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乔桂明 《学术交流》2007,(10):64-69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获得了国民待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也空前加剧。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改造为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银行必然要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那么我国的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根据MM理论的观点,公司价值由资产的盈利性来决定,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更多地从事具有高盈利性的投资银行等业务,走混业经营之路。但在现阶段我国银行的风险意识不是很强,银行风险管理职能不是十分完善的条件下,银行从事混业经营会带来银行业整体风险的提升,这就需要我国银行的监管部门转变监管方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银行业监管,促使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秀丽 《学术交流》2006,(2):118-120
中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已完成其历史使命,随着外资银行的准入放宽,我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即将开始,混业经营有助于扩大资本市场,对活跃股票市场有重要意义,分散银行经营风险。我国实行混业经营应充分利用现有法律空间,逐渐放开对银行业的投资限制,推进金融机构民营化改革,加强体系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忠海 《学术交流》2003,(10):106-108
一、21世纪中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1.混业经营是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与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西方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显得过于狭小。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赢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2.混业经营是降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导致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证券资产与其他资产所占比重很小。这种资产结构存在较大风险,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国有商业银…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保险业的发展来看,保险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主要有两种模式:即金融或保险服务集团和银行保险。我国实行保险混业经营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具有可能性。当前面临着保险监管法规滞后,保险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要求,保险监管难度增加等新问题。我国有必要尽快修改完善有关的保险法律法规,允许保险公司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保险经营模式,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保险混业经营,允许保险公司采取先合作后发展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把我国保险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实行分业制度还是混业制度 ,只是特定经济条件的权衡 ,且这种权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长期以来 ,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制度。这一制度稳定了市场 ,降低了金融风险 ,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小而分散 ,业务单调 ,不利于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进行业务拓展 ,实现规模效应。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客观上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以支持金融改革及金融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进步,部分动产价值日益提升,在财产由归属权到使用权转移的趋势下,2007年我国《物权法》引入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可以以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动产作为抵押,抵押后抵押人对抵押物仍享有经营处分权,实现物尽其用,开辟了中小企业动产融资新渠道。但是由于动产浮动抵押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市场份额有限。应把创新性引入到金融仓储,探析动产浮动抵押贷款业务模式创新,运用SWOT分析金融仓储对商业银行浮动抵押贷款经营管理的影响,最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提出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 ,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 ,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必须积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 ,从观念上、制度上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8.
毛志明 《社科纵横》2012,(7):35-37,41
自1587年意大利威尼斯银行诞生以来,风险就与商业银行始终相伴。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能否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八大风险之一,是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面临的最具有普遍性的风险。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已逐渐得到各级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重视,成为整体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本文通过阐述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概念、形式、风险点及其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五项对策,以期对业界开展风险防范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平台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平台经济存在跨领域、多行业混业经营现象,呈现出强烈的跨边界扩张特性。平台经济混业经营的本质是进一步将社会交互纳入价值增值的过程,强化价值实现的生态系统,分散经营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混业经营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规模效应、双边市场的跨边网络效应、用户的锁定效应、资本积累的集聚效应等多重效应,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势力,其混业经营模式包括横向式相邻融合、圈层式生态构建、纵向式差异定位、网络式并行发展四类,因跨边网络效应的不同也可归纳为外延式混业经营和内涵式混业经营。平台经济跨领域混业经营行为既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但是也可能会导致平台垄断、监管脱敏、创新抑制等问题。应建立科学高效的治理监管体系,通过平台开放度治理、平台包络边界管控、平台垄断行为监管等,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监管体系,同时强化创新和治理的协同性,科学应对平台混业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黎畅  申韬 《创新》2015,(2):101-105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过程深受监管政策的影响。基于监管政策的视角,文章梳理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历程,归纳出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业务信息公开与披露不充分、投资运作模式面临风险、部分银行产品营销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在分析银监局近期监管政策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的基础上,获得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需要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自身共同努力的有益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和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后 ,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在正确判断世界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加快银行实践结构创新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流程再造 ,以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求是学刊》2019,(1):98-107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自营业务,是其在自己提供的为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服务的平台上,经营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活动的混业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自营业务中,其身份地位是商品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而不属于平台经营者。在经营自营商品销售业务或者自营服务提供业务造成消费者损害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依照《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承担产品责任或者违约责任。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在自营服务提供业务中,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根据服务合同给付行为性质的不同而承担不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杨蓉 《社科纵横》2011,(9):86-8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卡已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个人结算工具。与此同时,银行卡盗刷问题大量出现,使得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不断增加,持卡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银行方面也遭遇资金和声誉的双重损失,不利于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银行卡盗刷纠纷的主要类型、发案原因,探讨有关法律问题,提出防范银行卡盗刷法律风险的管理对策,对于保护持卡人利益、树立商业银行"安全、可靠"的社会形象,构建公平高效的金融秩序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王培瑛 《社科纵横》2004,19(1):35-36
外资银行从全球的角度出发 ,把中国作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 ,凭借他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熟悉和多年商业银行经营的经验 ,充分发挥他们的网络优势、规模优势、混业经营的优势和金融产品优势 ,与中资银行在客户、业务领域、金融产品乃至人才等方面展开竞争。本文的重点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和 《浙江学刊》2004,(1):164-16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银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银行也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企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银行风险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极大,因此在重视银行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银行风险控制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银行业的信贷资产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忠海 《求是学刊》2004,31(3):64-68
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它必将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阐述21世纪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分析21世纪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可行条件和现实障碍,并提出21世纪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峰 《社科纵横》2006,21(12):58-59
金融监管是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以及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然后提出了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对中国现行监管模式提出的挑战、监管手段落后、监管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以及监管成本较高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而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世界银行业在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 ,出现了风险加大、盈利下降、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到加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质量 ,防范金融风险是各国银行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 ,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银行不良资产 ,构成了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隐患 ,金融业的“健康状况”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而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 ,也形成大量银行不良债权 ,从而使日本金融业陷入危机 ,经济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因此 ,对日本银行形成不良资产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化…  相似文献   

19.
李猛 《学术交流》2023,(3):42-59
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智能合约具有去中心化、自动履行、不可篡改等优势。智能合约在生成前存在算法安全隐患、程序代码漏洞、私钥应用等风险,在发布中存在代码瑕疵、智能合约僵硬性等局限,在履行后相关法律主体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经济法责任与刑事责任。完善我国智能合约风险防范法律前沿设计,应当统摄法学和技术科学视角,借鉴他国智能合约有益立法经验,建构涵盖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救济的立体式、多维度、深层次法律规制体系。具体而言,智能合约事前预防机制包括完善智能合约立法,设置监管沙盒制度、私钥保护制度、行政前置审查、混合协议等。事中监管机制包括增加应用程序接口、政府监管接口、“矿工”多数决决议投票等。事后救济机制包括实行软件更新制度、扩大预言机适用范围、建立违约金或定金自动划拨机制、强化公力救济等。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是适应市场经济 ,加快“两个转变”的迫切需要。但在从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 ,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该文从中央银行调控管理手段对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制约 ,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制约 ,现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管理模式、人事工资制度等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制约 ,以及经营风险意识薄弱、业务竞争不规范等分析了制约商业银行经营的各种因素 ,同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 ,提出了应采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