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育类型结构改革是本科院校办好高职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类型,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中分化出高等技术教育类型并随之自觉地进行类型结构的调整,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而教育类型结构改革是本科院校办好高职的关键,提高办学层次则是本科院校办高职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解析为逻辑起点,着重分析了"一元主体"、"二元主体"、"多元主体"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体,初步总结了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属性,简要归纳了产教融合型、股份融资型、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类型,从而对新时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而详尽地解析。  相似文献   

3.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主课堂,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平台。国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有不同的类型,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形式和教学特色。研究国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主要类型及其教学特色,对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主题,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从价值取向来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蕴含着观照全生命周期的人本性价值、致力公平普惠的社会性价值和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发展性价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遵循着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动力生成逻辑、不同类型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要素协同整合逻辑和多元主体内外联通的共享逻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向为:聚焦打造技能强国,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助力“人人成才梦”,培育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后期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典型的经验:职业教育由数量扩张转为质量提升,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谋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值。而我国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为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应稳定职业教育规模,注重其质量提升;逐步建立相对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传统的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仍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与重视,甚至还有各种的偏见,从而导致部分中职生无法摆脱自卑心理的障碍。该文从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智能类型着手,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处处尊重学生生,给学生以期待,最终达到了使沉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电影大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中国电影6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世纪以来从《英雄》开始的中国电影大片现象引人注目:"大片"的票房成就和文化意义,"大片"概念的约定俗成及相关电影观念的深入人心。作为新中国电影发展60年之重要成果的中国电影大片,已经初步成为了一个中国电影的重要新类型。《集结号》是中国大片的一个转折。大片逐渐呈现出若干类型性特征。从类型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大片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大片类型。但一些大片在类型定位上并没有遵循类型电影的规则,自觉或不自觉的非类型或反类型实践,使得大片留下一些矛盾和尴尬。尽管中国大片问题仍多,但当下的中国电影事业是需要大片的,大片可以带动电影市场。当然,大片类型需要成熟和优化,需要妥善平衡艺术/商业,本土/国际等复杂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试点转型正式拉开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序幕,至此,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便走上了从"断头桥"向"立交桥"的体系转变之路。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须首先厘清其所关涉并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逻辑,在明晰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概念实质的基础上,正视我国转型高校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与条件性束缚,并有针对性地从问题层面突破转型高校发展的瓶颈,从而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苏海勇 《国际公关》2023,(15):191-193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又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有其固有的特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比较必然有着自身的特点,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将在结构、体系和层次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推进,并且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突破。文章以广州城市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的构建为例,探讨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理论支持,并提出了合作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类型是由具象通过类型性抽象而获得的,具象在逻辑上先于类型,存在自由具象。任何具象都属于由其自身通过类型性抽象所获得的类型,但这种类型根本不同于以部分具象为样品通过类型性抽象所获得的类型。这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类型。科学发展是从具象到类型,但从哲学上讲,它又总是可以突破旧的类型,从而达到新的类型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不动产上设立的担保物权类型,在《德国民法典》中有三种,在《日本民法典》中有两种,在《大清民律草案》中有三种,在《中华民国民法典》演变为一种。中国不动产担保物权一种类型的立法模式延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动产担保物权由类型多元演变为类型一元,体现了被弃置了的不动产担保物权类型的“可替代性”,并与动产担保物权由类型一元演变为类型多元形成鲜明对比。曾经被立法确立的不动产担保物权类型遭遇弃置,除了被弃置者自身的制度缺陷之表面原因外,担保物权在“核心内容”上的法定同一才是担保物权得以实现类型一元化的根本原因。担保物权包括类型多元的不动产担保物权和类型多元的动产担保物权,在“核心内容”上的同一是其最终实现类型一元的决定性基础。对不动产担保物权类型演变法制史的“前车之鉴”进行研究,可为我国动产担保物权实现类型一元化立法,提供“后事之师”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4.
电子游戏类型千变万化,其著作权保护问题也较为复杂.在作品类型法定前提下,现行电子游戏的司法保护模式有两种:一是元素保护模式,不承认游戏的完整性并将其拆分为不同的元素和认定成不同类型的作品;二是类推模式,将游戏整体认定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两种模式面对多类型的游戏均无法提供全面有效的著作权保护.为了遏制抄袭行为和保障游戏产业的发展,有必要使电子游戏成为独立作品类型.  相似文献   

15.
类型—逻辑语法是一种建立在类型—逻辑语义学基础上的规范语法,它自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就以其表述的简洁性、理论的逻辑化和词汇化倾向以及更好地符合意义组合原则等鲜明特色,受到了形式语义学、语言学和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并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该文第一部分简短回顾了范畴语法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类型—逻辑语法的核心内容——其句法学和语义学。其语义学的主要内容为简单类型的λ—演算和高阶逻辑:其句法学的主要内容是兰贝克演算。在第二部分的最后,笔者探讨了类型—逻辑语法与逻辑形式系统的深刻联系。总之,类型—逻辑语法对自然语言的语义分析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日益向类型化方向发展,电视剧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也需要随之而发展。然而电视剧类型研究的理论来源及研究范式应该是研究中首先要确定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与电视剧类型相关的几个问题:电视剧类型研究的理论起点,电视剧类型的划分原则及电视剧类型研究的具体方法。力图为今后的电视剧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是我国目前推行的教育制度,但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多方质疑。教育分流是基于个体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现实前提下展开的。在能力类型差异的假设下,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会促使一部分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增加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总量。  相似文献   

18.
大量收集实体和虚拟旅游共生现象,形成数据库,依托共生理论思辨和逐级归纳,以共生元素类型为依据划分为2类、以共生界面类型为依据划分为4型、以共生方式和获利模式为依据划分为13种,形成2类4型13种的旅游共生类型体系.选取长株潭红色旅游发展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旅游共生类型体系剖析区域红色旅游共生类型现状特征,指出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现象 ,然而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综合治理。论文系统地提出了失业的多种类型 ,并从职业教育与失业治理的关系 ,分析了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或减少各类失业的作用 ,建议应把职业教育纳入国家治理失业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化与生产力一体化发展的规律,以新的文化视野,审视以往对生产力概念理解的狭隘性,并尝试对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历史类型作出新的阐释。依据人相对于自然界的自由发展程度的标准,把生产力划分为自然和谐的生产力、市场冲突的生产力、自由和谐的生产力三个发展阶段和历史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