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展现二战与战后世界变化风云的画卷──评《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性社会进步》李络红在国内史学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虽然不少,但把二战和战后世界的变化相联系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似不曾见。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德坤、罗志刚教授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五十多年了。战后五十多年来,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中,西方及前苏联等国史学界都竭力强调、夸大各自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对在二战中做重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的地位与作用,却是轻描淡写,或者视而不见。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二战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整理了丰富的资料,用事实充分肯定了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战在二次大战中的作用袁成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中国抗日战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不仅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更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伟大作用在二战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历史地位黄光耀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法西斯的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酉斯力量的胜利而告终。世界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欧美史学家在谈论这一问题时,往往比较强调西方盟国和苏联的力量反...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72年中日建交以前的这段时间中的日本学者对于中国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中国革命的研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环.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72年前后的日本学者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论著为线索,试图整理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于新中国研究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在研究中国抗战地位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发表和出版了诸多论文和论著,对一些国家学术界不重视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研究状况做了重要弥补,丰富和推进了学术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勾勒科学技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在逻辑关系。文章指出,科学技术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观动因之一,是决定战争演变的制衡力量;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形态,成为战争的工具,同时又催生了一系列最具深远意义并揭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助产婆。文章还揭示了科学技术对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四十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民主力量的伟大胜利,本刊特辟《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研究专辑》。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这段短暂的往事在历史发展的轨道上毕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它的历史作用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有关法西斯问题、特别是关于德国法西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问题,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老课题,国内外史学界在相关领域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在德国法西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关系问题的研究方面有了重大进展,推出了一批重要著作,其中有朱庭光主编的《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新论》、陈祥超、郑寅达等著《法西斯运动和法西斯专政》等。然而,学术研究无止境,对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的研究也是如此。综观已出版的有关著述,在阐述德国法西斯问题时,通常只论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史学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虽然不少,但把二战和战后世界的变化相联系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似不曾见。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德坤、罗志刚教授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性社会进步》这一著作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可以说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变化之间的联系的学术专著。全书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吸收了国内外的科研成果,阐述了反法西斯战  相似文献   

11.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首先遇到的重大问题,也是目前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信息经济学发展概述朱志珍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的价值、生产、流通和利用的科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信息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意在用“历史交往”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来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高科技发展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开始于40年代未,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下半期的,以原子能、电子、空间利用和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此次战争的历史交往进一步说明,在世界史研究中不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作为历史发展的单线结构。只有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纵横联系、经纬交织和综合多线的结构,才能重现丰富多彩的整体世界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4.
二战使美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范围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二战使美国妇女的女性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为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二战对人们的妇女观有较大冲击,但传统的妇女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妇女运动兴起以来,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妇女史研究的广度、深度都在加强。客观地分析美国妇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的作用,着重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妇女的影响,是个具体的历史研究问题。同时,把性别作为研究历史的新视角,亦可为传统的史学研究拓宽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吴同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科学在社会上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和重要表现。近半个世纪以来,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高速增长,科学技术飞跃发展,这些因素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诸...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战后国际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战后国际格局张脉强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格局,影响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极大的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引起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十分巨大的极为深刻的影响。一、第二...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前,日本和德国分别在东西方挑起了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互相勾结,  相似文献   

18.
论二次大战时的中国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工作中,侧重于研究发达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而对于一些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附属国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争,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在我看来,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战场的研究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本文试图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及其失败这个角度,对中国抗日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所用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本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在一些国家泛滥成灾,其特点之一就是这些势力已经冲破了国家的界限,形成了一种带有国际性的反动势力。日本是近代东方资本主义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拓性文稿黎德扬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生了跃迁,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自然也合理地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学派、新理论、新哲学。马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二战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和苏联史学往往夸大各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或有意贬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本文试就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北进”战略的牵制,来看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之地位和作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