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欠发达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达川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调查与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调查组一、个体私营经济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在达川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达川地区是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1.达川地区个体私营经济从1978年...  相似文献   

2.
20年前的8月18日,四川省达川地区社科联沐浴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诞生了。这是我省最早建立的地市州社科联,而达川地区的7个市县都建立了社科联,则是我省县级社科联最普及的地区。20年后的今天,达川地区举行了隆重的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暨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大会的有达川地委、人大工委、行署、政协工委的主要领导,地级各单位、各市、县委分管领导和地区社科界的代表共25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四川日报社的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并作指导。达川地区社科联自成立以来的20年,在达川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充…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献是区域文化发展的产物,代表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具有鲜明的信息收藏价值和现实参考价值。地方文献联盟建设的提出对促进区域社会文化、科研、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大庆市为例,提出了区域地方文献联盟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合作原则以及如何避免地方文献在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方式方法,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了通过区域图书馆间、图书馆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地方文献联盟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在四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的又一个信大剧适,是山区农民走向币局和山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和幽然选择。为了从真累彻十五大提出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指示精神,从社会王义初级阶段内陆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申共四川省达川地委政策研究室和四川省社科院达川另院于1997牙11目25日至26日在达川币自开了“山区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计完”。这也是达川引导山区农民走门币场的理论和实践的继续和延伸。区内外80系8理论和实际工作看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调…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在行业和地方科技创新中的优势,探讨了将二者互相结合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机制,进而阐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加快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山区农民走向市场理论座谈会”概述——本刊《从达川的实践看山区农民走向市场之路》一文引起强烈反响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农工委、达川地委和四川日报社联合召开“山区农民走向市场理论座谈会”,以达川为典型,就山区农民走向市场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7.
结合长春理工大学实施委省共建以来,在调整服务面向、切实做好两服务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实例阐明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面对管理体制的变化,应正确定位,努力探索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切实提高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的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促进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漳厦铁路是福建省的首条铁路,实际路段是从厦门对岸的嵩屿到距漳州市区16公里的江东桥,全长28公里。该路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九(1907年7月18日)开工修建,宣统二年四月(1911年5月)峻工营运,1927年完全停止通车,到1942年所存路轨全部被盗,前后只运行16年,存在35年。这一悲惨结局是旧中国的地方铁路命运的一个典型缩影。因此,考察漳厦铁路的兴建过程和夭折原因,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一、闽省首条铁路兴建的原因闽省首条铁路的兴建具有如下原因:(一)从全国形势来看。一方面,诸国列强在甲午战后加速了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步…  相似文献   

9.
从达川的实践看山区农民走向市场之路中共达川地委宣传部,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在我国,山区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3。有几亿人口居住在山区,山区农村经济在全国农村经济中所占份额和绝对量都不小。引导山区农民走向市场,发展山区农村市场经济,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步入信息化、文献资源建设也正在走向更大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的今天,我省文献资源建设如何在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使之能够与经济发达、文献资源丰富的地区达到一定程度的互补,从而实现文献资源互利共享的局面,是一个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加强地方文献的采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贵州地方文献的布局、采集及开发利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从贵州地方文献资源布局情况看,贵州省图书馆是全省馆藏地方文献最丰富的图书馆,据不完全统计(因省馆正在修新馆,有些数据无法统计),现存有15…  相似文献   

11.
《重庆社科文汇》2001,(10):48-48
我国西部铁路建设将继续“大提速”,到2005年,西部地区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75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运里程的36.7%左右,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270亿元,西部铁路路网骨架基本形成。《西安晚报》报道说。这是铁道部总工程师王麟书参加“2001·中国西部论坛”时带来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庆地区内地方文献资源分散、数字化建设主体分散、共享程度低、管理不规范、读者利用困难,有必要建设大庆地区地方文献联盟,通过各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所属社会机构间的合作和互补,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汇集各自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同搭建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实现地方文献在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共建高校带来的影响,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概括分析了共建高枝——长春理工大学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指出共建高校在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也要发挥传统优势,继续做好为原行业服务的工作。在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共建高校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即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5年,1997年由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0年管理体制由原隶属于电力部,划归山西省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并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与山西大学联合办学,同时挂牌“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5.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一战略的实施,对民族地区地方院校提出了新要求。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要适应要求,发挥优势,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找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进而不断探索其合作模式,以期为民族地区地方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地方综合大学与地区社会发展的结合,产生最佳的办学效益及地区经济效益,这是学校及地方政府致力探讨的一个问题。在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变化从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地方高校与地区间始终存在着有机联系,这种联系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计划经济下,从政治上讲全国一盘棋,从经济上看,资源配置的主体只有中央政府一家。地方高校从师资力量的配置到学生来源、毕业分配,都由国家主体来统筹安排。地方高校虽…  相似文献   

17.
论清末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开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4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抚周馥奏请,经清政府批准,济南、周村和潍县同时由中国自行辟为商埠。由地方督抚奏请,中国自主开放铁路枢纽地区和内陆经济中心城市,在一省中同时开放包括省城在内三个城市为商埠,这是近代商埠沿革史上的创举,是山东地方当局为防止因德国所修胶济铁路通车后出现德国势力向内陆扩张、中国主权再失的重大举措,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山东主政者通盘筹划山东近代化事业,为推动山东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政策性调整。  相似文献   

18.
从南昌到九江的南浔铁路于1916年建成通车,至今有66年之久的历史。南浔铁路连结我省省会南昌和港口城市九江,是全省重要的铁路交通线之一。本人根据收集的资料,将该路的修筑情况整理成文,求教研究地方经济史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浅析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体系建设、数据库建设、作用发挥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问题。强调不能片面追求数字化、网络化,而扎实做好民族地方文献工作,培养与造就专业人才,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走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研究的战略意义,着重从资源共知、发展观念、运行机制、共享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面临的共同障碍,并提出实现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