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魏良弢 《西域研究》2005,39(3):8-28
本文全面论述了突厥汗国的历史和文化及其对中亚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院民族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薛宗正同志克服不少困难正着力撰写《古突厥汗国史稿》一书。全书共分十章:(一)突厥始祖传说发微;(二)突厥初世史探幽;(三)西突厥的起源和独立;(四)东突厥汗国的盛衰;(五)异姓突厥的起义与薛延陀汗国;(六)西突厥末世的政治纷争及其衰亡:(七)后突厥汗国的崛起;(八)后突厥汗国的衰亡;(九)突骑施汗国的兴亡:(十)古突厥文化的初步研究。全书近三十万字,现已完成五章,这次选用其中一章,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黠戛斯是唐代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古突厥文碑铭中写做qirqiz.由于汉文文献记载黠戛斯的资料很少而且零散,对黠戛斯与突厥、回鹘的关系问题仅有很少的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蒙古高原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古突厥文碑铭,是研究突厥汗国、漠北回鹘汗国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黠戛斯历史的重要史料.在突厥碑铭中,清楚地记录了突厥、回鹘对黠戛斯的数次征讨,填补了汉文史书记载的不足.通过对这些碑铭的解读,可以清晰地了解黠戛斯与突厥、回鹘闻的复杂关系,看出突厥、回鹘文明对黠戛斯历史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传供状和客馆文书看高昌王国与突厥的关系钱伯泉突厥是我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之一,6世纪中期崛起于阿尔泰山和东部天山之间,先后击灭准噶尔盆地的高车王国和蒙古高原的柔然汗国;接着又攻灭哒,击败波斯,建立了实力强大,地域辽阔的突厥汗国。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  相似文献   

5.
西突厥汗国作为突厥民族在阿尔泰山以西建立的一大政权,与东突厥汗国相比既存在诸多共性,又在许多方面有其显而易见的特点,其在历史上的存在尤其对后世新疆和中亚的政治格局、文化面貌影响深远。本文便是对我国近三十年来西突厥研究进展及成果的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历史研究》1982年第二期刊载了王譞同志《阿波可汗是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一文,对西突厥和西突厥汗国早期历史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王譞同志根据隋唐史籍,对突厥汗国分裂前阿波可汗的封地位置及“北牙”所在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述了《隋书·西突厥传》以阿波可汗为西突厥汗国正宗的观点;批驳了《新唐书·突厥传》、沙畹《西突厥史料》、岑仲勉《突厥集史》等以达头可汗为西突厥汗国正宗的主张。此外,还提出了许多同史学界的传统看法有原则区别的新观点。王譞同志在列举了中外老一辈突厥史学者对突厥史的研究之后  相似文献   

7.
8世纪上半叶,回纥部落的杰出领袖骨力裴罗联络葛逻禄、拔悉密等部,消灭后突厥,建立了“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的回纥汗国(亦称鄂尔浑回纥汗国)。回纥汗国从建立到灭亡的一个多世纪中,同唐朝在各方面都有极其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维吾尔族历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腾格里崇拜、圣山崇拜与力崇拜这几方面人手,从文化层面民俗学角度对鄂尔浑突厥汗国以《阙特勤碑》为代表的几个重要碑铭作了初步文化分析与探究,以期追寻突厥语族民族古代文化、思维观念、认识观念与礼仪习俗的某些特质以及若干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9.
波斯文化对中亚以及小亚细亚的伊斯兰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 ,甚至当回族文学家、史学家张承志在新疆考察时不由得感慨突厥的伊斯兰文化是波斯文化的继续。实际上 ,波斯人对于伊斯兰兴起后数百年间的巩固发展 ,尤其是在突厥的伊斯兰化过程中更是如此。如果说阿拉伯人是通过武力和政权来发展伊斯兰 ,那么波斯则是通过文化来传播伊斯兰。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蒙古帝国以前对迁移到中亚的突厥部落的同化 ;蒙古帝国后对突厥化的蒙古汗国政权的伊斯兰化 ,既有王朝通过武力来传播伊斯兰 ,也有商人、托钵僧通过自身的行为感化异教徒而使之皈依。波斯…  相似文献   

10.
四突厥和突厥汗国的兴起,使整个大漠南北的军事政治态势为之一变。为历代申原封建王朝和漠北游牧民族政权争夺焦点的阴山,它的名称和涵盖当然不能不发生相应变化。突厥的兴起,始于东魏、西魏和北齐、北  相似文献   

