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持语: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四位画家:程敏、程灿,林茵和陈静,她们的中国画创作是在延续传统的基点上遵循着自我的节奏而不断向前开拓。这样的延伸既体现在了"笔墨语言"当中,同时又深深植根于创作行为的"精神内质",它与自我标榜、炫日新奇的"艺术产物们"形成巨大的逆差,四位画家的作品与她们的精神来源佐证着文化形态的真实处境,在当下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鼎钧 《华人时刊》2011,(12):70-71
(一)站在李山的画前,我想到才情、功力和思想境界。我想假如有两位画家才情相等,他们的作品应该由功力见高低。假设两人的才情、功力都一样,他们的作品应该由思想境界分上下。当然,假如(仅仅是假如)两位画家的思想境界相等,那又得由两人的才情、功力决定名次。总之,才情、功力、思想境界,三者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高居翰教授的著作《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是三联书店出版他的中国画家研究系列著作的最后一本。不同于前面四本断代研究著作,本书以贯通的方式讨论中国古代画家。书介中写道:"……在出自文人之手的主流撰述之外,高居翰通过搜集大量信笺、笔记、题跋等容易被忽视的材料,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宋末以后,随着商业繁荣、社会中对绘画需求增加,画家们在不同层面谋生与创作的生动场景……"许多书评将本书的价值放  相似文献   

4.
南宋初年宋金停战,经济、社会有较大发展,宋高宗恢复了画院。由于建制与北宋不同,高宗对画家奖掖甚力,大批南渡的院画家充分发挥了艺术才能,造就出绘画的中兴。伴随着文人画的退潮,南宋院画较之北宋有不少发展进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与高宗个人相关的,主要有四点:一是高宗宣扬"中兴",绘画转向历史题材,促进了画院人物画的发展;二是能充分发挥不同画家的专长和创造性,使院画各类作品艺术水平普遍提高;三是画家不再拘守某种范式,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四是高宗较尊重画家的创作个性,较重视画家的创作权,使画家的主体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5.
王履和罗铭都是擅长表现华山的画家,由于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受到不同时期的创作观念影响,故创作出不同面貌的华山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深入分析就可以品读到画面所蕴涵的不同时代所形成的不同的形意观、写生观、构图方法以及笔墨技巧。他们的作品带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作品的对比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他们所处不同时代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近日,首届福建省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在福州画院隆重开展。本次提名展由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和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38位画家提供了126幅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漆画、版画等画种,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福建省45岁以下画家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死亡与痛苦的大胆展现:-海明威与余华创作主题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与余华虽属于不同时代的二位作家,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审美趣味也各不相同,但无论从家庭出身、时代背景还是从思想氛围上来看,二人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文章试从二位作家的生活经历、哲学思想及作品分析入手,探究二人执迷于死亡的根源,并借此解释他们把死亡作为自己作品永恒主题的思想成因.  相似文献   

8.
美术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人眼睛的观察。就像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最开始就要依赖人眼去看整个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空间的景物,形成最初的感受和理解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化,并用视觉传达的方法表现出来,这就是从大自然到人眼再到创作作品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眼睛即我们的视觉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媒介的作用。要提高作品质量,画家就需要运用技法、色彩、视觉心理、美学等各种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运用形式美的规律,通过作品来准确表达内心情感。准确的情感表达正是人的视觉通过色彩的不同表现折射到人眼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正吴冠中和容铁两位画家的作品,其独特的构思、独创的形式、独到的意境以及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令他们成为当代中国美术界耀眼的明星。吴冠中生于江南水乡,其笔墨多优美、舒展而少强悍、厚重,无论描绘什么题材,笔端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终身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这一创作  相似文献   

10.
罗克威尔与怀斯都是美国当代写实风格的画家,且都最受大众欢迎,但两人画幅里传达出来的东西却大不相同.文章对两位画家的作品从赏析的角度,对他们的选题选景、色彩、构图、意境等,作了分析和比较,并读出了画家各自不同的性格特质、心灵体验和人生理想.从而证实,艺术是情感的表露,风格是个性的显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可能会舍弃一些东西,但不会舍弃真诚.  相似文献   

