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许多年轻人来讲,移动公司的广告口号“我的地盘听我的”可谓耳熟能详.促使这条广告成功的因素,自然也会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关注.本文将从“我的地盘听我的”这条广告语出发,进行其配值分析与研究,从语言配值的角度来进行广告语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重庆卫视2011年全新改版,改版后以“中国红”为栏目基调,并提出了“零广告”的口号,就其定位、理念与操作手段来分析评价重庆卫视此举,既有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尚待斟酌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杨琴 《职业时空》2010,6(6):152-153
模因论是一种用于解释文化发展的新理论。模因的"传染性"与广告具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模因论为广告口号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者尝试将广告口号的翻译与模因论的研究相结合,以期能对广告口号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快乐驿站     
《女性天地》2005,(8):24-24
有趣的广告某音响公司广告——“一呼四应!”某饺子铺广告——“白手起家!”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某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某药店广告——“自讨苦吃!”某戒烟协会广告——“千万别找吸烟女子做朋友,除非你愿意去吻一只烟灰缸?”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  相似文献   

5.
品牌口号不同广告口号,主要表达品牌价值和品牌理念。王星记品牌口号主要含义:王星记作为中华老字号,以德为先,不仅仅是提供的产品,而是为社会提供的文化,传承民族技艺。而文化的根基是德,这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厚德,源自《周易》。表明了王  相似文献   

6.
时下,人们对于利用“谐音”仿成语的广告有褒有贬,众说不一。其实,如果不是带有“一概否定”的偏激来评价之,许多成语谐音广告倒确实有其独到的“巧趣”。如台湾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大陆某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某运动鞋广告:步步为“赢”等,皆因一字之换,而妙意  相似文献   

7.
一般教科书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对企业的公关广告和产品广告细加甄别、巧作区分,惟恐其疆界不明、泾渭难分,由是,便有了如下一些典范性的言论,诸如:“公关广告是要公众爱我,产品广告是要公众买我。”“公关广告是推销公司,产品广告是推销商品。”“公关广告是长期行为,意在塑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产品广告是短期行为,旨在宣传商品的性能和特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对公关广告与产品广告所作的“二分法”,固然有其相当合  相似文献   

8.
邸扬 《现代交际》2011,(8):82-82
“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指在影视剧、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或标识,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隐性”体现在广告隐藏于信息载体中,并与之融合为一体,搭建成受众群体所切身获得的或借助于生活经验弥补完成的信息内容。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自觉无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广告产品或相关品牌信息在受众群无意识的情况下传达给媒介消费者,从而完成广告传播的过程,达到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后名人广告”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名人讲话声音大”,因而,名人广告总是广告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关于名人广告的一个新概念越来越多地成为广告业内人士的口头词汇,这就是——“后名人广告”。而观察媒体正刊播的广告,确实可发现名人广告正悄然发生着嬗变。其间反映了广告人及广告主对名人广告创作  相似文献   

10.
“等价”并不是“换客”们的核心词,他们的口号是“需求决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广告是前锋,质量是后卫”,好的质量还顶好的广告。就广告而言,标题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高”,广告标题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公司、酒家取个好名是做好广告标题的第一招。纵览古今中外各大小公司、酒家、其命名虽形形色色,举不胜举,但若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它们命名的技巧、命名的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型的命名,多讨吉祥。在汉语中,“发”,“兴”“隆”“庆”“和”“泰”“祥”“盛”、“丰”、“旺”、“达”、“乐”等都是相当吉祥的字眼。只要留心一下如雨后春笋般蜂起林立的公司、酒家、商店,就…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广告”是全国技工学校通用语文教材(第二版)第四单元“广告海报”的一节课。作为应用文的“广告” ,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商品广告、服务业广告的性质、传播媒介、应用、撰写的一般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广告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今天 ,可以说广告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它指导了消费 ,活跃了市场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也美化了生活。让学生了解掌握商品广告的有关知识 ,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 ,“公益广告”也…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界为追求“轰动效应”,把做广告、搞宣传、开展公关活动当首选标准。然而,“轰动效应”并非都奏效,有时是“负效应”,有时是“正效应”,即使是“正效应”有的也只是一种“即时效应”。去年7月下旬,《北京日报》赫然出现一则广告“5000人请客大酬宾”,广告说:“从刊登广告之日起到8月3日,‘天外天餐厅’将免费宴客。只要按公布的电话号码预约登记,报上姓  相似文献   

