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福海 《老年人》2005,(11):34-34
母亲寿高八十,父亲过世后,她就由我们三兄弟轮流赡养。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神志不清,经常闹出麻烦事来。这个月,母亲住进了我家,尽管我和妻子百倍警惕,她有一天还是跑了出去,不见踪影。我急忙告诉大哥和二哥。于是,兄弟三人不得不分头寻找母亲。两天后,母亲终于被大哥找到了。我悬着心刚刚落下,大哥和二哥就发起了牢骚,说他们这几天花了钱,受了罪,还耽误了农活。我尴尬地苦笑着,向他们赔不是。可是,两个哥哥没完没了,一味责备我不该给他们添麻烦。我问到底怎么着,大哥故意咳了一声,说:挑破窗户纸明里说吧,母亲轮到你家吃住,她离家出走,应由…  相似文献   

2.
偏心的父亲     
黄邦寨 《老年世界》2007,(16):31-31
自打我有记忆开始,就记着我的瘸子父亲从来都偏心同样瘸拐着脚的大哥。 大哥是六岁入学,我到八岁才进学校的大门,父亲的解释是因为家里穷。可是,母亲去街上为我买的新书包,却被父亲给了大哥,我背的是大哥换下来的旧书包,这不是偏心吗?而且我从来没有新衣服,我的衣服都是大哥换剩下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1自小起,我便对大哥的身份充满了怀疑,总认为他不是我的亲生哥哥。他呆傻内向,言语不多,但一出口必伤人。母亲没少为了他的事情与邻居们起纠葛,甚至有一次,大哥做了错事,失手伤了一个年纪尚幼的孩子,人家找上门来,母亲的手早已经扬了起来,却没有落下。母亲揍我时,却是石破天惊、气势凌人,好像她对于我的教育与爱,充实有厚度有力量,但对于大哥,她却像有所欠缺似的,不敢抬手,不敢唾骂,任凭他像一只风筝一样游  相似文献   

4.
尧树 《女性天地》2010,(3):11-13
一 我的二哥梁晓声与共和国同龄,比大哥梁绍先小6岁。1957年,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大哥一边读书,一边帮母亲操持家务。1964年夏,大哥考上唐山铁道学院,父亲却来信叫他不要再念书了,早点找工作帮家里维持生活。大哥无奈之下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二哥却说:“大哥,你考上大学不容易,去报到吧,家里有我呢。”因为二哥的支持,大哥这才圆了大学梦。  相似文献   

5.
那时她还在大学里读书,矜持,羞涩,话不多。他是她大哥的同学,常跟着大哥到家里来玩。第一次在她家里吃饭,母亲煎了几个荷包蛋招待他。她伸出筷子,只夹些葱,没敢动鸡蛋。他看在眼里,便从她母亲夹给他的鸡蛋中,抠出一个圆圆的蛋黄来,放在她的碗里,笑笑说:“蛋黄最好吃,你喜欢吃吗?”其实她更喜欢吃蛋清,只是她不忍心说出来。他一直对她那么好,比她大哥还要好。  相似文献   

6.
何晓云 《老年人》2007,(12):34-34
大哥打来电话说,母亲不慎摔了一跤。我知道,97岁的老人摔一跤,一般都会伤筋动骨。于是,便立即从娄底赶回邵东老家,连夜将母亲送到县城一骨伤科医院。照片发现,母亲股骨头断裂。医生叹息:老人原本可以度过百岁,现在看来难逃这次劫难了。  相似文献   

7.
母爱的深度     
我们守在她的床前久久不愿起身,似乎只要母亲还在面前,我们就是被母爱笼罩的孩子,就永远心有所依。大哥突然脑溢血去世,我和大嫂、姐姐料理完后事,一直不知该如何跟68岁的母亲说这件事。中年丧夫的母亲,还承受得起老年丧子之痛吗?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向她隐瞒实情。那晚,大嫂找上门来,向母亲哭  相似文献   

