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卒于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值晚唐初叶,距《切韵》问世(公元601年)和《广韵》成书(公元1008年)各为两百年左右。李贺是河南福昌县昌谷人,自幼随母长成,除二十岁居长安一年、二十二岁至二十四岁在长安任奉礼郎外,没有长期客居的经历。观其一生,李贺的口语无疑是当时河南一带的北  相似文献   

2.
一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举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年),出任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府。景(?)五年(公元1038年),调京城开封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景(?)五年到皇五年(公元1038—1053年),出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  相似文献   

3.
北宋理学的几个中心人物中,有一对同胞兄弟,当时和后世称为二程。哥哥名颢,字伯淳,生于宋仁宗时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死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活了五十四岁,后人称明道先生。弟弟名颐,字正叔,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死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活了七十五岁,学生称他伊川先生。程颢、  相似文献   

4.
周庆 《老友》2010,(7):51-51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距离北京约200公里。它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占地564万平方米。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它  相似文献   

5.
东漢末期,盛行朱書陶瓶,楊州张丹斧在鳳翔曾得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两陶瓶,印入广倉学窘藝朮类征中,是为朱書陶著錄之始,其年代就出土的而言,最先为顺帝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見書道卷三),最后为献帝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西安所見),流風衍及晋代,(見中村不折禹域墨宝書法源流考卷上),最后至北魏神编元年,(公元五一八年),(西安所見,陶瓶白粉書),其流行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刘知几是唐朝前期杰出的尊法反儒的史学家和思想家。刘知几,字子玄,徐州彭城(江苏徐州)人。生于公元六六一年(唐高宗龙朔元年),卒于公元七二一年(唐玄宗开元九年)。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从小非常爱读史书。二十岁的时候,考上了进士,便一面做小官,一面研究史学。公元七二○年(武则天长安二年),  相似文献   

7.
李白与南阳渊源颇深,今人收集李白在南阳留诗共13首。据考察,李白入翰林前,曾五次光临南阳。一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入长安,取道南阳,时为初夏;二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南返安陆,途经南阳,时在秋;三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由安陆来游,时在春;四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路过南阳;李白五次访问南阳是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应方城县仙翁观道士元丹丘邀请到方城寺。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送友人》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等诗篇。  相似文献   

8.
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之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穆罕默德派遣使者来到大唐首都——长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即在其传播地区建立伊斯兰教活动中心清真寺。清真寺的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历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影响的人物。唐皇朝统治中国将近300年。其中武则天执政时间超过六分之一。她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起,代高宗详决百司表奏几乎30年;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至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以皇太后临朝称制6年;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建立武周皇朝至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李显复位结束,历时14年;总计差不多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0.
长春子名丘处机,元代著名道士、养生家。曾随成吉思汗西征,他生于南宋高宗绍兴18年(公元1148年),卒于元太祖22年(公元1227年),享寿79岁,这  相似文献   

11.
云青 《山西老年》2010,(7):50-50
释迦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12.
岑参(公元715——770年),南阳人,是我国唐代中叶杰出的诗人之一。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两度出塞,在边塞生活了六年,创作了不少反映边塞生活的优秀诗歌。回朝后,由杜甫等人推荐任右补阙,转任起居舍人等职。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任嘉州刺史。后罢官,于大历五载(公元770年)客死于成都旅舍。其诗风格与南北朝  相似文献   

13.
清代玛纳斯兵屯始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成果显著。到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玛纳斯眷营的屯田总亩数已达28200亩,屯田士兵达1400人,解决了当地驻军的口粮问题,并对民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明玉珍(公元1329—1366年)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之一,大夏政权的建立者,也是重庆地方史上的重要人物。据历史文献和最近出土的《玄宫之碑》记载,他的历史活动时期共有十六年(公元1351—1366年),其中十年的时间在四川地区活动,并在重庆建立了“大夏”国,建元“天统”,至正二十六年死后,其子明开继位,改元“开熙”,直到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才被朱元璋灭掉。现将明夏政权建立始末简述如下,供地方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范晔,字蔚宗,著名史学家,顺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地区浙川县)人。生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乙未日(公元446年1月23日)。关于范晔始撰《后汉书》之年岁,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曰始撰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对年范晔二十七岁。如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月印刷本),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相似文献   

16.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一○二一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一○八六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出身中下层官僚地主家庭,少年随父宦游,立志报国,自比夏禹的大臣稷和契(“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  相似文献   

17.
重修严家祠     
严家祠坐落于电白县电城镇中山公园西,始建于明崇祯14年(公元1641年),原名霞海书院。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维修后改名为严家祠。1925年,在广东大学就读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时冯36岁)至明祟祯二年(公元1629年,时冯55岁),是冯梦龙持续二十年的创作高峰期。他著作等身,声誉日隆;但生活困难,“落魄奔走”,不为世俗所理解,故被称作“畸人”。  相似文献   

19.
吕才与因明     
吕才,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卒于唐高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他是初唐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新、旧《唐书》都说他博学多艺、聪明过人,对军事学、历史学、音乐、文学都有很高的修养。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从游学印度回到长安,相继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译出天主的《因明入正理论》、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译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将因明移植到中国;同时,他在译场向佛教徒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象西蜀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这样类似的人物了,三帝秉赋相似、功过相似、经历相似。他们沉浮于改朝换代的大浪潮中,扮演的是悲剧性角色,可又玩墨戏彩,文彩彪炳,是艺术创造上的大师;两个极端集于一身。孟昶(公元919—965年)为五代西蜀末代之君,公元965年至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北宋定都于此),归附赵宋,西蜀遂告覆亡。李煜(公元937—978年)为五代南唐末代帝王,公元975年至汴梁,降附赵宋,南唐遂告覆亡。赵佶(公元1082—1136年)即徽宗皇帝,公元1126年,以国势险危,匆匆逊位于其子钦宗赵恒,次年,金人陷汴梁,虏佶父子北去,拘囚于五国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