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理白族民居彩绘是我国于2008年认定的第二批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大理白族民居彩绘图案中我国传统哲思文化内容的分析与梳理,以白族民居彩绘的不同题材类型为基础,分析了图案彩绘与文字彩绘的文化特征,得出了白族民居彩绘具有使用“观物取象”与“象其物宜”图案提取方式的图案彩绘,以及具有“尚志有为”与“自强不息”哲思文化内容的文字彩绘。大理白族民居彩绘是大理白族地区具有典型性、标志性与特殊性的文化符号。从文化哲思观的视角展开对白族民居彩绘文化的研究,可以更为深入地解析白族民居彩绘在图案元素选取、组合、应用方面的哲思寓意,从而为白族民居彩绘文化的深入理解、接续研究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尤其对于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来说,和谐社会建设对保障边防安全、国家稳定至关重要。大理是云南省西部白族集聚地区。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白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和民俗文化旅游,堪称典范。白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对白族地区脱贫致富、社会稳定、民族和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对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导向,充分挖掘具有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并与旅游业挂钩,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旅游产品,让白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在互动中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理白族佛教法舞是中国现存少有的佛教法舞科仪之一,它作为佛教与大理白族传统民间歌舞相交叉的边缘艺术类型,既是佛教仪轨与传统民间歌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典型案例,是值得学术界重视的宝贵乐舞文化遗产。研究大理白族佛教法舞不仅是对佛教艺术的直白记录,更是对佛教法舞所昭示的宗教意义、文化表征以及在佛教传播与艺术发展规律下的佛教在西南少数民族民间的生存张力的探索。大理白族佛教的生存张力,是大理白族佛教法舞本土化变迁的内在力量与外在环境共同促使下生成的复杂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大理白族佛教乐舞艺术呈现出不同于世界任何地方的佛教艺术形式的重要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婚礼作为人类特定的喜庆活动,在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白族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理坝区白族婚礼也有了一系列变化:婚宴规模不断扩大、新房布置突显现代需求、迎娶方式方便快捷、嫁妆种类增多层次分明、新婚服饰时尚化.这种变化给大理白族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白族婚礼在刺激和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族扩大再生产的投入;时尚文化逐渐通过白族青年吸纳到白族传统婚礼中,致使民族特征弱化.白族传统婚礼文化符号传承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乡村文化传承载体的古民居,蕴含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已成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伴随国家惠农政策和文化扶持策略的持续供给,政府、精英与资本集团在利益驱动下形成的"文化干预运动",致使大理白族古民居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政府层面的法制依据和配套机制滞后、社会层面的企业与非政府组织行动逻辑差异以及民众层面的认知滞后和利益投机等困境。研究基于大理白族古民居的实证考察,引入"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理路,尝试性建构"政府-社会-民众"三维框架,探求农村社区文化保护的主体共存、利益共容和文化共享,以期促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白族文化与现代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既是理论更是实践.具有千年悠久传统的大理白族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实现了民族文化自觉的提升与超越.具体表现在本主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超越、餐饮文化走向世界、民居文化的尴尬处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丽江有着数量不少的白族.丽江的白族与大理的白族同源,主要是从唐代开始逐渐由大理的剑川、鹤庆等地迁入的,至清代丽江白族的分布格局逐步稳定下来.由于居住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丽江白族的历史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对当地的主体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丽江白族与当地纳西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关系和睦.对丽江白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对丽江多元民族文化及其和谐民族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筑彩绘装饰艺术是大理白族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研究白族建筑文化的重要渠道。大理白族建筑彩绘题材广泛,融合了多重文化内涵,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整合出新的因素,形成了独具大理白族特色的建筑彩绘装饰艺术文化。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装饰艺术的产生晚于汉族,发展兴于明代,它有着本民族的艺术思想,但它的催生与发展又离不开汉文化的影响。正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使得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装饰艺术别具大理白族传统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部杨庆毓副教授撰写的《大理白族传统婚俗文化变迁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本书研究了大理白族传统婚俗文化变迁,旨在揭示白族传统婚俗文化在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诏大理政权建立 5 0 0余年的历史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学术界关于南诏王室族属的争论 ,笔者认为建立南诏与大理的民族是一个民族 ,即南诏———大理民族 ,这一原生形态的民族后来分化为白族与其他彝语支各民族 ,而白族文化继承了南诏大理时期兼收并蓄的特点 ,云南其他民族不同类型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白族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