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本质就是人的生存和生活行为。语言开口言说,使存在和事物获得符号的功能,这也是语言和言说的本质关系。人的存在必然指向人的生存和生活的行为,而人注定生活在看见和看不见的矛盾中。诗人站在生活的前头,用诗来言说自己的对生存和生活行为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2.
对话是文艺学家巴赫金的核心诗学理念,同时也是思想家巴赫金对存在的独特表述。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语言的本质:人在言语中生存,在对话中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联系。世界在话语中得以显现,话语就是存在的家园。于此可以看到巴赫金思想与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的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3.
诗意语言观是海德格尔诗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诗意语言被提升到存在的高度来强调语言对人的生存意义,颠覆了人是语言主体、语言是社会化交流工具的西方传统语言观。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把语言对象化,使语言失去鲜活的生命力,而本质上语言是存在的家,诗意语言才是本真的语言,能够表达此在的存在意义。诗意语言的本质是人的诗意存在与生命决断,以通向诗意语言之途敞开人的诗意栖居之境。  相似文献   

4.
王现东 《天府新论》2012,(1):115-119
在文化哲学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对生存意义的追求,它体现为一种活的精神,这种精神塑造着人和人类社会,并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超越性把握,是一个动态的、处于生成中的把握。文化全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和必然趋势。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文化全球化面临着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样、冲突与共生、固守与变革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系统中,人类文化生生不息,演绎着复杂多样而又鲜活生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的本体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语言之于人的生存、德性养成和社会和谐究竟有何意义价值,弄清该问题必须先行澄明的前提是对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进行本体论诠释。进而,在深度批判不道德语言危害性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语言伦理。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玄珠与海德格尔的宝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认为,在形而上学思维模式中,人把世界和万千事物都视为与人相对而立的对象性事物,表达的语言就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因而人们对语言的原本意韵充耳不闻,以至语言完全与人的生存脱离关联。海氏认为,人在语言最本真之处言谈着把自己敞开到事物之中,在指向着物、解蔽着物的时候,也实现着人之为人。庄子对不龟手、大瓠和玄珠的解释,是让人植根于与外物的原初关联中,是返回到语言的原初发生之所,即生存的世界中。人生来就被生存的世界裹挟着,挑动着。海氏和庄子的语言都不是表达,不是概念,而是当有着情感、意向的人将自己的血肉之躯融契于万物时,心与物往返交流、声发响应的指令施加到人身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的存在之家园”的民族语言是战时中国作家苦苦构筑的精神原乡。尤其在日占区,中国作家坚持用汉语创作,不仅有着维系民族文化血脉的操守,还有着作家身份认同的寻求。而在20世纪语言哲学的背景下,战时中国文学的语言层面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意味,不仅语言直接构成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存形态,而且“言说”本身展开着交锋,语言原乡由此让人们在战争环境中寻求到民族、祖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张选朝 《天府新论》2008,4(1):23-26
全球化趋势下,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危机,建立在这一语境下的生存哲学便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生存哲学最为重要的使命是使人回到人自身,确定人的本真性存在.从生存哲学的内涵界定,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所遭遇的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人类危机的合理路径,旨在说明生存哲学对于消解和解答生存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而唤起人们以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和确立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生同存.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哲学中,人通过对存在的领会而存在的特殊存在方式被规定为生存。此在生存着,对此在的分析构成生存论。历史、历史性及世界都因为此在的生存而获得自身的存在。能在规定着此在生存的本质,只要此在生存,此在就必定以能在的方式成为它尚还不是的东西。生存规定着此在的存在,能在构建着生存的本质。死亡是生存的另一种方式,生存即是死亡,存在与死亡没有之间。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在把抽象的人还原为活生生的人的同时,也解构、摧毁了人的精神与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存"与"超越存在"的中介,"密码"成为雅斯贝斯生存形而上学的运思枢纽.依"超越存在"在"密码"中向"生存"显现的方式与程度不同,雅氏把"密码"语言分为三种:"超越存在的直接语言"、"在传达中变得普遍的语言"、"思辨的语言".这三种语言也未尝不可理解为"密码"的三个层级,由前至后,距作为根源的"生存"愈来愈远,与此同时,作为依据的"超越存在"的显现也愈来愈间接.  相似文献   

11.
论法学的语言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的语言转向促成了法学的语言转向。语言转向的方法、途径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法律离不开语言,法律就是语言!法学与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法的条文只有在语言的应用中才有意义,才是活的;法的机构只有人用语言进行法的活动才是活的,才有意义。实施权力、公正和正义,非公正和非正义的机制是语言互动的细节。因此,要治法,需先治语言;要从事法学研究,需学好语言学。  相似文献   

