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喻义东 《兰州学刊》2007,(11):116-119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内涵就是恐怖主义犯罪本质属性的总和.根据上述对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语意分析,恐怖主义犯罪的内涵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从恐怖主义犯罪的客观效果上把握其犯罪性;从恐怖主义犯罪主观目的上把握其反国家的性质;从恐怖主义犯罪行为特点上把握其恐怖工具性.三个要素构成了恐怖主义犯罪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各国政治、经济、文体、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行为方式的变化给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统一带来困难。恐怖组织和个人都是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与恐怖组织关系密切的组织,也应当成为法律的规制对象。反国家性而非政治性才是恐怖主义犯罪的动机,而实施恐怖主义犯罪的手段是否具有正当性或暴力性则不应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构成要件。恐怖主义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各国应当摈弃政治化对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影响,以列举具体行为类型的方式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社会正面临着现实与虚拟叠加的恐怖威胁,网络不仅成为恐怖分子传播思想、传授方法、煽动恐怖袭击的工具,也逐渐演变为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和网络舆论话语争夺的战场。网络涉恐舆论及恐怖组织的舆论造势手段有着不同于一般网络舆论的特征,因当前猖獗的网络恐怖主义挑战,亟待增强网络反恐"第二战场"较量中的舆论引导力,进一步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反恐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合力反恐和各国情报部门对国际恐怖组织的严密监控与防范打击下,传统金字塔式垂直等级制的国际恐怖组织的生存日益艰难.在此形势下,国际恐怖主义对其组织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国际恐怖势力不断蔓延,对国际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被称为虚拟世界,恐怖分子可能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隐蔽性特点以及网络的脆弱而实施恐怖犯罪活动。网络恐怖犯罪或者将网络作为其实施恐怖犯罪的手段,或者将网络视为其恐怖犯罪的攻击对象,其与传统的暴力性恐怖犯罪具有同样甚至更为严重的危害性,我们必须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打击和防范网络恐怖犯罪。  相似文献   

6.
“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包括对象型和工具型两种类型。破解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司法难题,要严格依法取证固证,实现网络证据与现实证据以及传统取证方法与非传统方法“两结合”,利用高科技破解传统取证技术锁定犯罪证据及嫌疑人,利用金融系统的反洗钱网络,构筑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预警机制,以“侵害关联性”原则对属地管辖原则中的犯罪地加以限制,从实质上对素未谋面的犯罪分子是否构成犯罪集团进行认定,运用间接证据印证多笔小额诈骗数额, 区别不同情况追究网络服务商的不作为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东突"恐怖主义透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东突”恐怖主义 ,简而言之就是以“东突厥斯坦独立”为旗帜、纲领、行动的恐怖主义。它发端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八十年代后半期明显地极端宗教化 ,九十年代以来则恐怖主义化 ,是集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为一体的邪恶势力 ,是以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手段企图将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的极端民族主义。由来 :两个“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民国初年 ,新疆孤悬塞外 ,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停滞 ,政局日趋动荡。三四十年代 ,军阀混战、民族仇杀再加上外国势力的干涉 ,新疆一片大乱 ,在此期间先后出现过两个“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这就是今天的“…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恐怖暴力活动。它与战争不同 ,一般来说 ,战争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军事人员和军事设施 ,而非平民和民用设施 ;恐怖主义打击或伤害的对象是非武装人员和民用设施。它与一般犯罪亦有区别 ,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暗杀、绑架、炸弹爆炸、劫机、恐吓等等 ,这与一般意义上的犯罪并无二致 ,但恐怖主义的特征性在于其具有政治性 ,其根本动机是一种政治行为。作为一种思潮和势力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兴起于六十年代末 ,盛行于七十年代 ,猖獗于八九十年代。 2 0 0 1年 9月 1 1日 ,由恐怖主义者策划的连续突袭美国的事…  相似文献   