11.
聚焦     
主持语:他们是徐州国画院的四位新晋画家,他们有着高等艺术学府的学习背景,具有80后年轻画家的新锐思想。在当下各种诸如现代水墨、新水墨等艺术概念的冲击下,他们有考量、有思辨,因而他们的作品带有自己的艺术主张和文化思考,甚至是一种社会的担当。赵方方的勤奋和善思,让他在传统与现代中左冲右突,在熟悉的民间文化、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地缘文化积淀的根基上,经过几番捻断数茎须的痛苦之后,完成了他的主体内在精神和客体外在形象相统一的过程,终于将这组仙鸟的图像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和金庸是两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某些精神上的相似.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和后江湖世界、种族歧视与民族斗争、人与自然风光、探寻普通人的命运等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与细微差异.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处理,使他们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13.
走进本期对话的两位嘉宾,一位是艺术理论学者,一位是国画家。他们就中国画在今天嚼临怎样的困境?进行了一场对话。画家向我们展现了他的创作历程以及所遇到的困惑,而每次困惑都引起了创作思路的改变和新画风的呈现。事实上,他的困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样发生在一些具有革新精神的中国画家身上,这就是“追求现代性”的困惑,而理论家则从学理上论证了创新的必要性,并回顾历史,指出了体制变革的几次革命性时刻,说明传统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绘画作品是抒发画家情感的载体,运用正确的创作方法,才能充分表达画家的思想.新的绘画形式的产生是对旧的绘画形式的继承与发展.技术是表达思想的手段,但技术永远代替不了艺术.绘画的创作到作品的产生直至作品的接受,是绘画作品独特的存在方式.作品能否被大多数人接受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有成就的文学家.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大师.其戏剧作品现仅存四种:<化人游>、<赤松游>、<西湖扇>和<表忠记>,均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其戏剧作品能够反映作者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政治态度及对其身世的感慨.反映了一位封建士子在历史剧变时期的复杂心态.文章从文本与立意、曲辞与风格、题材与思想、表演与舞台等方面来探讨其戏尉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6.
石照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书画研究院院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我有幸拜访了画家石照东先生。他为人随和、诚恳、庄重、健谈,在他画室的墙上,还悬挂着许多笔墨未干的大幅作品,他既是一位军人,又是一位职业的艺术工作者,我们从他的目光中和作品里,不难看出他朴实而刚正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主持语:基于对电影的独特角度与理解,画家刘玊实践着建立在电影语言之上的绘画尝试,他的作品平衡了绘画性、叙事性以及精神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区别于圈内所流行的对影像表面化的简单复制。画家在不断面对与超越的过程中,其作品的生命能量逐渐强大,冲破了种种阻碍,获得对生命的觉醒与自知,同样在整个过程中刘玊本人对内心的舒解也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中外美术史上多个时期,都有画家采用平远的视角表现生态命题。不同的生态观在文明的不同时期转换变化,不同的叙事表现出人类对环境的复杂情感和不同的生态立场。在当代绘画中,一些画家也以平远的视角创作有关生态叙事的作品,利用艺术的感性空间,解说人的存在及与周遭环境的关系。对当下文明的生态困境获得感同身受的危机感,获得积极的生态思维和家园感,达到"可感"、"可容"、"可悟"的目的,是当代绘画中以平远视角作生态叙事的作品文化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自述     
主持语:静谧的乡土,民间的传说,难言的隐秘是画家高中华绘画的一贯主题。她的作品基于个人的经验之上,向外界呈现了作为女性的力量、幻想和直率。可以说画家的所有作品蕴含的观感冲击与文化乡愁一同架构起了属于她独特的表达语言——淋漓尽致的人性姿态被得意解禁,仿佛荒村中茂盛的密林,深深植根于画家的人生阅历,并继续为她铺展开新的艺术生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人画家中,董其昌与弘仁的绘画都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佛学的精神。但由于他们学佛的角度不同,两人的绘画有许多异同点。通过比较董其昌与弘仁的学佛经历来研究他们的绘画艺术,能更好地了解佛学思想对画家的审美观、创作理论以及绘画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