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营化与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化是激进式转轨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渐进式转轨中,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仍然充满了争议。本文从经济转轨中民营化这一方向出发,运用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渐进式转轨中民营化的原因和进程,并深入探讨了市场化与民营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中央政府与金融机构在渐进式民营化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国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从模式选择上分别出现激进式转轨模式与渐进式转轨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的特点及绩效进行比较,结合中国改革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我们可发现渐进式改革模式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最后,以中国的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为例,引入博弈模型,验证出自然垄断行业不能实行全部私有化的政策,而需实施渐进式改革,采用混合所有制,引入适度竞争。  相似文献   

3.
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理性选择,但渐进式改革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使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在2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渐进式改革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采取渐进式改革为主,适度采取激进措施,使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广泛存在的行政信息依赖是计划经济信息结构的最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路径依赖。改革路径的优劣,实际上就是怎样以最小的成本,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激进的改革模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改革,迅速地过渡到市场经济新体制,但实际执行结果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是在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条件下实现制度变迁的,其绩效也是显著的。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差异不是改革的速度和规模,而是改革的方向和程序  相似文献   

6.
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文献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分为激进式科技创新和渐进式科技创新,渐进式科技创新更具普遍性和常态性,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激进式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成为研究的焦点,而渐进式科技创新未得到应有关注.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短周期性、连续性、累加性、递进性和开放性,风险较低且可控,可以通过促进激进式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促进知识积累、吸收和独占能力提升产业绩效,通过创造差异化获取产业竞争优势.新时代的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重视激进式科技创新,也应重视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改进逐步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渐进方式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理论上说存在着二种方式:一种是渐进式,即通过改革的逐步推进,用市场机制置换计划机制,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实行运行方式的逐步转换;另一种是激进式,即通过出台“一揽子”实施的措施,以放开市场为主要方法,在短期内切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相较于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在与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用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进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经济理论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 90年代开始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十年来 ,所有的原计划经济国家沿着激进式和渐进式的两条路径向市场经济迈进 ,形成了世界经济史上如此深刻的、大规模的、集中的制度变迁过程。这是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机遇 ,因此以转型期经济理论研究作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是一项战略性的选择 ,它将对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此 ,我想强调的是 ,最近十年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不尽如人意 ,距改革的要求相差甚远 ,开展转型期经济理论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走出低…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领域通常采用"市场化程度"或"经济自由化程度"来描述一个国家经济转轨实现市场经济的程度。事实上,经济转轨既同市场化或自由化程度有一定联系,更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应该用转轨度来衡量国家的经济转轨。转轨度目标体系由三个基本维度组成,即契约主导的制度、行政主导的制度和国民权利与自由。转轨度的起点和终值的确定更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历史进程来具体确定,这里以德国为参照国进行分析。比较中俄两国的经济转轨,从转轨度的三个维度来看,中国转轨度远高于俄罗斯,表明了渐进型转轨优于激进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