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肖平辉 《学术研究》2023,(11):76-80
新冠疫情爆发,中国卫生领域内第一部“牵头管总”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施行,引发了学术界对卫生法新的一波关注。学术界提出卫生法学集法学、医学、公共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其特殊性需要突破传统法学理论构建。文章探讨了以传统部门法为生成逻辑的法教义学、社科法学在卫生法基本理论上的困局,提出领域法学作为卫生法学方法论上的理论重构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一、关于经济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民法通则》颁布以前,我国经济法学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纵横经济关系统一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既调整纵向经济关系,又调整横向经济关系,并认为这两种经济关系是相互交叉、相互统一的。当时,经济法学界大多数同志都赞同这种观点,因此,我国的经济法学也就以此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和体系。1983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经济法学》,是这种观点的杰出代表。这本教材尽管在体系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学界,以蒋学棋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南方十六所大学协作编写《政治经济学》教材和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电大教材颇有影响。这几本教材都注意吸取了国内外已出版的有关经济学著作的某些成果,在坚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作了比较全面的,准确的阐述,较之原有版本,无论在体系上还是理论分析上都有所创新。但是,深入学习和研究这几本教材的内容,对其中有些基本理论的表述,我不敢贸然苟同,特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的颁布为中国民法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和准绳,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当体现本土性、借鉴性、原创性、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构建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当以《民法典》的体系为基础,分别构建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的制度体系。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民事权益为中心,以私法自治和人文关怀为价值。同时,民法学研究要面向高科技、大数据时代,面向市场经济,面向中国实际需要,从而构建中国民法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个科学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弥补法学理论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制的法律人才。目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未被认可,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较少,现有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因而需要通过基本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和创新能力模块来构建新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注意教学大纲、实践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和评价体系建设相互配套。  相似文献   

6.
当前法学上争论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联系到正确方法的运用。我在这里拟对法学现代化的方法论基础的问题试作论述,并结合评价部定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法学基础理论》一书中有关方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卫生法学是回应人民健康需求、国家健康法治而生的法学学科,其基本定位历经了从部门法学到领域法学的理论变迁,并逐步摆脱传统部门法理论下的学科证成困境,开始在领域法学共识下实现规范的聚合与理论的建构。卫生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首当厘清生命权与健康权之内涵与逻辑关系,以生命权为其逻辑起点,健康权为核心范畴来构筑卫生法学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形成卫生法基本原理、公共卫生法、医事法的知识框架,并以此优化医事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与质量标准,促进卫生法学学科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生态人"类型模式是生态化法学方法论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舟 《东南学术》2005,(5):167-168
目前如何从生态化的角度构建环境法学体系成为了环境法学研究的一个亮点。本文希望通过对方法论中十分重要的类型模式及其生态化的探究,引出一个新型的“生态人”模式,为整个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我们知道,各种方法论的构建离不开对“类型模式”的建构,任何的理论要形成自己的体系,首先需要对对象进行一定的抽象,以抽象得出的内容作为基石来建立自己的体系,这种抽象的结果就是类型模式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法学学科基础和内容组织结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法学的学科基础及其内容组织结构是教育法学自身建设的重要问题。教育法学作为综合性边缘学科,要以教育学和法学为其主要学科基础,社会学、伦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其他有关学科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教育法学的学科基础。从教材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法学的内容组织结构,与其研究任务、研究对象和内容相适应,可以由基本理论、运行理论和主要教育法规界说三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普通高校教学之需和推动史学理论学科建设,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史学概论教材编写的繁荣景象。在短短的十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参考书,计有11本之多,代表性的史学理论教材有: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和田昌五、居建文编著的《历史学概论》,被多所高校选定为大学本科史学理论课程教材,影响很大。无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对比分析三本著作,它们虽都以"史学概论"相命名,都采用了综合模式的逻辑体系,但是在内容和整体特色方面却存在着很大不同。他们的特色的差异,来自于他们各自对"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定位等问题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差异性阐释;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必须进入史家主体的精神世界,仔细探究史家主体的经历、学历和他们对史学以及史学概论学科体系的理解。无论是从它们具体的逻辑体系及其囊括的内容,还是从它们所确立的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学科定位来看,其特色之不同就在于,理论视角不同,体系设计不同,编写者的精神世界不同,对历史学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映现在史学概论体系上所进行的探索当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着史学思想的多维度和史学方法的多样性;但他们在追求真理、探究学术,为构建中国风格的史学概论体系所体现的文化炽热却又是那样的相同和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现代建筑学专业教育人才素质培养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突出主干体系、强调支撑体系、结合城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文章强调了现代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我国对1993年制定的《科技进步法》进行了系统修改。新的《科技进步法》巩固了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律基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写入法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宽容失败和强调诚信鼓励创新,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科技资源的共享制度及运行机制,支持农业基础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赵金成 《北方论丛》2006,(6):140-144
由于目前我国《反洗钱法》阙如,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故制度和法律层面某些缺失已成为打击洗钱犯罪的瓶颈,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制定《反洗钱法》的必要性、迫切性也在于此。制定《反洗钱法》有国外成型经验可资借鉴,但必须立足符合中国国情。总的说来,《反洗钱法》在我国属于行政法规范。《反洗钱法》应以违法和犯罪预防为其基本理念,以单纯的行政法规范为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与法》选修课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提升、权益保护均具有重要价值,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丰富的课程内容,综合运用讲授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实现了教学目标和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历朝历代的《刑法志》都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史料,也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的重要篇章。《刑法志》对各个朝代立法、司法、法制建设及法律思想的记载和阐释,不啻为各封建王朝关于法的理论和历史的官方史料,其观点获得封建统治集团的认可、采用,并作为他们施政和实行法制的指导。可是学界对《刑法志》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宋史·刑法志》。根据《宋史·刑法志》的记载,宋代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记述了宋代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反映出了宋代独具特色的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闫辉 《学术探索》2013,(8):145-148
生命是教育的本质。在人本主义的生命哲学视角下,教会大学生敬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和珍惜生命,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教育内容涵盖生命知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生命挫折与死亡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中诸多问题凸显,如教育意识淡漠、教育内容弱化和教育活动缺失等。为此,应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对生命理念的体认;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主体间性教育教学模式;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生命教育理念,提高生命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用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以此来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达到教学方法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现状、内容结构,现行教材的体系为出发点,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在注重经典理论内容的同时,应渗透现在教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阐明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穿透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危机的爆发和加剧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极其深远。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因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法律制度,物权法理当做出应用的回应。本文基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多元性认知,重拾私法特别是物权法的调整手段,探讨在生态化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物权法的重新定位问题,重点涉及对物权法律关系中主体、客体、内容相应变革开展的初步考察,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物权法》"生态化"的制度建构与实际运行之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