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基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导致其弱势地位.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干预机制,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及分类,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预防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发展困境。分析其成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困难,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培育主体精神和意识,进行经济伦理教育,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并要创设优良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大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愈突出。受自身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尤其困难,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政府部门也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观,既有学校对生命教育滞后、家庭对生命教育缺失的方面,也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方面。为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视角构建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显示,他们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良好。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较高,但利用社会支持的主动性不够。家庭和学校是贫困大学生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学校主要给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物质性支持,而精神性支持较少。开拓除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社会支持来源,吸引和开发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解决贫困生问题,是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为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了较大代价 ,大学生本人也曾作出了较大努力。如果一个大学生犯法甚至犯罪 ,于国家、家庭、社会都是一个重大损失。由于其本身的高智商性 ,其危害程度也比一般人大 ,因此 ,大学生违法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学生违法的根源比较复杂 ,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主观上其生理、心理不成熟 ,人生观有问题。客观上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做得不够。如何减少或避免大学生违法 ,既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正确引导 ,又要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还要及时处理、以防后患 ,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8.
徐俊  朱竞羽 《社会科学家》2006,(Z1):236-237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外因,即社会环境、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内因,即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本文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罗志强  傅长吉 《理论界》2012,(4):201-202
大学生的责任感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本文对大学生责任伦理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对大学生责任伦理中存在的生命责任缺失、社会责任淡化、行为责任失范、道德责任缺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家庭导向的局限、学校教育的不完善、社会现象的诱导、自身素质的欠缺等方面进行归因,最后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大学生欠费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大学生欠费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高职大学生欠费原因,从而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高职大学生欠费原因主要有: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和学生缴费意识淡薄、学校收缴不力等。解决问题的措施则主要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校落实勤工助学措施、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让真正贫困的大学生享受到国家、学校所给予的帮助,让恶意欠费的学生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是大学生必备的品德。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社会也必须为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成才的消极心理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信赖心理、侥幸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退缩心理等五种影响大学生成才的消极心理因素及其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克服这些消极心理因素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心理成长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人际环境因素等,在其成长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针对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包括: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个性培养与思想升华相融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诚信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基础,是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探讨大学生诚信问题,从自身、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诚信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基本对策与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总体上是积极的,趋势是进步的,而且发展速度很快。高等教育面临着大众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大学生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来自社会、学校体制、大学生管理干部自身和学生的挑战,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在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就业政策改革,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使女大学生择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因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发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社会环境、自身生命、个人信息和日常生活中安全意识的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缺乏一定的安全防范技能。为此,应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管理者两方面探讨,解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困惑,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途径,为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打下基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伴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形成,此外,市场经济因素的驱动,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填实等都成为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孕育的网络快餐文化的多种形成动力。网络快餐文化正以其独有的易变性、娱乐性、商业性、互动分享性等特征,从正反两方面加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而网络的传播内容、方式又与大学生的行为、价值观等具有某些契合性。因此,在此条件下,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价值观需要社会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学校给予指导教育,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手机成瘾现象。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现状:手机成瘾者月话费较高,反应更加敏感,表现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从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包括大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从众心理的影响、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满足某些心理需求等)两个层面分析了手机成瘾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