这也很有道理,但不管怎样“模糊”,总有一点是明确的;还有人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说明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某些差异,这是否也有道理?也有,但不管怎样“差异”,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这种“基本”的、“明确”的、“一致”的是什么呢?即:哭泣。读者的眼光可以有种种,有人看到了“淫”,看到了“缠绵”,看到了“病”和“梦”等等,但谁都无法否认《红楼梦》写的“哭泣”。大观园女儿没有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6,(10)
本文通过对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及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红楼梦》中关于女性教育思想的研究,发现《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也体现出作者的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女性读书受教,主张男女平等及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批判传统思想对女性教育的束缚,主张女子要打破世俗礼教的压制,呼吁女子走出闺房,要同男子一样站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这些都是《红楼梦》体现出让后人有据可循的前卫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正> 自从高鹗为《红楼梦》续写的后四十回被人看出了做伪的马脚之后,“《红楼梦》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便成了随之而来的又一个“当然的”结论。“未窥全豹”、“不见龙尾”,复使《红楼梦》的读者怅恨不已。俞平伯先生在批评高鹗续书的同时,还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评语中,发现了有一个“三十回佚本”的存在。这个佚本,俞先生当时认为是他人续写本的一种,而胡适则认为所谓“续本”并不存在,它其实是雪芹自己的“残稿本”。这个佚本后来引起了一些红学家  相似文献   

16.
在红学史上,从18世纪中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到20世纪20年代“新红学”诞生前的《红楼梦》研究,学界统称“旧红学”。由“旧红学”到“新红学”的变革,《红楼梦》“甲戌本”的发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是1927年,胡适偶然购得一部仅残存 16回的《红楼梦》早期稿本过录本,书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为第一回楔子中称此本经“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故称“甲戌本”。这个抄本的发现在学界引起了轰动,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17.
王希廉先生一八三二年在《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卷首《红楼梦总评》中说: “五回…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 他第一次提出一种假说,来说明《红楼梦》的大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纲目说”的滥觞。这种理论,把《红楼梦》分为“纲  相似文献   

18.
晋本《红楼梦》八十回,有梦觉主人序,每二回一册,共四十册.双边,朱丝栏,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工楷精抄,存批语.纸张陈旧,以致地脚部份破损,词句残缺.藏北京图书馆。此书之出现迄今三十五年,而很少同津者。俞平伯先生曾用它做参校本,又采取了它的批语,编成《红楼梦脂砚斋辑评》一书。他虽然没能写出文章来论证这部抄本,然而在他的校本序言中,已经提出很精辟的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文学家哈斯宝把百二十回《红楼梦》择译成四十回《新译红楼梦》,每回且加了“回批”总结了《红楼梦》的写作技法:指松说柏法、移花接木法、穿针引线法、旁敲侧击法、帘中显花影法、史臣臧否法、拉来推去法、虚实相生法、暗中评击法、诗谜寓意法、人名寓意法、牵线动影法、物件串索法、曲径通幽法、指松评柏法、文章健锁法、以假乱真法、烘云托月法、伏线设置法等三十余种。哈氏对每个枝法都有精辟阐析。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作者及“原始作者”问题的考索是近年来红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简单地将这部作品视为曹雪芹一个人草创完成,《红楼梦》文本内部的很多矛盾现象则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探索“原始作者”如果诠释过度则有可能走向误区,并有剥夺曹雪芹“著作权”之嫌.本文从《红楼梦》文本内部分析入手,结合脂批等清代文献提供的丰富信息尤其是这部作品成书过程长期性的实际提出《红楼梦》作者“家族累积说”的新命题,试图对作者问题上的种种偏颇加以节制,从而更恰切地把握《红楼梦》诞生过程中的文化语境并对作品文本的复杂构成状况加以阐释.“家族累积说”的提法还可以与红学界已取得的“曹学”成果挂钩,启示人们去探索曹氏家族的遗传基因特别是曹寅的文化素养对曹雪芹直接或间接的可能影响.这个新命题是在综合“世代累积”与“文人独创”两种写作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所谓否定曹雪芹“著作权”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