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丝网版画与其它版种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具灵活性,这样就给我的创作提供了表现其语言、思想内涵、风格的各种方式,也扩展了我创作的创作空间。在丝网版画中使用综合媒材主要也是指如何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寻求表现方法上的多样结合。丝网版画作为版画家族中新的成员,可供研究和探索的空间很大。文章主要以丝网版画为例,结合我的毕业创作中的问题和解决结果,阐述了丝网版画的特征及个人情感的表达。关于版画语言的情感表达,丝网版画创作中的偶然性和二次创作的处理都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丝网版画从印刷行业角度来说,是被称为边缘的“特种印刷”。从版画角度来说,作为孔版,它与凸版、凹版、平版等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从丝网印刷技法的角度阐述它的独特性以及在版画创作中空间的拓展,体现着艺术与技术的融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应用于丝网版画创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源泉,也让构思和创作的过程更加直观与便捷,同时还带来了制版与印刷手段的革新,极大地提高了丝网版面创作的质量。数字技术下丝网版画创作呈现出素材收集与整理的便捷性和主动性、构思与创作的直观性、创作手段的丰富性与高效性、制作方式的先进性与易用性、制版与印刷的准确性与易操作性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农民在松江区美术馆周洪声、朱荫能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剪纸、陶瓷、蜡染、蓝印花布装饰、木版画、刺绣、皮影等民间艺术,培育了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车墩镇民间艺术瑰宝——农民丝网版画。车墩镇社区学校为了传承和发展这门艺术,以"保存民族特色,突出乡土特色,加强时代特色"为宗旨,从2008年起开设了《丝网版画入门》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5.
该论文主要论述毕业创作中遇到的制作上的困难与问题的解决,藉此来表达学生在此次创作中获得的心得。在该论文中,将阐述在创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包括选题上,还有在丝网印刷过程中自己的心得,最后谈及在创作中也领会到了一些关于丝网版画印刷上的要求与自己的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版画创作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论文中也会谈到自己对于版画的认识,及对自己今后工作的影响,我觉得这也是我这四年来大学学习生活的总结与提炼,希望在这最后的大学时间里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6.
丝网版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 ,具有六种基本特性。进入 2 1世纪 ,如何强化主体精神和攀升形式语言的当代文化语境 ,是当下丝网版画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版画是当今人类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艺术。版画从印版的形态角度,可分为凸版(木刻)、凹版(铜版画)、平版(石版画)和孔版(丝网版画)四大类,其中丝网版画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现代版画中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个版种。在现代艺术观念多变的文化背景下,丝网版画的艺术创作进入多元化发展之路,版画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注重从自身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语言上着手,去体现隐含在艺术语言后面的观念和思想,也就是关注作品内在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含量。笔者曾尝试用铅笔在纸上绘出适于制版的记录性素描来表现静物、风景或是…  相似文献   

8.
黑白木刻与丝网版画由于自身表现技法的不同,因此具有各自的特点。黑白木刻的美感体现在它的刀法、木质、印痕上,而丝网版画则更侧重于色彩和肌理制作。两者在版画的共性中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主持语:刘治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专业,他把所学的版画的绘画方式,引入到油画创作之中。2008年刘治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对于魔幻风格的热爱和独立价值的追求,催生出《28星宿》系列油画作品。这个系列中画家以游离的场景,装饰的色彩,重复的角色作为线索,呈现岀自我的精神家园。在他看来"艺术家眼睛与普通人的眼睛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以此作为前提展开提问,去探究隐藏在他作品深处的源流。  相似文献   

10.
林德雄1968年生,广东省澄海人,1996年毕业于汕头大学艺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墨美术家协会会员,汕头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主要展览、获奖:2002年丝网版画《闹钟》入选“第16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并获“2002年广东版画展”金奖。2003年丝网版画《钥匙》获“第八届全田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金奖,并获“廖修平版画奖”。2004年丝网版画《钥匙》入选“第十届全田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田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2004年丝网版画《灯笼》获“第二届…  相似文献   

11.
版画,不同于国画,也不同于油画,它那犀利的刀锋,直面现实。从题材来说,它更多的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因此,这个门类的艺术更具有战斗力和影响力。就百年温州版画来看,温州的版画力量在中国创作版画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版画界的耕耘者陈旭海,属于"70后"一代,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科班出身的版画家,如今是温州大学美术老师。他那一米八几的个  相似文献   

12.
在版画学习和创作中,由于新兴材料的不断涌现,对新技法的不断探究,许多版画爱好者在创作中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版画语言中肌理美感的表达与表现。不同材料所传达出的不同肌理美感是任何绘画表现方式所无法取代的。时代的发展和新兴材料的不断涌现,促使我们对材料与肌理美的表现向更高、更远的层次发展。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材料的美感,启迪心中的情感,创作出具有独特审美感受的版画作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水性油墨在纸、布上的丝网印刷实践进行了效果对比探究,并说明在丝网印刷教学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创造性;通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艺术类专业的实验和实践对比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真正了解丝网印刷的原理和在不同材质上所表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版画艺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蒙古版画艺术创作成就有目共睹。群体版画艺术创作逐渐成熟,作品以木刻形式,写实手法表现作品主题,创作风格日趋多样化;"学院版画"的建立与硬件设施投入,营造了优越的创作环境,板画作品具有语言丰富多彩和注重精神文化内涵的艺术特点。群体版画与"学院版画"共同形成了蒙古族版画独特的民族版画艺术,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审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篇"老师给我多少分,我祝老师活多少岁"的帖子在"人人网"上迅速蹿红,引来众多大学生更贴:"除了语文老师以外,别的老师都可以活90岁以上";"我的老师都是短命的"。也许,我们的师生关系早已改变。古时,彼此是"家庭关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919年以后,蔡元培要把京师大学堂变成现代大学时提出,学校自治,学生自由,彼此是"朋友关系";1952年以后,中国大学学习苏联模式,彼此是"同事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创作在现代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这批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延安木刻家及其作品,除了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外,在艺术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延安木刻版画艺术在民族特色方面的执著追求。延安木刻家们将西方木刻"拿来"时,"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鲁迅语),走出一条别开生面的木刻版画创作新路。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对新中国美术产生过深远而复杂的影响,确有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万里一得     
"是大自然教会我创作",当我把这句话讲给给恩师罗尔纯先生听,并问他,能这样说吗?他说:"行"。然而我深知,老师对我的绘画和创作乃至人生都起到何其重要的作用。一九八二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时,把课堂人体速写拿给罗老师看,他说:"你学成了,回去搞创作吧"。可这一回去就沉寂了三年,创作也不见起色。当我致力于美术编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粗线条地阐述了在版画教学和创作中素描、黑白画、写生、技法等环节各自的作用和相互联系。重点谈及了素描在版画教学中的重要性,黑白画的构成性,技法表现的形式性和版画创作教学的目的性。文章中所谈及的各个要点均为自己从事版画教学之心得。  相似文献   

19.
定位系统是丝网印花使网框中的花型准确的印在承印物上相应位置的定位装置。文章在分析目前丝网印花中定位误差的来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个以承印物为定位基准,CCD图像摄影技术为辅助,气压马达对网框微调的定位系统。该系统在自动丝网印花机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媒体艺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通过对新媒体与多媒体艺术关系的探讨,讨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栅格与自由排版在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以及在多媒体艺术设计技术支持下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以栅格排版为主、自由排版为辅的设计理念,指出了"规范中的合理自由"设计方法将成为新媒体艺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