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征用是引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的重要根源.建立起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之间有效链接的制度运行模式,将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应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引入土地价格市场评估机制,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费用的归属和分配应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相衔接,具体确定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保障、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等三部分,以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失地农民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及其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斌  惠晓峰 《兰州学刊》2008,1(2):105-107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由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矛盾日益凸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改革和完善对失地农民的土地征用制度和征地利益分配机制,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建立留地安置和土地入股等制度,就地消化失地农民,使他们“离土不离乡”;积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失地不失业”。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归根到底都涉及农村土地问题,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征地补偿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必须进一步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明确农村集体土地财产权,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等领导人试图从现存制度中选择一条兼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精华的中间道路。这种制度选择,是对殖民地时期的经济和权力关系进行根本改革的制度需求,并受印度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但实践证明,印度经济发展远未达到其宣称的"社会主义"目标。制度结构不匹配、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印度经济发展长期滞缓、社会不公平加剧的重要根源,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改革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办高校的起步较晚,相关制度法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制度安排上还是在社会认同度上都存在有碍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公平发展的因素,并引发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均衡问题。民办高校发展过程的不公平和不均衡是实质和内容的关系,因此,只有把由不公平所引发的民办高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作为切入点,才能找到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诸多困境的根源。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有许多特点.从宏观的制度设置、中观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以及微观的人力资本层面入手,可以探讨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制度原因及其解决的障碍.文化、教育、年龄、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等对失地农民有明显影响.社区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着每个公民的生存发展和人道尊严,关乎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大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关注和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研究应对问题的制度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的分析,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土地发展权框架下失地农民的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划体制下土地征用的"产值倍数法"补偿标准是导致失地农民补偿不足的制度性根源。这种补偿只是对农民在承包期内土地使用权收益的补偿,而未对获取这种使用权收益的资源禀赋进行补偿。在目前的农地制度下,土地是农民依托于集体土地共有制下的一种资源禀赋,是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下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础。本文认为,在土地征用中应明晰土地发展权,并保障土地发展权收益对失地农民资源禀赋的补偿,从而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转换和社会保障的安置。  相似文献   

9.
衔接与协调: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换保障"是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它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弊病日益呈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则成为能否建成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一般模式的回顾,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与公民无偿享有基本生产保障权利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参加相协调,与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因此,需要逐步取消"土地换保障"模式,将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安置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刚 《学术论坛》2012,35(10):124-127,133
失地农民大量地、集中地从农业转移出来,失去土地后如何就业成为失地农民面临的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表现为数量巨大且分布不均;就业渠道狭窄;收入缺乏稳定性;隐性失业显性化;就业意愿差异较大等方面,失地农民的就业难本质上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安置政策等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缺陷,经济上表现为外力推动下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战略与失地农民就业岗位供给之间没有协调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受到失地农民个体的择业观念偏颇、文化与劳动技能局限、自救积极性脆弱、职业流动性不充分,甚至劳动观念狭隘的制约。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与困境,各地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采取了多种就业安置方式,如以土地换就业、一次性货币补偿、以土地换社保、留地集中安置、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模式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如何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社科院徐琴研究员承担的国家社科"失地农民利益补偿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3BSH012)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失地农民利益的合理补偿与征地制度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但是 ,以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思路和做法 ,令人担忧。失地农民问题实际暴露的是中国土地制度问题。缺乏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原因。要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关键是尊重和保护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建立保障农民利益和经营自主权的土地制度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同时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增强就业与再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其重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运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重构问题。我国失地农民之所以陷入困境,其原因在于其可行能力的严重缺失。在现行农地非农化制度安排下,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的原因在于经济条件恶化、社会机会不足和防护性保障缺失。为此,要改革现行征地制度以改善失地农民的经济条件,要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以保障其拥有较好的社会机会,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增强失地农民的防护性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发现了失地农民在人际认同、生活适应、以及身份适应方面存在的认同危机,并分析了这种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本文认为实行公正的征地方式、征地制度以及征地补偿制度和措施,有利于消除失地农民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权益不断受到损害.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不完善、征地过程中忽视了农民的权利、某些地方政府借征地生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征地补偿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留地安置"的长效机制,多形式、多渠道解决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失地农民规模急速增长背景下探讨其身份认同问题并推动其向积极认同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历程理论为之提供了可能的分析视角。各代际群体在土地依附、乡土记忆、互动空间等要素上呈现的不同组合样态,决定了失地农民在身份认同的结果上并非是普遍"危机"的状态,而是宏观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分化,呈现出老年群体身份认同的"内卷化"、中年群体的"边缘化"和青年群体的"市民化"特征。这为政府部门制定失地农民市民化政策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过度竞争的制度根源与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姚胜菊 《河北学刊》2005,25(5):179-185
开发区过度竞争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并由非制度性关键因素所决定。行政制度、财税制度和开发区准入及退出制度是引发过度竞争的根源,开发区发展阶段差异、移动壁垒、区位相似性、投资者的实力、本地产业基础和企业集团实力、就业压力、传统地域文化观念等是影响开发区过度竞争强度和范围的关键因素。开发区过度竞争的抑制和消除必须从根源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依靠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其潜在的影响力已经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利益受损的现象,暴露了政府作为社会保障主体责任的缺失,而管理缺位、保障缺责的政府短期保障行为机制是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消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生产力不够发达且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物质根源;转型社会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公正是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零和搏弈"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利益观是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价值论根源。为了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以及确立起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5-2009年江西省各级政府颁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制度不统一、参保具有强制性、缴费比例不合理、缩减政府补贴、养老待遇过低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各级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公共职能,尽快完善该项养老保险制度,并调整征地补偿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