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语词序差别很大.英语造句采用营造学手法,使用大量关系词,而汉语采用编年史手法,多用动词.从词序方面将两种语言加以对比,有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英语大多数词在十五世纪后都丧失形态变化,转变成现代英语这一历史演变出发,指出在现代英语中,词序已代替词的形态变化,成为句法组织的重要因素;现代英语变得跟现代汉语一样,成为词序比较固定、主语和宾语都以动词分疆划界、各有自已领域的分析性语育;〔主动宾〕和〔主系表〕已成为英汉句子词序的基本规律。但英汉句子词序基本规律相同,并不等于它们的词序就毫无差别。除了由于语法或修辞的需要,英汉有些句子的词序会有不同外,英语复合词、词组和短语的构成以及定语、特别是状语在句中的位置也和汉语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着重对英汉语状语的异同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汉语并列短语的词序研究既包括探寻汉语自身的词序规律,同时也融入了与英语并列短语词序原则的比较。对汉语并列短语的研究,学者们从最初研究汉语"并列"这一概念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并列短语的外在标记和内部构成、句法功能以及最近几年对并列短语标记性和典型性的认知研究以及制约并列短语词序的因素方面的研究。制约汉语并列短语词序的因素包括语义、语音和认知、文化等几方面以及所涵盖的数条次原则。研究汉语并列短语词序制约因素常常离不开对汉英并列短语词序原则的探讨。汉语和英语并列短语排序的总体原则相似,大原则之下的次原则同多异少。目前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因此,未来的定量研究尤其是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将更能观察到词序制约因素之间的互动,从而为对比词序制约因素在汉语和英语并列短语中的制约力强弱提供更好的描写与解释。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中国学生在进行汉译英时常常将英语的句子严重地汉语化,不符合译文语言的规范。这个问题在复杂长句的翻译中尤为突出。从句子结构特点出发,将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在造句规律、词序先后等方面的差别,从而帮助找到正确翻译的规律与技巧,即:打破原句的时间顺序,重新组句;增加连接性词语;恰当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以语言类型学为切入点,从词序的角度对英、德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英语和德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西日尔曼语分支,但这两种有如此亲缘关系的语言却在各自的词序方面有显著不同.结合自身的语言学习经历,作者把英、德两种语言的词序对比研究放置于语言习得的视角,即从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习得对比研究作为第三语言的德语习得.在回顾前人有代表性的词序研究结论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分析英、德两种语言中的多种例句,概括出二者在词序上的不同:英语的词序相对固定,而德语的词序相对自由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6.
词汇层面上的重复、多余用词或用词不当;句法层面上的词序错误或逻辑表达不当,是常见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形式。应在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词汇教学,习惯使用英-英词典;在句法教学中,注重因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表达的区别,以避免中式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7.
词序,是指词按照某一语言的规则在序列中所处的位置.由于汉语和日语在语法结构上的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词的排列次序也很不相同.其首要的一点是在句子结构中,汉语以谓语为中心,日语以谓语为归结.还有动宾结构、介宾结构以及否定结构中两者呈现不同的词序,等等.在教学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特点,了解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词序规则,并阶段性地归纳、分析日本学生在汉语词序习得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使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8.
词汇层面上的重复、多余用词或用词不当;句法层面上的词序错误或逻辑表达不当,是常见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形式。应在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词汇教学,习惯使用英一英词典;在句法教学中,注重因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表达的区别,以避免中式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9.
一、俄语词序的独特性 俄语词序的规律是汉语中所不具备的独特现象。因此,俄语词序的研究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突出重要的课题。在俄语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通过两种语言的研究和对比,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俄语词序的规律。 俄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各自有其组词成句的规律,虽有某些共同之处,但两者间有着  相似文献   

10.
古今汉语的词序和语序,即充当句子成份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次序,是比较固定的,有很多是相同的,一致的。但是,古代汉语里也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我们下面要说的“谁、孰、何、奚、曷、胡、恶、安、焉”等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通常必须前置,就是这种特殊的词序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朱永生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出发,对英汉语篇在结构层次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不仅要根据原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来理解原文,更需要根据语义和语言习惯,相应地保留或转换主位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语法角度看,差异在于:主谓语的一致关系,英语为屈折语,主谓语要在数上一致,汉语则不存在主谓语人称及数的一致问题;主谓语的依存关系,英语句子中心词为动词,汉语句中可不用动词,但有形容词谓语句、非动词性谓语句及名词谓语句。从语义上讲,英汉的主语都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及当事主语,但英语中一些受事主语在汉语中为施事主语,汉语有主谓谓语句而英语没有。英汉中的主谓词序均为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英语多倒装形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拟从英汉表达习惯及英汉语言特征分析并阐述英语微妙动词的意义理解及翻译表达。由于汉语突出“主体”,英语强调“客体”,决定了英汉语的许多不同语言特征,加上各民族不同的表达习惯,产生了英语微妙动词的难以理解与把握。最后总结说明英语词汇的学习与应用不仅需要了解它的表层意思,更要了解其深层含义,以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4.
汉语负迁移时英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语学习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将汉语的语言结构迁移到英 语表达中来,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这种负迁移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汉语影响下英 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是两个重要的体现。缺失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的标志词、主语、系动词be 及汉语隐含意义等的表达缺失,重叠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话语、关联结构及其他语义词义概念 的重复表达。  相似文献   

15.
在外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中,中英文语态差异及互译中如何进行语态转换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教学者往往满足于知其然而不探讨其所以然。本文抓住这一语际差异现象,从文化角度探讨语态使用习惯不同的根源,并发现英汉语被动语态句的结构差异、英汉语动词名词不同使用频率和不同的语态使用习惯一样,在本质上是同一文化差异的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6.
常位句是正常词序的句子,变位句是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词序的句子.汉语里变位句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变位句都需要什么条件,在语法研究中还是个看法不一的问题.词序在各种语言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词序在汉语里特别重要,它既是组词成句的语法手段,也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因此,掌握常位句和变位句,不仅有语法上的意义,而且有修辞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把汉语论文的标题正确地译成英语,是从事汉译英工作的基本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它掌握好。首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抓住中心词 这是翻译标题首先应注意的一点。在词序上,汉语标题一般是中心词在后,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语,而英语标题则往往先提出中心词,然后才加修饰语。例如:高等生物的遗传控制(“遗传控制”是中心词)Genetie Manipulation in Higher Organisms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一种典型的靠严格的词序来表意的分析型语言,英语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故而,在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词序是重要内容.词序研究属句法研究,也是类型学研究.通过对汉、藏、荚这3种语言的定语在词序排列的原则上作出对照和分析,试图探析出这3种语言的定语通过怎样的词序来体现其基本句法关系,从而以期为这3种语言的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两种语言的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就英语和汉语来说,词序的差异是两种语言差异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比各种实例,从文化、民族心理、习俗、构词等角度深入剖析和探讨英汉词序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翻译时,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通常需要对原文句子结构、句子成分、词类、词序等方面的调整,有时还得对原文句子中的主次部分进行变换调整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意义。文章通过实例从四个方面探讨科技英语翻译中常用的变换手段——主次变换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