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子》一书所包含的经济思想,乃是中国先秦经济思想之最丰富最系统者。轻重论则为其全都经济思想之最精审的部分。太史公曾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缴山海之业,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①《盐铁论》中也写道:“管仲相桓公,袭先君之业,行轻重之变,南服疆楚而霸诸侯。”②虽然《管子》书中  相似文献   

2.
稷下儒家政治学说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照郭沫若、顾颉刚、冯友兰等学者较为一致的意见,现存的《管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中各学术流派争鸣的产物,它客观地保留着诸多学派的学术思想。郭沫若还指出,“《管子》书当分析成若干类集以进行研究”(《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49页)。循此而行,对《管子》“轻重”经济理论和“心术”等四篇道家理论以及“水地”、“四时”等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然而令人瞠目的是,在政治理论方面的研究却存在严重分歧。言《管子》为齐法家理论者有之,言为管仲学派者有之,言为稷下黄老学派著作者有之。平心而论,《管子》书中客观地保留着经济、商业、军事、  相似文献   

3.
<正> 由山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管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5—20日在淄博市举行。讨论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一)关于《管子》的断代、作者和体系多数同志对《管子》的断代持战国说,少数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其中有的认为,《论语》对管仲有详细记载,《管子》应成于春秋时期。也有的认为,该书提出的农本思想、富国口号及“富商大贾”““兼并”、“泉”(货币名)等,都是战国至秦汉间使用的思想概念,特别是《轻重》诸篇反对同姓王分封制,主张由国家控制政治、经济和货币流通,则反映了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时的情况。还有的对个别篇章进行了考证,认为《问》篇成于春秋中后期,《版法》成于郑子产铸刑鼎之前,《小匡》成于齐语之  相似文献   

4.
马纳  马斗成 《晋阳学刊》2007,(3):122-123
礼、法思想是《管子》中的最核心思想之一,据《管子引得》[1],“礼”字凡出现117次;有关“法”的论述尤其多,“法”字凡出现385次,是《管子》一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之一,其中还有多篇专论“法”的论文。《管子》一书有关礼、法的思想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其中关于礼、法关系的认识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正> 经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管子学刊》于今年第三季度在淄博市创刊。《管子学刊》是研究《管子》及齐文化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的宗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致力于《管子》其书、管仲其人乃至整个齐  相似文献   

6.
管仲,尊称管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反映其思想的《管子》也是现存的重要先秦齐文化史料典籍。对于管子的研究,历来对其书的研究重于对其人的研究。本文在阐述了对于青溪《管氏宗谱》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宗谱对于管仲及其家族源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管子》一书在先秦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反映的是黄老学派与法家的思想(其中也渗有阴阳家、兵家等思想),各篇虽非出自一人之手,但其哲学思想却是基本上前后一致的。本文不拟全面探讨《管子》的哲学观点,只就它的方法论思想,作一简要评述。(一) 先秦哲学发展到战国中期,已开始对思想方法及其基本原则作比较自觉的反思,《管子》书即反映了这一特点。正是在对方法论的反思中,《管子》作者提出了“心术”的基本原则:“实、诚、厚、施、度、恕,心术也。”(《七法》,以下凡引《管子》,只注篇  相似文献   

8.
时晓红 《东岳论丛》2000,21(2):118-119
管仲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 ,战争连绵 ,烽火不断 ,作为政治家的管仲在战争这个大舞台上显露了其非凡的军事才华。所以 ,管仲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军事家和军事思想家 ,其军事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军事思想原则更有着显著的特色 ,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管仲的军事思想原则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其一 ,富国强兵原则。《管子·权修》云 :“地之守在城 ,城之守在兵 ,兵之守在人 ,人之守在粟。”《管子·治国》曰 :“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 ,兵强者战胜。”《管子·七法》又曰 :“国贫而用不足 ,…  相似文献   

9.
《管子·侈靡》篇在全书中篇幅最长 ,文字错误较多 ,不容易通读。它受到现代学者的较多关注 ,应该归功于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对它的经济思想的发现。① 半个世纪以来陆续发表的大量有关论著 ,大多深受这篇著名论文的影响。笔者粗读《管子》 ,对关于《侈靡》篇的一些基本问题 ,诸如侈靡涵义、全篇主题、著作时代 ,以及它和《轻重》篇的关系等 ,有些和前贤不同的看法 ,写出来请同好批评指正。一、“侈靡”释义  “侈靡”一词 ,战国秦汉文献中屡见 ,都是指贵族或富民阶层的奢侈消费。《侈靡》篇对这种奢侈消费方式也有具体的描述。所…  相似文献   