12.
生存与生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存是人的生存,但人的生存只是在一种事实性的维度描述了人。人要求生存,这只是人的动物性本能。就此维度而言,人的生存并没有揭示人与非人的区别,并没有将人与人的人性揭示出来。因此,人不只是图生存,人还要尽可能地反思生存,筹划生存的方式,并且还会有意地中止生存,自杀或者摆脱生存,不靠物质生活而生活,而靠信仰、理想而活。人反思、筹划和中止生存,即是对生存的意义的追求。因此,生存与生存意义的区分,即是人自身人性的显现和升华,也是理解和思考生存时必须意识到的一个前提。在此区分下,我们再来看人如何生存,又如何追求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四提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人活着”是第一个事实。“活着”比“为什么活着”更根本,因为它是一个既定事实。 (1)“人活着”首先是指人的动物性机体的生存运转(从出生到衰亡),其次是指人意识自己在活着。 (2)选择死(不活着)总是极少数人;作为族类,人类生存着,所以说“人活着”是第一个事实。 二、“人活着”是什么意思。 (1)是被扔入的,即不是自己选择被生下来的。活不是人的选择和决定,它只是一个事实。[为什么不选择不活,正如人被生下来似乎是神秘的(就科学说,这是生物的种族延续)一样,生下来就有一种继续活的要求(就科学说,这是生物本能),存在于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14.
当代哲学在人类的生存关注中重新测度价值。从生存论的视角看 ,价值植根于人生存的二重化结构中 ,它根本上具有属人的本性。人是价值性的存在 ,人的生存规定着价值 ,而价值则表征着人在生存结构的内在矛盾冲突中对自身本质的确证与创生。从生存论的视域去体悟价值 ,就是要走出狭隘的价值主客体论 ,在生存和价值的内在关联中确立价值的形而上学根据。  相似文献   

15.
进入语言的方式有多种,如果以人的存在为基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文本方式与人本方式。文本方式使语言与人的存在分离开来,认为语言构成一个独立自在的王国;人本方式则把语言置放到人的存在这一根基上,以语言界定人的本质。人本方式进入语言更多的是以存在的意义为基准点对语言做出价值判断,在对语言进行的多种价值判断中,语言家园之说使语言价值负荷最大化。如果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历史的经验、语言现实的另一面等方面来考察语言,可知语言是难以承载家园价值负荷之重的。语言"空地"不认同语言是"存在之本",它是对语言家园这一命题的怀疑,也是对家园负荷的减负。语言"空地"以其多元价值指向消解对语言的极度赋值,其目的为了让语言回归自身,也让人返回真实的自我存在。  相似文献   

16.
认知领域出现的时间概念生存论转向,使得认知活动由知识论形态转变至生存论形态。因此,人们根据时间的可能性境域来领悟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一切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这种渗透了对时空与价值的整合与统摄的意识活动,也必然地表现在语言哲学之中。文章在分析时态逻辑与时间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语言哲学的特征以及时态逻辑与时间思想的语言哲学维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与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抽象性的批判密切相关联.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实质并不是要简单地从字面、理论层面消灭宗教,他意在揭示传统宗教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化身,最大的弊病在于遮蔽或疏离了人本身,尤其是遮蔽或琉离活在当下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生存处境、生存境遇、生存状态等,因此,马克思的批判只是对一种样式宗教的批判,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发现感性的现实生活世界这一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阳利 《重庆师院学报》2010,(5):96-100,128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艺术性地表明存在的不确定性是人所无法逃避的绝对的生存状态,展示了现代人对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感知和体认以及由之而产生的无意义感、荒诞感和绝望感,也表达了在这种生存困境中努力建构存在的相对确定性以追求生存意义的决心。在这里,等待成为人与自己的生存困境进行抗争的方式,表现出人的现代悲剧性。  相似文献   

19.
韩凤鸣 《中州学刊》2008,(3):139-142
无论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发展到如何高级的程度,对心灵事实的表达都是有限的.一般知识和理性只能破除迷信,为正见扫清道路,尔后才是真正的智慧生起,把人带到心灵的当下.来到当下的人以其空性智慧进入心灵最深、最原始层面,把人带进本源性的、随处坦露着的生存全息场,看到生存的本来面目.因此单纯的哲学方式找不到心智解放的路,为名相所困的哲学如果要真的说服人,就不得不用一种实证的方式,突破表象的世界,到存在的实际中来.活在实际中的禅者,以种种方式进行着与本源的对话,他不仅具备着空性眼光,还具备对人类自身生存境况的全面同情,这里有真实的智慧和慈悲.  相似文献   

20.
别尔嘉耶夫的人格主义是俄国白银时代俄罗斯哲学的一个重要代表。别尔嘉耶夫主张在生存的层面直接进入对存在的把握 ,无需通过逻辑的方法 ,达到对存在的生存层面的超越 ,生存本身就具有形而上学的基础 ,因为生存本身就是自由。为此别尔嘉耶夫的哲学具有与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所不同的特质。俄罗斯东正教文化是别尔嘉耶夫哲学深邃的来源 ,别尔嘉耶夫人格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将基督教与生存论结合在一起 ,在神性整体中寻找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