8.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母亲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5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了好多药,可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有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婚事     
邱晓冬 《老年世界》2006,(19):11-11
28年前,父亲得了肺癌,抛下母亲及我们兄妹7人,撒手人寰。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白天在责任田里忙农活,晚上在家里忙家务,那时大哥在部队服役,二哥、我及弟妹们全还在上学。母亲倾注了全部心血,一人独自拉扯我们长大成人。那年,母亲刚刚40岁。后来曾有一位邻村小学离异的王老师有意与母亲再组家庭.但母亲怕贫困的家庭委屈了王老师,又怕影响我们兄妹的感情.同时,更担心乡亲们的闲言碎语。王老师来我们家几次后.母亲便坚决不准他再来.把自己的感情埋藏在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10.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 母亲一共是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五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遍了好多药,可还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是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11.
薄荷 《伴侣(A版)》2021,(1):34-36
因支教而起的情缘 侯长亮的老家在湖南邵阳,小时候,母亲多病,父亲要照顾母亲,只能守在家乡务农,家里经济拮据,连吃饱饭都是问题,侯长亮只能和父母兄弟一起住在一间不足7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为了补贴家用,侯长亮的大哥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供弟弟读书,吃了很多苦.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侯长亮深知读书不易.  相似文献   

12.
赤脚医生     
宋丽 《老年世界》2013,(8):23-23
对于赤脚医生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父亲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参加了渡江战役,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八年的军营生活结束,复员回到了老家,像普通老百姓一样,结婚生子,子女成群。我的大哥、大姐出生以后,听母亲说,接下来是一个白白胖胖,特讨入爱的女孩。然而,一场大病下来,因为缺医少药,二姐不幸夭折。  相似文献   

13.
成经满 《老年人》2013,(2):34-34
我的老家在湘乡棋梓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是家中的满女,上面是三个哥哥。大哥和我在离家百来公里远的湘潭市工作,二哥、三哥在老家务农。我父亲2008年因病过世,享年76岁。母亲那年73岁,因风湿性关节炎腿脚不太方便,加上眼睛做过白内障手术,父亲的离世对她说,无疑失去了一个  相似文献   

14.
被抓劳工身陷虎(194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外出干活没有像往常那样回家。正当母亲焦急不安的时候,一起干活的叔叔跑来告诉说:"大哥被日本宪兵队抓走了!"妈妈急忙赶到宪兵队打听情况,得知:我父亲已经和其他30多个青壮年一起,被押上两辆挂着太阳旗的日本军车,开到地处中俄边境的东宁去了。  相似文献   

15.
他结婚。婚礼上,他和新娘没有拜高堂,却拜了他的大哥——他的父母早已去世,是大哥把他拉扯大的。躲闪不及的大哥,很局促地接受了这一拜。这个肤色黝黑的山里汉子,坐了几天几夜火车,刚刚赶到这里。婚礼主持人要他说点什么,于是,他讲了一个故事,关于他和大哥的故事。父母猝然去世那一年,他11岁,大哥17岁。  相似文献   

16.
东江摆渡     
也许是人老了对往事更难忘怀,如今我的脑海里总是不时地浮现出小时候和二哥一起摆渡的几件往事。我的老家在湘南山区的东江河畔,母亲早年去世,留下父亲和我们兄弟四人。父亲和大哥长年在外面做事,二哥黄伦杰领着我和弟弟在家。家里有条小木船,二哥划船,平时载货,捕鱼,忙时摆渡,帮工。  相似文献   

17.
大哥,大哥你好吗?文/邵华室友们悄悄地不知怎么时兴认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大部分是老乡。“大哥”们有共同的特点,他们往往对“小妹”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基本上有女朋友。于是,小妹们便成了“大哥大嫂”的信差,“大哥大嫂”们也成了小妹嘴边的笑料。钟是我默许的大...  相似文献   

18.
胡亮 《老年人》2006,(11):32-32
那是13年前,懵懂的我没能把握机会,成了一名“大学漏子”。高考失利后,我在父亲的同学开的一家公司里做临时工,对于未来,我的心里一片茫然。这年冬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征兵的消息,心想,条条道路通罗马,没有考上大学,或许到部队去能干出点名堂。于是,我便背着父母去报了名,体检合格后,我有幸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离开家乡前的那天晚上,母亲来到我的床前,深情地教育我说“:儿啊,你到了部队可要好好干。妈不求别的,只求你能自强自立。”默默地听着母亲的教诲,我的心里酸酸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大哥拉扯大,而长大成人的我,却没能考上大…  相似文献   

19.
把大哥作一个评说的话题,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以为哥们兄弟是五伦之一,司空见惯,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越是常见的事人们越是不易于作深入的了解,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被大家忽视。“大哥”也是这样。例如您知道大哥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吗?是不是“大哥”这个称呼只有被弟弟或年龄类似弟弟的人称呼呢?“大哥”这个称呼除了负载兄弟之间的伦理内容外,还有其他意义吗?其实未必人人清楚的。于是,便有了我说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做带头大哥也不容易啊,带头大哥让别人来当也挺好。 ——2月20日,在安信地板事件情况沟通会上,万科总裁郁亮如此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