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来算不得大红大紫的胡静,最近忽然就占据了娱乐新闻大部分的版面。主题就是她要嫁入豪门了。据说夫家是马来西亚富豪,身家够上五十个亿。据说婚礼原来也是要订在不丹,但因为刘嘉玲抢先了一步,所以只好改在马来西亚的金马皇宫酒店,届时将有上千位当地各界名流参加,直升机将航拍全程,新娘婚纱就订了五套,婚礼费用预计三千万元……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各种族在保持自己民族特性及语言习惯的同时,又互相融入,互相影响,形成了马来西亚特有的多语环境与多元化文化氛围。这种独特的语言环境及氛围在教育政策上、语言本体的异变中、提供语言应用服务领域等方面对当地第二大族群语言---华语在当地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归侨的心声     
我是一位马来西亚归国华侨,祖父杨明拨是当地柔佛州吧株吧辖埠侨领之一,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公益事业的慈善家。父亲杨世臣,1938年毕业于山西省抗日军政大学,1941年返回马来西亚参加抗日工作,  相似文献   

4.
吕麦 《百姓生活》2011,(10):21-21
1997年5月,在我去马来西亚演讲之前,接到当地一个女孩的来信,里面附了一沓资料,细看,是医师的诊断证明:她得了血癌。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概况,分析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体制及其运行特征,探讨了马来西亚政府和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在新的形势下的政策导向,以期在解读中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6.
居士及居士团体在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居士佛教是马来西亚佛教重要的特色之一.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造成马来西亚居士佛教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以期找出其中的脉络,更清楚地展现出马来西亚佛教的不同面貌.  相似文献   

7.
齐顺利 《国际论坛》2012,(4):74-78,81
马来西亚建国以来一直被民族建构的问题所困扰。巫统作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执政党,主要依靠公民权和族群政党联盟对马来西亚进行政治整合。以出生地为原则的公民权有助于华人认同马来西亚,精英合作下的族群政党联盟也有益于社会稳定,但二者均强化了人们的族群意识,使人们倾向用族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不利于族群间的融合和马来西亚民族建构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的一党独大制发端于马来亚独立前。在独立初期,马来西亚曾出现过竞争性较高的政党政治时期,但却以1969年严重的种族骚乱事件而中止。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巫统为主导的一党独大制逐渐形成,马来西亚也逐渐确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准威权主义统治体制。纵览自独立前夕至7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对政治稳定的取向成为马来西亚一党独大制形成并长期存在的最为直接的历史合法性来源。  相似文献   

9.
1982年马来西亚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内发起了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挑战,批评重点涉及南极条约体系的缺陷以及南极环境保护问题和矿产资源的公平开发问题。从1993年起马来西亚逐渐认同南极条约体系的原则,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关系发生转折。2002年南极条约协商国邀请马来西亚作为观察员参加第25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关系得到重大改善,有望不久加入《南极条约》。马来西亚南极政策的转变既有维护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考虑,也受到大国政治、环境政治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没有马哈蒂尔就没有今天的马来西亚,这是总结当代马来西亚历史所得出的结论,这也应是我们探索马来西亚成功的视角.中国与马来西亚同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马哈蒂尔总理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华语戏曲来源于中国,它是华族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长期以来,华语戏曲在马来西亚上演,沿用的是中国乡间演戏的世俗通例。在社会文化功能方面,华语戏曲的演剧活动在彰显其最重要的宗教功能的基础上,其“娱人”的世俗功能也得到了发挥。这种特殊的演剧活动,体现的是一种狂欢精神,具有原始性、全民性和反规范性的特征,从中显示出华语戏曲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度特殊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是东盟重要成员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云南加强与马来西亚的合作有基础、有前景 ,不仅符合云南省向东南亚扩大开放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符合马来西亚渴望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需要。云南与马来西亚的合作有赖于中马两国政府在许多重大政策方面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文学校举办最成功者,当首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马来西亚华文学校之成就,固然是华社全体的功劳,而其中各地客属公会和各界客属社团、客家人士的贡献更是显赫。雪兰莪叶氏宗祠对华教的贡献,是马来西亚数千华社团体的一个典范。有如此强大力量的支持,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大有希望。中国的学校教育事业,特别是属于普及范围的中小学教育,在不少地区仍面临着相当的困难。马来西亚客属社团支持华文教育的成功之道,对于中国顺利实现“希望工程”的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里风是马来西亚第四届"马华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主要描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现象.他的写作生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见证马来西亚在1957年独立后,成为一个新兴的国家.云里风的小说被誉为"华族生活的忠实写照",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出马来西亚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社会转型对华人社会的冲击,同时也表现了马来西亚华人这几十年在这个土地上的感受、梦想和憧憬.本文从云里风短篇小说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马来人追上经济上处于优势的华人,马来西亚建国之初推出了肯定性行动。随着马来人在现代经济部门的就业结构与全国族群结构相一致,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大大缩小,这有助于马来西亚社会的稳定,但也导致了马来人过于依赖政府,没有完全建立起与他族公平竞争的自信心,不利于族群间的和谐相处及马来西亚的长远发展。马来人和华人在经济领域的结构性差异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马来西亚有必要从"争取族群之间利益分配平等"的观念逐步转向"争取个人之间竞争机会平等"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潘婕 《国际公关》2014,(3):17-17
正马来西亚是东盟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在亚洲,马来西亚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广受中国人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不过,马航客机失踪后,机上154名中国乘客的家人一度指责马航、马来西亚政府"拖延、隐瞒、掩盖"真相;一些中国民众更把愤怒之情扩大到马航和马来西亚当局之外。与此同时,尖刻的批评也让一些大马人伤心、不满。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南国》2010,(5):22-22
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2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份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0%,续为马第二大出口国,其中电子、石化、棕油和橡胶等产品对中国出口均有较大增幅;12月份马来西亚自中国进口增长35.8%。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东南亚华文文学重镇之一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对中国的种种想象。作为想象原动力的故乡情结,长期表现为对中国的热情关注,即使描写南洋当地风物,所采用的仍是中国视角。国家认同转变后,中国想象逐渐出现了变化。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出于强调其独特性的需要,则将故乡情结虚化为原乡神话。  相似文献   

19.
《今日南国》2010,(5):44-44
据介绍,东盟各国对投资者都推出了优惠的税收政策。 在马来西亚,自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后,放宽了制造业新投资计划的股权分配限制:外资在马来西亚可享有100%股权,且无外销比例限制。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资产管理公司较好的控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马来西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状况,为马来西亚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针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问题应借鉴马来西亚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