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对梁稳根来说,显然是个丰收年。他不仅收获了“中国首富”的桂冠,9月份更有消息称,他有可能将转入仕途。 9月23日,《时代周报》刊发的一则新闻称,9月18日,来自湖南省委组织部和长沙市宣传部门的官员证实:上级已于近日完成了对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的人事考察。记者更发现,在9月19日的一个公开活动中,梁稳根的排名仅次于两位湖南省委常委,而在长沙市长之前。  相似文献   

2.
柳萌 《现代交际》2004,(2):46-47
我高兴,我是“农民”。封我如此桂冠的是老作家李国文。 倘若倒退30年,就是在“文革”运动中,国文老哥一不小心,混上个“工宣队”队长什么的,他能慷慨地封我个“农民”的美称,我一定会乐得屁颠屁颠的,因为那时工农兵特别吃香啊。遗憾的是那时国文和我一样,还正在被专政的人堆里劳动。那么,现在他为何把我封为“农民”呢?我想,一是他觉得我“抠门儿”,一是他觉得我“太土气”,很有点旧式农民的味道儿。可是您还别说,我还真的没脾气,因为我有我自己的表现在,事实真的无法抵赖。得,只好认了。  相似文献   

3.
《金色年华》2009,(8):8-9
8月12日一整天,邓飞过的每一秒都因为等待而变得漫长。今天是他儿子邓森山尸检结果出来的日子。下午4点半,他声音低哑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结果出来了,但我们还没看见,很焦急。”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做公益,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做公益,因为这里是地狱。”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草根义工,18年散尽家财创办草根公益让我甘苦自知。1993年读师范学校时,我拉着两个同学创办了一个学雷锋小组,从18岁埋头公益到“奔四”,无意中成为“河南民间公益活化石”。我经常自嘲:今天我是活化石,明天就是真化石了,因为中部草根公益组织就站在天堂和地狱中间。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4,(19):7-7
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这顶桂冠最能准确彰显他的本色,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打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个月前的一次“突然造访”后,内蒙古包头东河区市民高俊平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不断有记者专门前来采访、拍照;邻居们总爱跟他打听“总理说了些啥”;就连他4岁的小孙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名人”,因为李克强造访之时,他在众多记者的镜头前,光着屁股从衣柜里爬进爬出。这段画面在《新闻联播》播出后,迅速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视频之一。  相似文献   

7.
他被评上服务标兵,就因为一个动作—温柔地一伸手。雨天泥泞,雪天路滑,他都会习惯性地扶住那些莽撞调皮的孩子、搀扶行动不便的盲人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他是市中心繁华路段的交警,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楷模。记者采访他时,他在电视镜头前拘谨地笑着说:“是因为那床厚厚的报纸被子吧。”  相似文献   

8.
强音 《职业》2013,(25):78-79
复合型材料因为其博采众长,具有很多其他材料不具备的功能,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新型复合材料在航天、机械、能源、生物等高科技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什么是复合型材料
  记者采访到复合材料专业研究机构--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刘先生,他的工作内容是复合型材料的研究、开发。具体来讲,他研究的材料叫做“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郭桢 《老年世界》2009,(4):14-15
日前,记者来到80岁的刘一民(化名)老人家里,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老伴被骗购买了一万多元“药品”的经过。就在2008年11月28日,刘一民老人和老伴出去散步,走到街口的时候,路边一年轻人特别热情地给两位老人每人发了一张免费身体健康普查卡,并告知老人这次活动是“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现场会有“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坐诊,  相似文献   

10.
骆潇  刘砾遥  何寅 《职业》2009,(9):7-8
小P老师,是明星。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小S的御用造型师、何炅的“恩人和敌人“、李静的“偶像”,不只是因为他多次担任重大盛典的造型设计,也不只是因为他总把自己打造得“潮”到爆。因为,他本来就是最明星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11.
李斌 《金色年华》2010,(1):61-62
再过几天,41的大学生曹湘凡就要进入自己的“毕业年”了。日前,他给记者发来短信,声称“前景迷茫”。  相似文献   

12.
张德强 《当代老年》2014,(10):20-21
他是全球首位报道黑嘴鸥繁殖地的记者;他是全世界第一个为黑嘴鸥成立保护组织的环保人士;他是盘锦第一个获得“地球奖”的记者……与濒危鸟类黑嘴鸥结缘20多年,黑嘴鸥俨然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为了这样的孩子,他倾其所有。他,就是中国第一家环保NGO的创始人——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  相似文献   

13.
刘轶瑶 《公关世界》2010,(12):36-37
铁嘴钢牙、百问不倒,自有一派从容风范一那是镁光灯下与一众中外记者对答如流的刘建超。他义正词严、立场坚定的样子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出现了近7年,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连与他“纠缠”经年的外国记者也由衷感叹,“他是中国年青一代官员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要说“血库”、“骨髓库”,许多人都知道,但“皮肤库”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怀着几许好奇和不解,本刊记者走访了“亚洲第一”的上海仁康皮肤库研究所的创办人之一——彭少成博士。听完彭博士耐心而详细的介绍,记者深深感到比起“血库”、“骨髓库”,“皮肤库”更需要人们转变观念,奉献爱心。因为血液、  相似文献   

15.
张威 《金色年华》2013,(4):64-65
2012纪30到40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吸引和造就了众多的西方记者,根据索尔兹伯里的说法:当时有“十多个第一流的美国记者逐日地报道”中国的战况。在这些人中,白修德当之无愧地占据一个重要席位。自的杰出不仅因为他采写的中国报道数量多、影响大,他对新闻事业的执著追求、不向强权低头、最终摘取“普利策”新闻奖的拼搏精神也成为一代年轻记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我爱上了殷惠笙。 爱上他,是我的劫数。因为殷惠笙是个已婚男人,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的妻和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像他的大姐。30岁的女人怎么会老成这样?我不能理解,因为我才22岁,殷惠笙搂着我的腰说.“莫小离,你是我的一粒水蜜桃。”我喜欢他叫我水蜜桃。缠在他身体上的时候我问他:“你老婆叫什么桃?核桃吧?”  相似文献   

17.
说他是“富翁”,没错,他经营的水果超市每月都有逾万元的收入;说他是“负翁”,也没错,因为20年来,本该身家百万的他非但一分钱没攒下,还弄得妻离子散,原因就在于,他身后十几个与他非亲非故的“孩子”。年近花甲的郑安宏老汉,在辽宁鞍山市义务资助贫困学子,还收养了个智残孤儿。  相似文献   

18.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1):35-37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0):34-36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20.
南京石林商场的老总刘丰,是商界难得的奇才,头顶上有“中国建材大王”的桂冠,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成了拥有2000多万元固定资产,5000万元无形资产的大老板。说到他的发迹,原因当然很多,但他对广告的深刻理解和高密度运用,确确实实成为他一举成名的法宝,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经营一个广告大转盘,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