11.
四突厥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组织突厥汗国的建立使漠北、西域的社会政治面貌为之一新。这个汗国本质上是铁勒化的塞人所建立的,又继承和发展了古匈奴、柔然等漠北古国行政建置中若干精华,形成了一种融贯东西的崭新骑马民族文化。(一)社会制度突厥共同体是一个建立在父系大家长私有制基础上的游牧奴隶制社会,这种社会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畜牧业是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支柱。史载“其俗畜牧为事,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穹庐毡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身衣裘褐”(41)“种类资给,惟籍水草”(42)举凡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不取给予牲畜。其中尤以羊、马为主,余则  相似文献   

12.
突厥汗国的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厥汗国在公元六至八世紀,統治过从漠北到中亚的广大地区。在这个汗国的兴亡离合中,軍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元588-589年,与拜占廷联兵进犯薩桑波斯的是突厥軍队;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于雁門設围逼得煬帝“抱赵王杲而泣,目尽肿”的也是突厥軍队。因此,探討这支軍队的組織、装备和战术,可說是突厥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視的課題。  相似文献   

13.
回鹘汗国灭亡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载勋 《文史哲》2001,(6):88-92
回鹘自公元745年取代突厥汗国在蒙古草原上建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840年,回鹘汗国灭亡,不得不移居外地。回鹘汗国灭亡的原因,一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二是因干旱、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大饥荒与传染病,三是邻近民族趁回鹘汗国衰落之机联合攻击之。  相似文献   

14.
“回鹘”(初为回纥)是唐朝对uy-ur一词的汉语译音。 唐朝贞观年间,回纥(回鹘)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了突厥汗国,以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为中心建立了回纥汗国。百年之后,回鹘汗国由盛转衰,厄运环生。公元84S年,终因内忧外患,回鹘国破,境内部众除少部分信留居原地外,其它被迫向  相似文献   

15.
泰奥菲拉克特·西摩卡塔关于突厥人和中国的记录是现存拜占庭文献中对远东记载最为详备的文本。曾有一个有关突厥—拜占庭双边政治背景的假说,其推断来源则是:和莫里斯通信的不知名可汗就是达头,泰奥菲拉克特·西摩卡塔还引用其国书,他是突厥汗国开国君主的侄子,在很长时期内(576~600年)出任西突厥地区统帅,随后成为整个汗国的大可汗(600~603年)。把泰奥菲拉克特著作节选提到的事件从598年重新断代到595年,并且依据从中国新疆昭苏县发现的粟特铭文,则很显然和莫里斯通信的人不是达头,而是泥利可汗,595年泥利自称是最高可汗并且控制天山北部。泥利也是6世纪末分裂突厥汗国的王朝战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而那时达头从官面上还只是他的下属。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明代重刻唐《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认为:景云元年(710)始任河西节度使的是凉州都督司马逸客,非贺拔延嗣;司马逸客活跃于武周和唐中宗时期,曾参与702年征讨突厥默啜和710年唐朝对后突厥汗国的军事行动;任河西节度使期间,其通过主持修缮凉州大云寺,获取赤水军等军镇的支持,以达到对地方社会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东突厥汗国的政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东突厥乃同西突厥相对而言,同为早期突厥汗国政治统一体分裂后的产物。东突厥汗国的创业君主乃原突厥汗国的北面突利可汗染干,公元599年(隋开皇十九年)受隋册为启民可汗,卒,传位于其子始毕可汗。隋祚日衰,中原纷扰;东突厥国势日盛。始毕卒,传位于弟处罗可汗,再传至弟颉利可汗。前后四世,“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太平寰宇记》卷196记其四至:“其地东至辽海以西……南至沙漠,北至北海五千里皆属  相似文献   

18.
关于后突厥汗国的政治历史,自毗伽可汗逝世就变得非常糊涂,汉文史料所记简略,牴牾,儒尼文献亦逐渐稀少,甚至连末世诸汗的传承关系也不太清楚,本文就此加以考证,以求理出此一汗国由盛转衰,终至灭亡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9.
<正>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和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现的古突厥文《厥特勤碑》上的记载,藏族与蒙古高原的联系,可追溯到吐蕃王朝初期。但是藏蒙两个民族之间比较经常的文化联系,也许得从蒙古汗国征伐西夏时算起。1227年,蒙古军征服西夏。二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有关后突厥汗国(7世纪80年代至8世纪上半叶)的几块古突厥文碑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卓越的成果。但是有些问题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解决。“远征 k(?)in”事件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即旨在对这一事件作一番较为具体的考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