14.
“甩出一块石头,也要打着几个广告!”这一不无幽默的调侃,是形容多如牛毛的美国广告。澳洲的广告虽不至于像美国那样气焰嚣张,但也称得上是“四面出击,遍地开花”。这个自然包括了林立的广告牌,闪烁的霓虹灯,缤纷的广告旗,飞翔的热气球,流动的人体模特,琳琅满目的橱窗……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宛若平常一段歌”的广告手法,而是有效、便捷亦有澳洲特点的“邮送广告”。所谓“邮送广告”,其实就有点像国内的“递送广告”,只不过国内是在街头散发或径直塞进人家房屋,而澳洲则是送到每家每户的信箱里。澳洲的房屋分私人庭…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广告,要么恶俗,要么中庸,真正能称得上一雅字的广告,却不多见。很多人愿搬出“广告的目的是销售”这一理论来辩解,认为只要广告能达到销售的目的,“恶俗”、“中庸”大抵是可以不管的。然而,还是有那么些广告做得雅的味道扑面而来,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文化雅通过文化表现雅的很多,比如孔府家酒、红豆衬衫。这里以孔府家酒的广告为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广告作为一种现代文明因子充溢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在接受购物消费导引的同时,也享受了精神的愉悦。许多广告语因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而为社会公众所喜爱。如雀巢咖啡的“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雪碧的“晶晶亮,透心凉”,太阳神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都是语句组合、文化意境俱隹、脍炙人口的好广告语。然而也有一些广告语不尽如人意,给人一种“玩语言游戏”的感觉。这里仅评一则冰箱广告语:“广告做得好,没有××冰箱好”。 这则广告语引起了颇多受众的心理反感,广告圈内就此还展开了一场争论。《中国广告》95年第1期曾有人评论:“每当我听到这句广告词,心里就象针扎一样难受”。“广告做好了有  相似文献   

17.
干老师授课时提到广告分为公共 关系广告和商品广告,这也是现行公共关系教材普遍的说法。以下通过讨论广告的分类标准,阐述我个人的看法。 标准一:广告目的。分为两种:商品广告的目的是“推销某一商品或某项服务”;公共关系广告的目的是“为组织树立形象和创造声誉”。(引自全  相似文献   

18.
余玮 《老人世界》2013,(5):18-20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响亮的口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出现在中国每一个有竞赛的角落,成为从小团队比赛到全国性运动会体育行为的准则。类似的口号还有“赛出成绩、赛出水平、赛出风格”等。然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嘹亮口号的背后蕴藏着与体育比赛无关的历史,并一度被认为是被异化;但无论怎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八个字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项宝贵的精神遗产,使人性的高尚品质得以在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赛场彰显。  相似文献   

19.
戴海 《老年人》2008,(8):27-27
古代有句格言:“知足常乐”。 当今有个口号:“老有所为”。 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一句格言,一个口号,未必能反映所有人的想法,也很难规范所有人的活法。对于离退休老人而言,怎样看待足与不足,怎样把握为与不为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不断深入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电视广告、广播广告、交通广告,以及报纸、杂志广告、包装广告等等,广告可谓“无时不闻,无地不存”。好的广告不但可以引导消费,促进消费,同时还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物多则滥”,一些制造粗糙、格调低下、内容庸俗的广告也潜滋睛长,使广大消费者“望之兴叹”,以至于使他们对所有广告产生“逆反心理”。这对整个广告业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作为广告制作者应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大多是广告主把自己的意图完全输给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