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关于现阶段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信仰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问题往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相联 ,是一个关乎全局的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 ,少数民族宗教工作经历了 4个发展阶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处理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 ,要做到 :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 ;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 ;加快培养爱国爱教的新代表人物 ;正确对待和处理少数民族宗教之间、教派之间、教派内部的一些问题 ;提高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认识 ,有效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渗透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德鲁兹人产生于公元11世纪,是-个数量不多、且没有建立国家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尤以黎巴嫩、以色列、叙利亚三国最为集中,对中东国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德鲁兹人的产生、发展史及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探讨了三个国家德鲁兹人的不同发展趋向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同题.被分割在三个国家中的德鲁兹人由于发展的差异和地区局势影响,面对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各种宗教源远流长,西部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如何克服宗教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宗教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植于民族情感与民族意识的宗教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民族成员的政治认知与政治评价,并成为乡村政治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在民族地区乡村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关注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河池地区是壮、瑶、仫佬、毛南、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地区人口的83.5%。全地区11个县市,其中5个县属少数民族自治县。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对这个地区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建国以来,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河池地区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河池地区又相继成立了罗城仫佬族、环江毛南族、大化瑶族等三个民族自治县,自治县由原来的2个(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增加到5个,占全地区11个县市的45.46%,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加,文化素质有所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做好黑龙江省的民族工作要认清形势,勇于探索,巩固和发展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的大好局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突出主线,依法行政,强化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进一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一些同志有一个误解,常常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混为一谈,以至在工作和政策上造成一些混乱。实际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同各少数民族经济,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以我们辽宁省来说,是一个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省份。5个自治县和10个聚居县有3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其余100多万杂散居在全省各地。调查表明,全省13个市、100个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8月8日至14日,共青团中央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首府海拉尔市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座谈会。少数民族地区团的工作是全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五个自治区、三十一个自治州、四十个自治县(旗)的百余名团干部聚集一堂,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讨论和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团的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和总结了少数民族地区团的工作的新经验,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这次会议进一步加深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团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刘廷新 《民族论坛》2005,(12):42-42
傩堂戏(简称傩戏)历史悠久,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它最初只在中原一带的汉族地区盛行,后来,由于民族交往日益密切,逐步向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扩散。根据文献记载:明朝初年,傩戏就已经传入湘西地区,汉族傩戏与湘西民间习俗、宗教信仰和民族艺术融合而逐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2012,(5):65
"十一五"时期,重庆市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项目700余个,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2000万元市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扶持渝东南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用好市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11.
宗教应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应对密切相关,当宗教的行为和思想用于压力应对时,这样的应对便称为宗教应对。文中对宗教应对的内涵、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指出宗教应对是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一种特殊方式,包括宗教行为应对和宗教思想应对。研究少数民族宗教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立 《民族论坛》2007,(12):5-7
<正>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计有657.53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民族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下辖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两个享受自治待遇县、99个民族乡。全省38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民族地区占20个;省定3100个特困村,民族地区占60个。可以说,湖南的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直接关系到湖南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湖南的民族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道教的宗教特质对于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以及道教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现代意义。首先,对道教中与民族融合有关的宗教特质进行阐述,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传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先驱,是联系中华各民族和海外中华文化圈以及外国道教徒的文化纽带;道教追求现世利益以及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始社会起源一致性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其次,道教与少数民族的信仰和民俗紧密结合,是加强民族联系的重要纽带,对民族融合及民族团结做出贡献。最后,道教理念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着宗教泛化的现象,即宗教信仰普遍程度高、宗教活动频繁并存在着继续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这样的宗教泛化现象对意识形态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形成了挑战,如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功能的广泛、宗教本质认知的片面以及少数民族党员信教等问题影响着意识形态建设的范围、程度、方式和效果。为了维护边疆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深化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认知,增强意识建设途径的常态化,深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传播,并因地制宜的解决和利用少数民族党员信教来建构多元宗教环境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5.
民族教育的涵义,有的说是民族地区的教育.有的说是少数民族教育,我认为民族教育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所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该是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地区;二是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教育.本文主要侧重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幸福心态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以道德至上的理念为依据,表现为善的幸福心态、慈的幸福心态、公正的幸福心态。宗教信仰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幸福心态的价值取向。西北少数民族就是通过宗教信仰形成的幸福心态,体验和感受日常交往的快乐和满足。这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过程只有西北少数民族这样的拥有自身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共同体才能获取。  相似文献   

17.
关于湖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5个少数民族,6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民族地区有一个自治州(辖8县市)、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区和100个民族乡,民族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省,少数民族人口共有68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23%,下辖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3个比照享受自治待遇县(区)、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99个民族乡。因为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湖南省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直接关系到湖南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湖南的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9.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6,7(1):20-30, 98-99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几个代理指标,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的进展状况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与总人口比较,除平均预期寿命外,其余指标的实现程度离全面小康还比较远,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和城镇化,差距尤其大.第二,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族际间显著不平衡.第三,从各地区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以散居为主,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而集聚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因此,未来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重点也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政府支持的重点在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着力于加强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着力于加快传统农牧业的改造,可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着力于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着力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域、县域经济一体化,夯实底部经济;着力于加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大中专教育,进一步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着力于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5个少数民族,6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民族地区有一个自治州(辖8县市)、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区和100个民族乡,民族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