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国现代小说家 D.H.劳伦斯和美国当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都是世界文坛上多产而又引发诸多争议的作家。劳伦斯在其小说《虹》中 ,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女主人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威廉姆斯在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同样以象征的手法反映出女主人公布兰奇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可悲的命运。在这两部作品中 ,作者均透过两性关系 ,通过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描写女性人物心理 ,反映社会现实 ,揭示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聊斋志异》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关系.以人物的描写刻画、写作的手法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等为切入口,浅谈中国古代神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从《聊斋志异》中看中国古代神话在清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差异。大导演彼得·杰克逊拍摄的《金刚》与梅里安C·库柏在上世纪初拍摄的《金刚》尽管故事雷同,但前者在细节处理、人物设置及拍摄手法等方面做了很多颠覆性的后现代重构,新版更多的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现代人所处的尴尬局面和现实困境,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学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通常采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从事物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象征意义三方面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极其反映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描写社会、说明道理,是众多小说作者常用的手段。美国小说巨匠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一决牛排》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在《一决牛排》中,杰克·伦敦将主人公汤姆·金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深刻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固然有作者对人物、情节本身的细致刻画,但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说《换位》以戏仿作为主要叙述策略,在对文学经典的主题、语言、情节、人物以及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大胆戏谑仿造的同时,以一种充满游戏感的方式传达了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嘲讽和反思,反映了小说创作者的创作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7.
浅谈《金瓶梅》女性人物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以世俗女性为描写主体 ,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作品以明代后期现实为背景 ,在世俗家庭环境和场面中刻画女性人物 ,在婚姻家庭矛盾纠葛中表现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 ,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使女性人物塑造达到新水平 ,开创了中国古代小说女性人物刻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学习和阅读现代经典名著,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三年语文的教材课本中,有着许多优美、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感人至深的《背影》;敢于深刻反思、解剖自我的《风筝》;深刻反映某一特定社会时期产生的人物悲剧《孔乙己》;综合体现各种人物对待金钱与亲情关系的种种社会表现《我的叔叔于勒》等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叙事学、心理学理论考察《红与黑》中的心理分析手法,认为《红与黑》心理分析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视角模式,从而将外部描写心灵化;二是主要运用独白手法展现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三是揭示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层动因等。  相似文献   

10.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本文透过小说杂乱的描述,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内容、代表性人物的描写、荒诞不经的情节和逻辑悖论手法的应用等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黑色幽默作品的写作手法及小说所揭露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马车夫的身影》运用碎片化、拼贴、陌生化、梦幻等手法表现出空间肢解、身体肢解、语言崩溃所造成的逻辑的瓦解和现实的消解.作品极端的艺术手法和主体危机、创作危机的主旨根植于战后德国社会的危机.魏斯的艺术实践正是比格尔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的极端艺术形式来源于西方现代社会异化现实论点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2.
《人物志》的产生是在总结汉魏以来将别是曹魏政权的用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契合了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反映了当时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的转型理论特征。尽管《人物志》推崇道家,为后来玄学的诞生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但它却不是魏晋清谈之风气形成的直接原因。而魏晋清谈之风的形成主要是受汉魏以来品评人物的传统风气的影响,其现实根源是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世族阶级的腐朽,而老庄思想则为一班士人减轻现实痛苦的压力提供了方剂。  相似文献   

13.
试论《故事新编》人物的喜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后期创作心理的反映,承袭着《呐喊》、《彷徨》时期以来一贯的忧愤深广和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本文探讨《故事新编》中三种类型的人物在鲁迅特有的否定式否定思维方式下,其喜剧性风格带上的复杂而深潜的悲剧色彩,阐述鲁迅在塑造人物上的主观个性化把握。  相似文献   

14.
张贤亮的代表作《绿化树》,重在展示荒谬年代苦难知识分子的内心挣扎,但它并非肤浅地描写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的表面,而是严肃地借用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尖锐冲突。在作品中,作者不仅运用了人物与人格结构的对应手法,且采用象征物形象生动地展示蕴含深厚的人格美。由此,笔者试图发掘出解读《绿化树》及张贤亮其他类似作品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其小说《达洛卫夫人》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叙事模仿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然而,以意识流著称的《达洛卫夫人》并不缺少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作者运用真实的故事情节安排、现实主义的小说时间地点要素,真实地再现了现实世界中的人物,体现出现实主义的题材与主旨,因此,《达洛卫夫人》的文学现实性不应被忽视,也很值得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茅盾的小说创作主要着眼于表现动荡的社会全局和发展趋向,这就必然重视大工业和新思潮冲击下的急剧变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代都市生活。因为这里社会矛盾最为集中和尖锐,现代思潮和革命活动也特别活跃,相应地也引起不同阶层入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急剧变化,因此,深入地反映都市生活是现实本身向新文学提出来的历史任务。茅盾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主要提供了两个形象系列:民族资本家、时代女性(《幻灭》中的慧、《动摇》中的孙舞阳、《追求》中的章秋柳、《虹》中的梅)。其中,时代女性形象以其…  相似文献   

17.
论《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商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由泼皮浮浪破落户子弟发展而为集恶霸、商人、官僚于一身的人物。西门庆身上,既有封建时代的烙印,有封建意识的残留,但更为突出的是表现了早期新兴商人的思想性格和气质特点。西门庆的思想状况和性格发展史,反映了明代中晚期封建势力与新兴商人势力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的社会发展状况。西门庆形象的出现,反映了新兴商人正在从封建时代的社会土壤里破土而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势力的现实。西门庆以其官、商、霸相结合的形象特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商人的艺术典型。这一形象塑造的成功,标志着《金瓶梅》高度的现实主义成就  相似文献   

18.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主要反映了工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展现了工业文明中人际关系失衡和人性扭曲的事实。文章拟从社会生态学批评视角研究《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家庭和人际关系,通过小说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反映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多种关系失衡的现实,进而揭示小说家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南方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无不反映出工业化社会中人们重重的精神危机。在她的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麦卡勒斯以细腻而怪诞的手法为读者刻画出一个个孤独的、异化的社会畸零人形象。同时,她的小说揭示出美国南方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虑、矛盾与焦虑。  相似文献   

20.
本论不是从财前教授好与坏去论述,而是挖掘作家山崎豊子的人物描写的手法,挖掘作家山崎豊子在塑造人物时蕴涵的悲剧因素。通过日本具有最高科技的设备和医疗技术,具有比较超前的现代医疗的现状的客观描写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直逼人性深处。《白い巨塔》反映了日本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医学界的现实,反映了医院里的勾心斗角的暗斗和医院对患者的态度的恶劣等,它也对中国的现在的医疗制度的改革起到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