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孟子有言:"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在介绍和评说<兵家法思想通论>(张少瑜:<兵家法思想通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通论>.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之前,得先说说它的作者张少瑜.他不是专职的法律史教师或研究者,而是一位编辑.  相似文献   

2.
《庄子·秋水》是我国第一篇探讨先秦学术问题的篇章,而明确谈到兵家流派分野的则是 《吕氏春秋·不二篇》。有的学者根据兵书内容与诸子百家联系的多寡,而把兵家流派划分为儒兵家、道兵 家、法兵家、墨兵家、杂兵家、纵横兵家等。这个划分不够科学。兵家是思想非常开放的一个学派,它与 杂家一样,几乎没有学术门户的偏见。学术渊源或师承以及学术主张应该是划分诸子学派内部流派的主要 依据,儒家、墨家的内部流派就是依据师承与思想主张的不同来划分的。既然兵家也有师承,那么不同的 师承就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内部流派,不同的内部流派有不同的思想观点。考察先秦兵家,基本上可以分为 齐、魏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科学研究是要获得被研究对象的系统的、本质的相对真理性的认识,而“真理隐藏在深井的底部”(德谟克利特语),不经过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挖掘是不可能获得的。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儒家法思想通论》,就是西南政法学院俞荣根教授花费十二年心血精心挖掘所撰写的一部学术佳作。这是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儒家法思想的力作。《儒家法思想通论》这部专著,我以为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成就──评吕大吉新著《西方宗教学说史》黄燕生继《宗教学通论》(198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之后,吕大吉先生新近又向学术界奉献一部巨著:《西方宗教学说史》《通论》问世之后,立即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1],我们有理由...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 ,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 ,历代论兵之书如林垂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思想观念的解放 ,国学热的兴起 ,兵家文化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学者们研究的触角涉及兵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而军事思想是兵家文化的主体 ,研究成果尤为深入细腻 ,引人注目 ,本文拟对此作简要回顾和总结。一、关于军事战略战术思想  对于兵家战略理论的总体把握 ,学术界普遍认为《孙子兵法》奠定了兵家战略理论的基础框架 ,后世兵家在战略理论方面有所发挥和延伸 ,然一直未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阐述儒家军事思想的具体内容,并针对儒家军事思想与兵家的差异,以《孙子》为例对二者进行比较。文章认为先秦儒家军事思想具有非战的立场、民本的主张、礼乐的精神和完备的制度,与先秦兵家相比二者既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相似相近的地方,其结果一方面造成了春秋战国乱世中兵家实用主义的兴盛,也孕育了秦汉魏晋兵儒合流以后中国独特的军事文化与思想。  相似文献   

7.
张光明 《殷都学刊》2000,(4):101-102
由宣兆琦研究员和李金海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齐文化通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齐文化研究力作。该书分上下两册,含绪论、三编,凡18章,计81万字。《齐文化通论》的开拓性就在于:该书的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文化学理论,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从而使齐文化成为一个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全书的立意看,《齐文化通论》的作者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有自己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王学又称阳明学,在海外(包括日本、欧美),它是一个常论不衰的热门课题,但是在大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王学却久遭冷遇。近年来,这种情况渐有改观,出现了一些颇有份量的王学论著。杨国荣同志的《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以下简弥《通论》)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种。《通论》是把王学作为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一代思潮来加以研究的,而不是仅仅限于王阳明一人的思想。这是《通论》区别于其他王学论著的一个显著特点。自从王学取代正统理学而崛起于明中叶以来,它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乃至近代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晚明社会意识的演进,到明清之际思想的震荡,再到近代新旧观念的嬗变,王  相似文献   

9.
论古典诗歌的篇法熊笃家姜《白石说诗》云:“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他把诗法喻为“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如兵家之阵”,“出人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可见诗无论写作,鉴赏、评论,都须一先知诗法,法有常规,不应轻视或否认;但又...  相似文献   

