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藻类生产生物质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制生物能源的优点 有学者指出,生物燃料、光电能、核聚变与核裂变4种有发展潜力的能源,被认为是未来最符合可持续能源需求的4种选项.而海藻生物质能源产业已被许多国内外的研究机构认同是最具开创性,也是可解决全球暖化和能源危机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联合国报告:全球未来10年恐面对更多动荡和冲突8月7日,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粮食与能源价格日益高涨、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加剧和人口迁移增多等问题,可能促使全球未来十年趋向更动荡、暴力冲突更多。不过,科技、教育、经济和管理的进步.似乎有条件让未来的世界比今日更好。该报告指出,全球有一半地区较容易面对社会动荡和暴力的威胁,成因包括粮食与能源价格高涨、政府管治失败、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加剧、人均粮食与能源供给减少、沙漠化及人口迁移增加等。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就鉴定,全球有46个国家的27亿人口,面临出现武装冲突的高度风险:另有56个国家的12亿人口,则面临政治不稳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环保团体:世界自然奇观深受全球暖化威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月5日说,世界最壮丽的自然奇观,从喜玛拉雅山的冰河到亚马逊河盆地,正受到全球暖化的威胁而岌岌可危。WWF从世界各地挑出10个己受到气候变迁影响的小区域,并警告这些微妙平衡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     
全球暖化适者生存生态系统每年需移420米 有科学家在近日刊出的报告中表示,地球各种生态系统,包括所有动植物,平均每年将需移动大约420米至他处,以跟上全球气候变迁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白晨曦 《城市》2008,(12):34-35
2007年10月27日,全球石油峰值研究会主席谢尔·阿列克列特在第2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到2015年左右.全球石油产量将达到峰值,石油的“辉煌时代”即将过去,人类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善能源利用结构、考虑可替代的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节能减碳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议题.交通领域占总体碳排放中的比例显著,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新阶段,大城市如何减少交通碳排放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该文主要从交通规划角度,分析了在气候暖化和双碳约束下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需要做出的策略调整,形成低碳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联合国气候蜜迂会议减碳无结论在德国波昂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小组会议,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与欧元区面临崩盘等事实,与会代表迟迟无法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更具体标准,因此恐怕将影响到减缓气候暖化  相似文献   

8.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海洋拉警报世界银行呼吁全球合作全球海洋因过度捕捞、污染及气候变迁而遭受威胁。世界银行总裁左里克在新加坡一场保护海洋论坛上表示,海洋是地球及全球经济的命脉。不过海洋却遭到过度开发,海岸线受到严重侵蚀,珊瑚礁也受到污染与暖化的威胁。世界银行呼吁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团体共组联盟,展开保护  相似文献   

9.
白晨曦 《城市》2008,(12):34-35
2007年10月27日,全球石油峰值研究会主席谢尔·阿列克列特在第2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到2015年左右,全球石油产量将达到峰值,石油的"辉煌时代"即将过去,人类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善能源利用结构、考虑可替代的能源战略.为此各主要能源消费国纷纷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能源政策,如欧盟的新能源战略、绿色能源战略,美国的新能源战略等,而其核心内容都是提倡简约型的能源消费理念.这些现象表明,"后半桶石油时代"正向人类走来.  相似文献   

10.
要闻快递     
联合国权威报告:人类导致全球变暖证据确凿震撼国际政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2月2日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已非常明确,毋庸置疑。成立于1988年的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PCC)近日公布的《2007气候变迁报告》,是气候小组第4份气候变迁报告。  相似文献   

11.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达成温室气体减半目标富国须先行日本科学家2月15日说,日本、欧洲联盟与美国各须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80%以上,才能让全球达成在2050年前排放量减半的目标。2007年八大工业国高峰会同意认真考虑在2050年前达成全球排放量减半,希望能遏制全球暖化。东京工业大学助理教授蟹江宪史说,要达成这个目标,日本必须以1990年为标准,在2050年前削减85%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仅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同样也是一个能源大国,在众多的能源中,煤炭是最基础的能源,并且也曾一度在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一些更加干净,环保的清洁能源更是在逐渐取代煤炭的使用。面对这样的现状,煤炭行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并占据一定的能源市场地位,除了认清当前的行业现状外,还要规划好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鉴于此,本文主要就"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这一主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美国与伊朗爆发油价角力战今年以来,一些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员国一直在加大支出创造就业,并兴建更多住房,因此他们需要油价保持在高位。然而对于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来说,高油价给经济复苏带来的威胁是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专家指出,从全球石油供求来看,供需分布距离较远,OPEC主要代表供给的利益,肯定为了维护生产方的利益而寻求维持原油的高价,需求一方则相反。因此,当IEA23日宣布释放石油储备时,OPEC众多成员国立即发出了愤愤不平的指责之声。来源:国际在线  相似文献   

14.
中东是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在国际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习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关系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框架的战略支点。本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关系的历程,通过分析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的主要机制,即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海战略对话以及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即中东地缘政治风险、西方国家对中国在中东的指责,指出中国在中东面临的竞争加剧,并对中国中东能源合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为原因导致的大气里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三分之一。这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长期因素。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过去的50年又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50年。上世纪地球平均升温0.74℃,且大部分升温在1970年以后。如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200年前高出了40%。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经济形态的形成将重新定义长期竞争力,进而关系到国际战略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绿色和平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只有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提高能效,才能在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可能对中国及全世界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为了探讨国际社会如何以改变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绿色和平和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能源革命》研究项目,并特别针对中国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在《能源革命——中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后期中东爆发两次石油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加强了油气供应多元化的努力,但中东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心地治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乱局将长期影响国际石油安全、国际油价稳定以及石油运输,域外大国在中东的利益博弈也将对中东能源流动产生深刻影响。但从总体态势看,中东乱局并未导致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动荡,中东地缘政治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整体呈下降趋势。这源于中东的全球能源中心地位正逐步下降、国际能源市场日益成熟以及中东冲突并未危及地区主要能源供应国家。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能源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中东地区能源金融化主要体现在夺取石油定价权、石油美元回流和建立主权财富基金上。能源短缺、能源依赖是中国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东仍将是中国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地。因此,构建中国能源金融战略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非洲清洁能源期待更多投资为期3天的首届非洲碳论坛9月5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闭幕。本次论坛旨在促进发达国家对非洲国家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投资,让非洲各国抓住机会和投资者以及各国际组织和机构交流,树立投资者对非洲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联合国专家提出暂停发展生物燃料5年以缓粮荒联合国食物权特别报告员齐格勒3月12日在人权理事会报告说.生物燃料的发展排挤世界粮食供给,全球应暂停发展生质燃料5年.直到确保生物燃料不来自粮食作物。生物能源发展大国巴西随即反驳齐格勒的论点。巴西坚信生物燃料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正面效益.不接受齐格勒所谓把食物转化为燃料是道制造灾难处方的说法。齐格勒在报告中说.一窝蜂发展生物燃料的趋势造成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扬。据估计,加满50公升油箱的生物燃料,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