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般的把“飞跃”理解为:渐进过程的中断。《江海学刊》1982年第5期俞吾金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吗?》一文认为,这个理解有片面性。当年黑格尔提出这一论述是,批判莱布尼兹的“自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全部认识活动,正象自然界其它事物的运动一样,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而其中最关键的则是质变环节。认识的质变过程,在感性阶段中表现为由外界信息引起的刺激到表象的飞跃,在理性阶段中则表现为由表象到概念的飞跃。而这些飞跃过程,也就构成了认识创造性原理所应探讨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进一步把认识创造性原理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必然包含这样两个相互对应并相互渗透的子系统:(1)机能系统;(2)逻辑系统。前者我们称为认识创造性机  相似文献   

3.
一列宁在《哲学笔記》中写道: “辯証的轉化和非辯証的轉化的区別在那里呢? 在于飞跃,在于矛盾性,在于漸进过程的中断,在于存在和非存在的統一(同一)。”(《列宁全集》卷38,第314頁)这段話可以理解为它指出了革命的辯証法和庸俗的进化論的分界綫。所謂“非辯証的轉化”,就是把一事物轉化为他事物的过程,看作是沒有飞跃、沒有漸进过程的中断、沒有予盾的进化过程;而“辯証的轉化”,則認为一事物轉化为他事物的过程,是必須經过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的,是充滿着矛盾的。在这里,对飞跃和漸进性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辯証法的革命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转化是过程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转化概念有辩证的和非辩证之分。那种仅仅把事物的量变、渐进规定为转化,不承认事物的质变、飞跃,而把质变、飞  相似文献   

5.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对这一思想作了深刻的论述和发挥,而他在《论持久战》中对中日战争所作的周密系统的研究,又提供了一个个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光辉范例。 所谓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就是要在思维中正确地反映具体事物。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都是具体的。什么是具体?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事物的多样性的统一,既包含事物自身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又包含这一事物同它存在、发展的客观条件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也就是《矛盾论》中说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其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只有认识具体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用不同质的方法来解决不同质  相似文献   

6.
事物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着飞跃,是辯証法发展观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分歧之一。在飞跃問題上,从来貫串着两种发展观的斗爭。古代的形而上学,从根本上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近代机械唯物論和庸俗进化論,却把事物的发展归結为数量的增减或  相似文献   

7.
有的同志说:“决定”的东西,只能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东西。社会意识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从广义上来讲,“决定”一词,还应当包含另一种涵义,即为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进一步扩张所不可缺少的主要东西。我们认为,一切条件都已具备,只是由于缺少某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着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和原理。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普遍发展的原则,便是其中的两个基本原则。 两原则的思想最初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马克思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发展的。恩格斯也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2页) 列宁继承了这一思想,在批制地吸取黑格尔辩证法合理思想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原则。他说:“一、发展原则,二、统一原则。”(《列宁全集》第38卷第280页)所谓“发展原则”即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发展、自己运动的,事物本身具有自我发展、自我运动的动力和泉源。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是这样表述这一原则的:“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8页)  相似文献   

