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什么比中国加入强国行列更能改变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前景。去年秋季,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召集世界一些主要的中国问题思想家,对中国迅速崛起的后果进行评估。《外交政策》杂志邀请了其中的7位对中国的重新变得伟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布热津斯基和米尔斯海默的文章请看本刊上期《中国能否和平崛起?》一文)。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候读到一篇文章《美国衰落并不一定是好事》(《环球时报》2005年12月19日)。作者列数了美国对世界的“贡献”(且不说这种“贡献”是否像作者说的那样),就连“不断提出适合美国发挥主导作用的新国际制度,如果这样的制度还能起到稳定地区与世界的作用”,都“被视做国际社会的‘公共物品’”。他十分担心美国的衰落(虽然他并不认为美国在衰落),文中忧心忡忡地写道:“如果美国真衰落了,这个世界又会变得如何?有哪个国家具备能力填补权力真空呢?中国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受许多内外约束,显然不具备接班条件,而且中国也没有这样的打算。若由…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华盛顿季刊》杂志向世界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提了一个简单但却具有全球政策含义的问题:中国会被拖入亚洲金融危机吗?专家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历史评论》的评论员介绍说,历史的用途是什么?我们对往事的认识是怎样构成的?用来发现历史的方法又是什么?托希的这本新著探讨了这些问题和有关史学和史学家的总的看法,他还回答了有关历史研究的性质和目的问题。《历史的探索》研究了历史学家的传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1955年进步教育学会的解体和两年以后它的刊物《进步教育》的停刊,标志着美国教育学中一个时代的终结。但由于哀悼进步教育消逝者寥寥无几,所以尚未为一般人觉察。进步教育运动是过去五六十年中美国从事改革教育的一种力量,它曾经唤起大部分美国公众和教师们的热情、忠实、幻想和努力。它究竟是什么?它何时开始?谁支持它?它有些什么贡献?它遇到些什么?它现在还剩下什么?它是否完全消灭了?这些问题是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下半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针对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性争论,以“生物技术能终结饥饿吗?”为题,刊发了一组有关文章,从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对立的立场对生物技术与全球饥饿、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等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外交政策》杂志的资深编辑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里编译了三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最近法国《费加罗文学报》上有三篇文章讨论了新小说派的问题,很能说明法国公众对这些作品的看法,现将这些文章的内容摘要介绍如下:《费加罗文学报》第917期(1963年11月14日)上刊登了多米尼克·日阿迈题为《1963年小说家玩的什么把戏?》一篇文章。文章一开始,作者提到远在他服兵役时,就有人教导他连最小的事也要问问“在哪里?”,“在何时?”,“什么?”,“怎样?”等问题。可是,对于这些无疑是太简单的疑问,1963年的作家也不能予以答复。不是缺少“在哪里?”,便是没有“什么?”,不是“怎样?”没有说清楚,便是“在何时?”没有讲明白。更不用问“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发生于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为案例,详细分析了《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美国公共舆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的美国对华政策,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美国的大众传媒、公共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统设定了大众传媒的议程;政府官员通过大众传媒设定了公众议程;公共舆论的变化是大众传媒的报道增强了公众对中国的成见所致;公共舆论和对外政策似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重合。  相似文献   

9.
蒙古语的状态词问题是与副词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词类划分问题。状态副词包括一些什么词?它们有什么特点?研究者们一直有不同见解。那种蒙古语副词和状态副词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我在《民族语文》1980年第一期上发表了《蒙古语的状态词》一文(以下简称《状态词》),提出了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顺便说明一下:《状态词》的某些观点如果同本文有出入,应以本文为准。)王玉明同志在《西北民族学院  相似文献   

10.
美援与中国抗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曾得到美国的援助,对美援的看法,在1944年以前一般都是肯定的。在当时的《新华日报》和《东方杂志》上都经常有报导,颂扬美援对抗日的帮助。①在1944  相似文献   

11.
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美国对中国历史现状的研究发展十分显著。它的历史凭借与现实背景是什么?这种发展的大致轮廓如何?它具有那些重要特点?本文仅提出一些看法。(一)历史的凭借美国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进入19世纪,商业资本开始侵入中国,到中国的海船日趋增多。1968年,费正清在美国历史协会年会的主席演词中曾说:“有整整一代的时间,对纽约人和波士顿人来说,到广州和上海比到丹佛或盐湖城去更为容易,更加赚钱。”经济的需要产生了研究中国的需要,发展较早的欧洲东方学又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美国的汉学逐渐兴起。最早的所谓汉学家是来过中国的传教士、外交官。1830年,裨治文(Brindgman,E.C.1801—1861)来到广州,1832年创办了《澳门月报》(Chin-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反义词?反义词的特点是什么?的确是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钱倚云同志发表在1982年第11期《语文学习》杂志上的《反义词定义的刍议》一文,就几位专家的著作以及我和高文达同志合写的小册子对反义词的几种定义提出了质疑,最后拟定了如下的定义:词汇意义相反或相对、内部结构和语音形式相一致的词是反义词。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定义,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被定义事物的主要特点,并有利于人们辨识被定义事物,如果这个看法是对  相似文献   

13.
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美国对中国历史现状的研究发展十分显著。它的历史凭借与现实背景是什么?这种发展的大致轮廓如何?它具有那些重要特点?本文仅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读者文摘》(Reader' s Digest)1979年6月号刊登了美国罗纳德·希勒(RonaldSch-iller)的《谁是最初的美国人?》一文。文章根据考古发现,对最初的美国人是什么地方来的、怎样来的、什么时候来的以及他们过去是怎样生活的等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7,(4)
生命从何时开始?宇宙究竟由什么物质组成?为什么我们需要睡眠?科学已经有了飞跃式发展,但直到今天,我们仍有许多难题没有找到答案。美国出版的《连线》杂志给出了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16.
生命从何时开始?宇宙究竟由什么物质组成?为什么我们需要睡眠?科学已经有了飞跃发展,但直到今天,我们仍有许多难题没有找到答案。2007年2月出版的美国《连线》杂志,给出了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17.
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在汉语出版物中,又译为史华兹、史华茨、施瓦茨等),国际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之一。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历史与政治学教授,兼费正清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历史协会会员,亚洲研究会会员。《中国季刊》和《哈佛亚洲研究会杂志》编委。其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1952)、《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1954)、《毛泽东主义的“传说”的传说》(1960)、《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1964)、《共产主义与中国:变动中的思想意识》(1968)、《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1985)…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法国的社会学工作者,最先创办了社会学学会和期刊。1895年斯莫尔(Small)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世界第二个社会学期刊《美国社会学杂志》。杂志的第一期于1895年7月问世。世界第一个社会学学会是国际社会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各大报刊都出现了一个新闻热点:关贸总协定和中国即将“复关”。在传播媒介的舆论大战中,《信息日报》则断言:“中国‘复关’后,保护民族工业的呼声将不绝于耳。”那么,什么是关贸总协定?为什么《信息日报》要提出保护民族工业的话题?关贸总协定全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简写GATT)。它是由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在日内瓦签订,并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学排名凭的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权威性杂志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新闻周刊》等,每年都要发布美国大学排行榜,公布美国最好的大学,以及在一些热门专业最突出的大学学院如商学院、法学院等。那么,这些杂志是根据什么因素来评估大学,从而得到 这些排名的呢? 标准之一:学校的声誉 所谓学校的声誉,实际上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每年评估学校的时候,会向全国几千所大学的校长、学术界权威以及一些大的公司企业的主管寄发大量的表格,要求他们列出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学校,然后再把这些表格的结果作为确定最好学校排名的重要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