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振中 《科学发展》2016,(10):100-107
未来30年,上海将在中国品质之城、全球一流之城、亚太门户之城的基础上贯穿一个总目标“一流的城市、繁荣的社会、卓越的治理”,切实发挥总目标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构建开放的社会治理框架,培育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创新社会治理单元,完善包容性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我发育与成长,释放社会组织活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3.
在人力资源利用和开发方面,上海应尽早进行制度创新,以求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人口流动,建立能保证人口流动性的政策体系.鼓励两小时通勤圈劳动力进入上海就业,鼓励跨城市就业,降低跨城市就业的交通成本.构建虚拟劳动力市场,为异地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参与上海的劳动分工提供网络接口,使人不在沪也能为沪工作,按劳取酬,拓宽上海人力资源来源.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有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个方面,是从成本优势增长方式转为以技术优势增长的方式.第二个层面内容,是从过去以高消耗资源和高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转变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个层次内容,是把过去的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创新是这次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花建 《科学发展》2016,(10):108-113
城市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建设主体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人类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造,文化成果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创新.一座世界级城市要培育多元文化主体,必须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具有包容力的社会主体生态.它需要来自本土、外地和国际的各类文化主体,需要来自科技、艺术、金融、工业、贸易、媒体、文博等各个领域的资源和人才,也需要各类文化企业、社团、基金会、私人机构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升级版就是走向全球城市。这一目标取向是:以中枢功能为核心,集多元门户通道、广泛多样平台为一体,基于全球网络广泛交流联系,具有全球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位,全球科技、文化交融和群英荟萃强大吸引力,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协调重大影响力,人类文明高度引领与广泛传播力的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7.
根据历史演进脉络和当下时代特征,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将呈现五大趋势特征:全球化纵深发展步入3.0时代,世界经济增长进入博弈再平衡阶段,技术进步继续引领未来变革,城市发展新兴理念不断融入,中国战略崛起、在全球地位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可预测的几年内,中国的资本项目一定会“水到渠成”全部开放.为此,我们更要放眼在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后人民币的国际化,未来30年是资本项目开放后继续人民币国际化的30年.人民币国际化是否能真正提升中国整体国民福利,我们要认真考虑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是否达到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目标实现和发展、大学生自身全面健康成长和就业创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新形势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总体看,全球经济复苏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日益失去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渐赶上发达国家,推动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基于历史性分析和现有政治、经济、社会变量的综合考虑,全球治理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可能发生在2030-2050年之间.未来30年上海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上海迈向全球城市应秉持全面开放战略、全面创新战略、全球治理战略、绿色发展战略以及人民币国际主币化战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