9.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转化论,一矛盾向另一矛盾的转化是一个发展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客观程序。这就提出了中介在矛盾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矛盾之间是怎样实现转化的研究课题。 矛盾之间的中间环节和矛盾转化钓过渡环节 辩证法看来一般地说,中介就是事物或范畴之间发生间接联系的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它标志着客观世界不同事物联系的间接性。如经济基础就是作为连接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两端的中介,就是两者联系的间接性的标志。因此,就广义而言,即就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说,中介就是事物间接连接的媒介。就狭义而言,即就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说,中介是指对立两极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暂时的均势而形成的特定的过渡阶段或环节。在这个阶段或环节上,对立两极相互融合,矛盾通过这种融合状态实现转化。矛盾转化的中介正是在这种意义下说的,如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化的过渡阶段,猿人是森林古猿向人转化的过渡阶段,等等。 任何统一物中都包含有许许多多的组成部分或环节,是一个具有多种差别的复杂关系。在诸多差别关系中,对立两极则是矛盾统一体中最本质的差别,即“对立”,的差别。如肯定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矛盾转化,都是一矛盾向另一矛盾的飞跃,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环节、决定性关键。但是,由于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具体性,以及变化发展的无限性,又决定着矛盾转化的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7页)。充分认识矛盾转化形式的多样性,分别不同情况,按照事物本身应有的转化形式,去努力促进矛盾朝着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方向实现转化,才能达到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本文试图对矛盾转化形式的多样性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展观不仅包含丰富的哲学内涵,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提出科学发展观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科学发展观是实践向理论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一、意识的反作用不同于主观能动性首先,我们认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不同于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决定与被决定说的是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是各自地位的静态描述。作用与反作用,说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态描述。是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的相互转化。当然,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13.
研究矛盾转化的不同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同志对矛盾的转化与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不加区分,似乎二者是一回事,把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看成了是矛盾转化的唯一情形。这个看法值得商榷。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矛盾的转化。列宁说过:“辩证的转化和非辩证的转化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飞跃,在于矛盾性,在于渐进过程的中断,在于存在和非存在的统一(同一)。”恩格斯指出:“不管一切渐进性,从一种运动形式转变到另一种运动形式,总是一种飞跃,一种决定性的转折。”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都必须用矛盾的学说来加以说明。由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统一性和斗争性),其矛盾运动必将进入到一个决定性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知识在第一次飞跃中的作用认识是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实在的能动的反映。这个反映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越来越复杂。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更不必说对社会的认识)曾经停留在十分简单的肤浅的水平上,经过多少世代的摸索、研究,才从反复出现的感性材料中概括出一些较为简单的科学命题。这些科学命题的日积月累形成了对事物的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对实现认识过程的  相似文献   

15.
一些哲学教科书总是把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第一次否定看成是辩证的否定,由此认为,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必须经过三个对立面统一的过程才能构成,即:肯定阶段(包含否定的对立统一)、否定阶段(包含肯定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阶段(扬弃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只表现在第三阶段的对立面的统一上,而前两个阶段虽然是对立面的统一,但不表现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说,石定之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而对立面的统一不一定都是否定之否定过程。因此,在某些书上就有这样的话:“对立面统一的规律,在事物发展的每一点上都在起作用,在事物发展的每一点上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而否  相似文献   

16.
论主流     
<正> “看主流”是毛泽东同志从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趋势、方向、前途方面,揭示事物联系的普遍本质和特征,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实际工作的辩证法,而提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论》)但是,统一的事物内部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并不是等同的、均势的,而“总有个主,有个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50页)这就决定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事物  相似文献   

17.
敢不敢揭露矛盾,敢不敢认识矛盾,是敢不敢革命的问题毛主席说:“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①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不断地揭露工作中的矛盾,认识矛盾,正确地处理与解决矛盾,促进矛盾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革命干部的职责,是工作革命化的问题,亦是对待革命事业的态度问题。一九六三年我们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閘北区公司经营西瓜业务,  相似文献   

18.
周伟 《理论界》2007,3(11):20-21
“两个飞跃”是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和采取的两个战略步骤,是邓小平对我国农业历史经验和农业现代化规律的科学总结。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邓小平农业发展“两个飞跃”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矛盾规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对于反对形而上学和主观片面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中许多人在认识、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时,却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静止化的倾向,影响了宣传思想工作作用的正常发挥。矛盾分析法在宣传思想工作运用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忽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宣传思想工作呈现简单化倾向。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包含着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又相互一致、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分为二”的方法,侧…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約、互为条件的。一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的規模、速度,决定于它的內部矛盾运动,同时与它所处的具体条件,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要認識事物就要具体分析事物內部的矛盾状况和它所借以存在的具体条件,也就是它和其他事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