10.
从笃信传统到进行革命──凯恩斯的重要经济论著及其思想演化过程张旭昆作为一个跨时代的经济学家,时代的特征折射为凯恩斯个人思想的演化。以凯恩斯革命为标志的西方经济思想的大转变,并不是在《通论》中突然出现的东西,而是凯恩斯个人思想长期演化的最终结局。对这个...  相似文献   

11.
建立“汉语通论”的新尝试《汉语学》,许威汉著。42万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姚自力。早在1980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提出过一种设想,即大学中文系关于汉语的课程,如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等全放在汉语通论里。这一构想极...  相似文献   

12.
孙正聿教授《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责任编辑:刘杨,全书50万字,后文简称《通论》)的出版为我国哲学界、特别是为我国的哲学教育工作贡献出一份重量级的成果。孙正聿教授是近年来国内众所瞩目的学者之一,他勤奋治学、志在创新,先后在吉大和其它高校为本、硕、博等各层次的学生开设过马哲、西哲、现代哲学等十余门课程。近年来他出版了《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辩证法理论的现代解释》、《现代教养》、《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论》等专著,他还专门研究了一系列国内外当代哲学热门课题。正是在…  相似文献   

13.
王亚军 《江淮论坛》2008,(2):182-186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重要的思想流派--兵家思想,长期为法律史学界所忽视.本文以先秦兵家代表作<尉缭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兵家思想进行初步疏理,以期法律史学界对兵家思想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黄朴民,徐勇作为《武经七书》之一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一部内容广泛、立论新颖的军事名著。郑瑗《井观琐言》曾赞誉它:"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皆可垂范将来。"此诚为肯綮公允的评价。其中,著名军事家李靖在回...  相似文献   

15.
在治国策略的诸多问题上,兵家和儒家的观点有着共通之处,都主张上下协和、通权达变、赏罚分明、任贤使能、御兵御民,这些在先秦兵家鼻祖孙子和经典儒家孔、孟、荀那里都有论述。兵儒两家所具有的共通性为后代学者整合兵儒、融通兵儒提供了可能性。北宋时期的《十一家注孙子》在注释《孙子》原义的同时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兵儒整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希杰先生新著《修辞学通论》是希杰先生几十年心血浇灌出的奇丽花朵,在躬身著述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希杰先生一改往日一气呵成的写作习惯,几易其稿,精心推敲,以求至善至美、它的问世大大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领域。一、创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王希杰在著作的《前言》中开宗明义写到:“这本《修辞学通论》旨在提出一个新的修辞学体系”,他的艰辛努力,正是迎接了修辞学中最艰巨的挑战,始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语言学家强烈呼吁提高修辞学的科学品味,建立现代化的新型修辞学体系,“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建立新的修辞学体系,这也是修…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疑古派倡导的经传分观原则将易学强势带入了分立断裂的研究误区。在此背景之下,《周易》经传美学通论研究者提出经传通观的观点,主张将《经》、《传》作为一个发展和接受中的整体来看。经传美学通论首先将《易经》美学意蕴定位于含章之美;在此基础之上,从《传》对《经》的动态接受之美、含章从自然美到人格美的过渡、以悲为美、明美、《周易》与象思维五个向度对《经》、《传》美学之关联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进一步对《周易》美学在中国艺术思想史上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作出阐析。  相似文献   

18.
1929——1933年世界规模的经济大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英国首当其冲。资产阶级传统庸俗经济学中的一切否认经济危机的理论都宣告破产,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为资本主义辩护的需要,更不能满足资产阶级国家指导垄断资本主义运行与发展的需要了。于是凯恩斯主义就应运产生。一、《通论》的发表及其在西方的影响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通论》的发表把凯恩斯在此之前陆续提出的经济学说及政策主张理论化、  相似文献   

19.
由单东、王政挺同志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关系学通论》(以下简称《公关通论》)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研究专著。 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是近年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由一般的借鉴引进而进入体系化、系统深化这一更高阶段。《公关通论》首先在此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全书  相似文献   

20.
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的研究是先秦政治思想史研究中较为薄弱之处,但是先秦兵家的治国思想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和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它论兵又不囿于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军国兼治的思想,其价值和意义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