9.
浅析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国家恐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宪章 《兰州学刊》2009,(7):222-226
以“9·11”事件为标志,恐怖主义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何谓国家恐怖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成为恐怖主义的实施主体,国家政权与恐怖主义活动的结合。提到国家恐怖主义,我们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红色恐怖”。文章不囿于对国家恐怖主义概念的深入分析,而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国家恐怖主义的产生、措施、特点、失败原因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
网络恐怖主义的特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尽管尚未发生过严重的网络恐怖主义袭击事件 ,但是其危害的严重性已经初露端倪。大规模的网络恐怖主义的发生也许就在明天 ,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部分黑客可能会演变成网络恐怖主义分子 ,部分黑客与恐怖主义组织相结合共同实施网络恐怖主义。未来的网络恐怖主义将技术更完善 ,行动更隐蔽。造福于人类的计算机在恐怖组织手中将蜕变成信息时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网络攻击可能成为 2 1世纪恐怖组织优先选择的手段 ,成为对国际安全的一种新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恐怖组织和宗教极端组织逐渐将伊斯兰世界的女性推到恐怖活动的第一线,女性参与自杀性恐怖袭击的人数呈持续攀升态势.因此,剖析世界伊斯兰女性恐怖犯罪的成因与特点,研究分析国际恐怖组织发展女性的趋势,可以警示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更多新疆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女性成为“三股势力”的“殉道者”.  相似文献   

12.
网络国际传播是信息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争的科学技术形态和政治角力场域,是新时期国际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加强网络国际传播力关系到政治软实力建设、国家政权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分别处于网络科技和网络传播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各异的任务和问题,亟待通过网络国际传播力建设,回应和超越现有的资本主义网络国际传播体系,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并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宋伟 《阴山学刊》2004,17(3):77-80
恐怖主义事件在美国的频繁发生,既同全球化的发展、民族主义盛行有关,也同美国所处的地位和它的外交政策有关。恐怖主义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外交战略,动摇国际政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网络功能得到了全方位综合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社会时代。网络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现实生活的延展,因而随着网络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网络文化也在不断生成,产生了一些新的趋势,如网络与现实交融更深、碎片化程度加剧、变得易被诱导等等,为了应对这些趋势,有必要采用注重网络与现实的统一规制、运用“大数据”整合文化碎片等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比传统编纂词典搜集例句的做法,论述信息时代利用网络搜集例句的方法。展示网络在词典编纂中所起到的语料库作用,并分析两种检索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流行语词典编纂工作,分析网络工具的若干弱点。  相似文献   

16.
信息维度下网络信息的司法认证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全球普及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推进,网络信息这一概念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由于网络信息的种类繁多,且与传统证据有所不同,导致了对其认证方法、程序乃至可采性规则也有所不同。所以,一些适用于传统证据的司法认证规则并不适用于网络信息。学界对于网络信息的司法认证规则的探究目前尚属于初级阶段,相关法律规则也亟待完善。所以,深入研究网络信息的司法认证规则有利于解决网络信息作为证据凸显的诸多问题,便于诉讼中对网络信息的更佳认识和利用,对于与传统证据规则的比较研究更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犯罪的理论与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在刑法上属于特殊类型的犯罪。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对网络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理论和立法上,概括了网络犯罪概念的各种学说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界定网络犯罪的见解;在犯罪构成上,论述了网络犯罪客体的复杂性、行为方式的独特性、犯罪主体的智能型和主观罪过的预见性,提出了完善立法的意见;在刑事处罚上,提出了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的处罚规定存在的缺陷以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立法与法学研究契合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一二十年来,网络、网络犯罪对于法律规范形成了全新的冲击,需要通过及时的理论研究,对法律体系进行更新。前提是首先把握网络犯罪演变的基本过程和当前态势,以网络犯罪的三种基本类型为立法指向的逻辑起点;其次要明确以规模化为基础的链条化的网络犯罪行为模式成为新常态,在规范发掘和创制技术上充分重视共犯行为的正犯化、预备行为的实行化;再次应看到网络违法犯罪高度技术化的必然结果是行为主体聚合化,将网络平台责任作为规范应对的重中之重;最后要落脚于承载公共安全、嵌入国家安全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协调的法律保护。网络法律体系转型的关键路径是网络犯罪规范与法学研究高度契合,寻觅网络刑法乃至整个网络法学的新境域。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的一种类型,是较为高级的新型犯罪。当前,网络犯罪正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若干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网络犯罪的定义入手,分析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探讨网络犯罪的犯罪构成,并提出有效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