10.
耿振东 《船山学刊》2010,(2):101-104
两宋是《管子》研究史上的繁荣期。本文对南宋学者黄震《黄氏日抄》中所体现的《管子》研究从四个方面作了概述:一,管仲"以权术成伯业";二,《管子》一书"庞杂重复,似不出一人之手";三,对《管子》不同内容的真伪之辨;四,对《管子注》多所纠正。  相似文献   

11.
<正> 尚贤者,推尚贤才也,亦即唯才是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大合唱中,这是一个高亢的音符。《管子》一书是后人关于春秋时期齐国治国实践的总结或理论性探讨。本文拟就其中的尚贤思想作以简要论述。一、《管子》谓“贤”之标准既尚贤,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贤。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用贤的目的不同,其“贤”的标准也不同。《管子》出于致国以霸的目的,认为:“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常,义立之谓贤。”(《管子·宙合》。下引《管子》只注篇名)这个“义”,亦即《牧民》篇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中之“义”,是《管子》治国思想的四项政治纲领之一。关  相似文献   

12.
《管子》一书有着丰富的收入分配思想。《管子》主张既富国又富民,“富上足下”是其收入分配思想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既定的收入分配目标,《管子》认为必须坚持“贫富有度”原则,从而形成其分配思想的核心。为了做到“贫富有度”,《管子》主张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农业政策、礼仪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张连伟 《江淮论坛》2007,(6):131-137
“道”是《管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对《管子》道论的研究,主要以《管子》四篇为对象,这无形中局限了对《管子》道论的深入认识。从《管子》书的整体来看,《管子》的理想追求是圣王之道,它在本体论上表现为虚无之道,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表现为静因之道。  相似文献   

14.
方宜 《南方论刊》2008,(3):46-48,10
《管子》一书极为垃重探讨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商品流通领域。并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轻重理论体系。从《管子》有关轻重论的经济方面进行搜证,是为明确轻重论如何推动封建社会早期的经济前进。  相似文献   

15.
《管子》“一体之治”论王京龙“一体之治”,是《管子》书中治国思想的基本的理论归结。这样说的根据大致上有以下几点:《管子》一书以霸诸侯、匡天下为政治目的,这一政治目的基本要求在于匡正诸侯竞强,弱肉强食的社会政治秩序。用此,这需要一个宏观统一的治国思想观...  相似文献   

16.
《管子》是汇辑春秋齐相管仲治国的政见、言论、实践记述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理财思想。 《管子》的理财思想,包含生财、聚财、用财之道,用在当时,成效  相似文献   

17.
《管子》一书,在先秦及西汉流布极其广泛,《韩非子·五蠹》:“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亦云管子之书“:世多有之。”据叶适《习学记言》,汉初研究“管子之学”的也大有其人。汉武独尊儒学之后,其书渐趋湮没,其学亦渐陵夷,学者已罕能知其书、鲜能言其学。数百年间,阙文错简,遗言漏字,当不可尽悉。李善注陆机《猛虎行》所引《管子》言语,乃转引自他人,已不见于当世之本,知唐初《管子》已非完本。宋晁公武《读书志》曰“:刘向所校本八十六篇,今亡十篇。”则宋时残缺更甚。至明梅士享所刊又颠倒其篇次,弥为窜乱失真。…  相似文献   

18.
管仲,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因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而获“春秋第一相”的美誉。《管子》是一本记载了管仲言行事迹的著作,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一些思想折射出当代尊重客观规律、优化国土资源开发、节约资源、防灾减灾的生态理念,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管子》与《齐民要术》都包含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二书都主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也都主张对农业自然资源要做到“取之有度”,“以时禁发”.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二书的生态农业思想也各具特色.《管子》强调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而《齐民要术》则强调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管子》强调维护已有的生态系统,《齐民要术》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促进农业的发展;《管子》把扩大土地开垦面积看作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齐民要术》则主张走依靠先进技术来提高单产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管仲,尊称管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反映其思想的<管子>也是现存的重要先秦齐文化史料典籍.对于管子的研究,历来对其书的研究重于对其人的研究.本文在阐述了对于青溪<管氏宗谱>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宗谱对于管仲及其家族源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