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港澳地区,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接受近代中高等教育、萌发改良与革命思想的地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最早策源地。在孙中山先生的人生旅途和革命生涯中,其在香港、澳门的活动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而今,香港、澳门历经百年沧桑已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之中,回顾孙中山先生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与香港尚明轩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与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有过很深的因缘,他视香港犹如‘咱己的家乡”。在孙中山一生的事业中,长期与香港维持着密切的关系,并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探究孙中山与香港的关系,可以有助于深入理解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  相似文献   

3.
团结联合思想,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考察孙中山团结联合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早在孙中山的青年时代,在他“改良祖国,拯救同情之愿”的思想初步形成的同时,团结联合思想也开始萌生。1882年,孙中山从檀香山返国时,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国人宣传:不能坐视贪官污吏统治中国,只要人们“靠着结合的力量”,就能改变自身的地位。在中法战争中,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年),在香港完成中学和大学学业,并在香港多次居留,开展革命活动,但因香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他在香港的故居已不可考。现在的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原为甘棠第。甘棠第落成于1914年,座落于现今香港中环卫城道七号,这一带是孙中山在香港时期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和孙中山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也和香港这块特殊的土地分不开.香港在辛亥革命中的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弃医从戎",革命思想的发祥地;是早期民主革命运动的指挥中心和活动基地,兴中会和同盟会曾先后在香港建立重要机构;在港筹办<中国日报>,成为革命党人从事革命宣传活动的舆论阵地;也是孙中山策划反清武装起义、输送武器弹药、筹集起义军费、联络海内外革命志士的基地.香港在辛亥革命中的突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国民革命观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国民革命观的历史演变刘曼容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终生从事革命斗争,他自己常说:“余自乙酉中法战后,始有志于革命”①。他在晚年又将自己所从事的革命称之为国民革命,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②。就是说,他自1885年中法战争后,一直都是从事...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和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对孙中山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鼓舞。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完全是一场由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侵略而激成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民族自卫战争;它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农民阶级的愚昧与排外等弱点。孙中山还高度评价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不仅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历史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浅析孙中山革命与基马尔革命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孙中山革命与基马尔革命之异同卢旭东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与基马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范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专制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孙中...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和领导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为开展革命而进行的筹款活动,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其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受到国内条件的制约,孙中山先生的筹款活动主要在海外进行,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地。一、孙中山先生在华侨及港澳同胞中的筹款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已遍布世界各地,据估计,1902—1908年的华侨人数就达到700万一900万。当时大多数华侨出国或是为了谋生,或是被拐卖当契约…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凡是忠实而又彻底的革命者,无不重视从历史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识见,吸取继续革命的力量。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不断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奋进力量和谋划革命韬略的伟人。与孙中山志同道合,日后成了孙中山左右臂膀的廖仲恺,作为理财专家,为革命而筹措资金,不遗余力;为革命而掌管财政,廉洁奉公。然而廖仲恺更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在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想的征途中,同样是念念不忘近代中国的惨痛往事,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他总是反复地申析其义,作为革命者的借鉴。尽管有些议论(主要是指1924年以前的一些议论),未必精当,但是“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所以很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真谛祝启源1996年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革命,立志“振兴中华”。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出发,创建了己民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近代化前驱孙中山的主要业绩就是领导了辛亥革命。这场正规的民主革命虽然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但却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孙中山是领导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政治、思想代表 ,也是杰出领袖 ,又是革命的“战争事业”的倡导者 ,还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和捍卫者。他是这出光辉史剧的主角。他的英名是与辛亥革命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3.
廖仲恺(1877——1925)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卓越战士、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一面光辉旗帜。他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特别是晚年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并坚决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最后为坚决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其他反革命派的斗争进行到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被害至今已五十七年,但他的为民主革命英勇献身,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却始终为后人所崇敬。本文拟对廖仲恺的革命经历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戚其章孙中山一生献身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他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而尤以“心性文明”说特别值得珍视。本文拟就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与知行统一观做些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把皇帝赶下了台;而且也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产生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思想种子,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民主觉悟。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都给以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孙中山是“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和“中国民主派的旗帜。”(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周恩来同志称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20世纪初首先站在革命潮流前头,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的理论与实践中.其中包括他精心研制的《建国方略》。这部著作在孙中山的全部思想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他为自己的祖国刻意绘制的一幅走向工业化的民主共和国的蓝图。本文拟从其中作为经济建设宏伟构想的《实业计划》这一著作来探究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战略构想。深邃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指导思想是一个战略决策的纲和灵魂,它规定着整个战略的意向,要弄清体现在《实业计划》中的振兴中华的战略指导思想,就先要弄清…  相似文献   

17.
马君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爱国诗人,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名人。今天是他诞生120周年纪念日。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来纪念他,有着重大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中同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人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清楚地表明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君武先生的业绩以及他的革命精神就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革命家,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革命对民主革命派的影响陶季邑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系统地研究太平天国革命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拟就此作点探讨。20世纪初期,亦即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从...  相似文献   

19.
<正> 辛亥革命时期,香港被称为“革命党对内活动之策源地”和“清季西南各省革命军之大本营”。这说明香港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孙中山为什么选择香港作为开拓革命事业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四点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越南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从1894年首创兴中会之日起,就立志“联络中外华人”以“振兴中华”,故而他一直将海外广大华侨视为重要的革命力量.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早有华侨居住.据统计1900年越南的华侨约有10万人,十年后增为232000余人.所以,孙中山为发动与组织旅越华侨同胞投身民主革命运动,曾于1900一1908年间,先后五六次到越南西贡、堤岸、河内与海防等地的华侨中活动了约一年半时间,进行了革命宣传、建立组织及筹划武装起义等项革命工作.越南广大华侨正是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积极支持和参加革命斗争,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