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以及HS商品目录下的废金属商品数据,实证分析废金属商品进口对中国出口企业利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中国出口企业进口废金属商品等作为中间投入品进行生产,将显著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水平,且该作用是通过提高出口企业成本加成产生的。据此,要完善对废金属商品进口监管,提高进口质量,允许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废金属商品进口,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影响国内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成本加成,从而提升企业利润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时期,零部件进口对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将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作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标准,对零部件进口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大零部件进口规模对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但发挥作用存在一定时滞,且在高技术行业中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扩大零部件进口种类能显著促进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低技术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人均资本和研发投入均对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但对不同技术层次行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的影响,利用2004-2012年28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经验上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品牌成长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同时又显著调节了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的影响,且其调节作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单一门槛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测算了知识产权保护调节作用的门槛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为背景,探讨了开放生产性服务进口是否能够促进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利用2002—2016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数据和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产出和投入影响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和自主创新投入;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会通过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最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该影响因进口生产性服务类型的不同而显著不同,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进口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该影响也因高技术制造企业的经济组织模式和规模差异而显著不同,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大开放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研发服务,降低引进高技术复杂度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成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业者受教育的水平是否提升了创业企业的成长性?显然这是影响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时也影响创业的结构和创业企业的创新水平。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对于推动创业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第九次全国工商联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创业者受教育水平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者受教育水平越高,新创企业成长绩效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影响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同时,创业者受教育水平对新创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在高技术产业和非高技术产业不同,前者显著而后者不显著。相应地本文给出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制度是影响科技人才创新的关键性因素.首先梳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演变过程,然后基于1985—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经验数据,借鉴并修改GP法量化知识产权制度指标和因子分析法量化科技人才创新指标,构建一个虚拟变量动态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变迁对科技人才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制度水平对科技人才创新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影响,此外,随着各时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人才创新的正向影响稳步下降,但现阶段的促进影响并未达到临界点.人力资源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都削弱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人才创新的影响,但二者对科技人才创新的影响却不显著;文化资源增强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人才创新的影响,并且文化资源对科技人才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内外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沿海发达地区表现为高水平区域创新能力集聚;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及其溢出效应与地区内外创新能力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此外,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水平和研发人员投入均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此政府需正视区域间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加大教育支出投入,提升市场化水平,鼓励并支持更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规模,以此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互联网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理论框架,在理论研究互联网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基础上,结合2006—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互联网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约束机制,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倒U型动态特征,但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将削弱互联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提出加强互联网建设,推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与高技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有序推进金融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1032份问卷调查数据,从消费数量水平、产品消费质量水平和消费幸福感3个维度,分析互联网消费信贷对乡城迁移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考察体验消费观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信贷对乡城迁移农民产品消费数量水平无显著影响,对产品消费质量水平和消费幸福感正向影响显著;体验消费观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产品消费数量水平影响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产品消费质量水平、消费幸福感影响关系均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应针对乡城迁移农民创新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充分满足其消费信贷需求,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与引导强化其体验消费观,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12-2021年109个国家的高技术产品贸易数据,分析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结果表明,高技术贸易网络呈现日益紧密的趋势,但仍以少数发达国家为中心。同时选取同期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从市场势力的视角,实证研究贸易网络地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通过提高创新效率,贸易网络地位可以对技术创新水平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贸易网络地位的提高对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技术进步有更大贡献。为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中国应注重提高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网络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对于二者之间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尚缺乏大样本实证分析。利用2009-2016年全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分层回归与分组回归的方法,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专利质量对企业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专利保护强度正向调节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专利保护强度对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具有较强的调节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专利保护强度对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具有较弱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利用CEPII等数据库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和进口中间品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PSM-DID)从逆全球化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逆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质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降低了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作用;通过行业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渠道,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研发对制造业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口中间品规模、行业规模、人力资本数量则对制造业质量产生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分工格局逐渐转变为以中国为重要枢纽的双环流格局,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进出口带来了新机遇。利用1996—2019年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质量数据,考察了不同环流中中国制造业进口质量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RCEP小环流中,中国制造业全部产品、零部件及中间品进口质量提高均可以显著提升其出口质量以及区域价值链地位,但最终品进口质量对出口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因而中间产品进口质量的提高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在该区域出口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全球大环流中,中国制造业进口质量提高对出口质量的提升作用相对微弱,但在RCEP小环流中进口质量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其在全球大环流中的出口质量。因此,中国需加强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增加高质量中间产品进口,并借助在RCEP小环流中得到的提升作用,实现制造业在双环流中的高质量出口。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运用是促进知识产权实现价值,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运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12-2019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运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效应,并且产业转型升级存在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比合理化具有更强的中介效应;从分区域来看,“一带一路”重点省份的知识产权运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显著正向影响,非重点省份的知识产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3—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制造行业面板数据,测算出各制造业进口生产性服务的"质"和"量",以及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从生产性服务进口的"质"和"量"两个角度考察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的质量和数量均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低知识型生产性服务进口数量的提升作用高于中高知识型服务,中高知识型服务进口质量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而低知识型服务进口质量的提升作用不显著;生产性服务进口的质量和数量对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中低技术制造业的提升作用不显著.最后,提出提高生产性服务部门开放度,针对不同服务部门制定差异化开放政策以及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4~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层面微观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回归方法,对产品价格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价格,进口投入品价格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越大,出口产品定价越高,购买的进口投入品价格越高。本文对产品价格与企业规模之间相关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详细分析基础上,实证检验得出产品质量是影响产品价格与企业规模之间相关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数字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利用数字金融将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实现。选取近十年陕西省十个地市级区域面板数据测度经济高质量增长水平,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省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数字金融能够驱动高技术产业聚集并加强正向作用。分区域来看,关中地区与非关中地区的数字金融均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前者高技术产业集聚中介效应显著,后者高技术产业聚集中介效应不存在。各地政府部门应当加快完善数字金融体系,但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则应当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采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促成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层面探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以108个国家2005—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就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就总体样本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分区域来看,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呈正向线性特征,即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显著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升级;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呈“U”型非线性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均能通过影响企业创新研发进而促进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广义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探究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作用,同时滞后性明显,估计结果稳健;农产品出口贸易水平和农产品进口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生产率均呈正向显著影响,且出口的影响系数小于进口的影响系数;南方和北方省份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北方省份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回归系数高于南方省份;为考察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影响进行分位数回归,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