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变革”座谈会发言摘登编者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构建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本刊于1993年12月5日邀请了我省20余位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以“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变革”为题...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变迁是时代变革的缩影,新时代赋予青年价值观塑造张力.从历史演进看,时代变革成为青年价值观变迁的动力要素,而冲突与融合构成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变迁的主调;价值观形成蕴含着青年作为价值主体心理机制的变化规律,而新媒体的传播效度在青年价值观可变性和可塑性中又助长了这种冲突与融合.当前,青年价值观冲突与融合既表现在理性与感性的价值认识上,也表现在个人本位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个体自信与社会权威的价值评价及价值培育方面.塑造新时代青年价值观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以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规范新媒体的传播影响,把青年价值观教育始终放在关键性位置.  相似文献   

3.
公平、效率是制度变革最核心的价值观,产权集中体现了制度变革的经济基础。从马克思制度变革理论视角进行剖析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制度变革要素,可以清晰看出马克思制度变革理论的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因为它既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经济基础的合理分析逻辑,同时又强调公平和效率统一的价值观,这是与新自由主义倒退的价值观截然不同的。因此,马克思制度变革理论在理论上破除了私有产权高效率的崇拜,在实践上揭示了国际垄断资本利益集团的剥削模式,是理论的逻辑性和实践的针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的变革与经济的变革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功利价值观取代义利价值观 ,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但是 ,功利价值观是一把双刃剑。因此 ,我们要建立本质上完全不同于传统价值观和摈弃功利主义中的“恶”、具有崭新的形式和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价值观。邓小平理论中有关义利、功利的精辟阐述 ,闪烁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光芒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新的价值观重塑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董玲 《北方论丛》2012,(2):145-148
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消费主义是当前消费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追问消费主义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批判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消费革命以来,西方消费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一是消费的去道德化;二是消费的伦理价值重构。两次变革一方面以过度消费取代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消费;另一方面,还以奢侈消费为善的道德判断颠覆了节俭消费的美德传统。解读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消费伦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消费生活颠倒性的实质内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战略的深入推进必然要求在价值观层面寻求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必须实现从理论形态向中华民族主体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因此,借助于文化生态学的观察视角可以发现,重构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是提升核心价值观塑造实效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包括提升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构力与阐释力、厘清异质价值观以重构文化生态场域、以制度建构推进教育机制等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徐凌 《社会科学家》2004,(4):125-128
本文从我国行政价值观入手,对我国某些传统行政价值观的有效性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找出导致政府运作不适甚至失效的关键所在;同时,运用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借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行政价值观的重构研究寻求新的思路与突破。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种包涵价值观、文化认知、交往方式、乡村精神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新的乡村文化形态和新的乡村文化.所以,它不仅是民族的、地域的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与互融,是乡土文化内涵的重构与创新,而且也是"人的建设"和乡村文化生态的建设,是乡村精神与乡村文化价值观的重构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徐凌 《兰州学刊》2005,2(4):40-42
行政价值观是政府行为运作的灵魂与基础,了解中国行政价值观的历史与发展,对我国当前行政价值体系的重构工作之有效性而言十分关键.本文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与资料的前提下,着重从行政价值体系的目的子系统、手段子系统、规则子系统、制衡子系统四个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形态下的中国行政价值体系进行尝试性的归纳与总结,力争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目前行政价值体系的重构工作寻找启示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转型与价值观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多元价值观、价值观转换多元化的二重性及历史背景的考察 ,探讨并提出了我国价值观重构的原则、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提出"天欲人理"说对宋儒"天理人欲"说予以反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理欲之辩"作出新的诠释表征了近代价值观的变革.康有为对欲望的肯定是建立在价值观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双重基础之上的.从价值观变革看,针对宋明儒学过度压制人的感性欲望,康有为高度肯定了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其近代启蒙意义不可抹杀;从现实生活看,近代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物质进步为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36-242
网络技术变革引致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革命为教育平权事业发展提供契机。但慕课教学模式亦存在诸多缺陷,诸如,新旧两种教育模式之间的文化冲突,工具理性规制下的教师行为,压力与惰性挟制下的学生异化,慕课教学绩效监督虚位等。高校慕课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于:以核心价值观统领慕课教育文化,重构教师的慕课教学观念与行为,基于慕课平台整合O2O教学资源,完善慕课教学模式测评与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3.
略论企业战略转型——基于价值链重构的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战略转型是企业变革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又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变革有明显的区别,企业战略的本质是价值链体系的重构。企业业应以重新定位核心业务和系统优化业务结构作为战略先导,直至完成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浅论我国现代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代价值观念 ,是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体系。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存在冲突与斗争 ,如竞争与和谐、效率与公平、金钱与时间、个体与集体等。要正确对待价值观念的变革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建设 ,以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非主流文化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彦  王萍涛  钟添生 《理论界》2005,(10):26-28
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各种非主流文化以不同方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研究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度,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健康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儒学在中国文化重构中表现出超越时代、开放吸纳、不断走向未来的潜能及斩不断的强大生命力。文化重构实质是人格或人的价值观念重构 ,文化变革的关键在于调整和改变人格 ,即塑造“新民”或“新人”。儒家“新民”思想表明 ,儒学将随中国文化的变革而发生转化 ;近代梁启超“新民说”对儒家“新民”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毛泽东“新人”观中的儒家思想成分 ;邓小平“四有新人”观与儒家文化的自然联系 ,都表明儒学在中国文化重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也表明儒学具有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并发生转换和走向现代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及其社会效应·乔志强赵晓华价值观念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评价周围世界存在意义的基本观念和行为判断标准。作为思想意识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变革是社会变革走向深层次的重要标识,也是“文化变迁的最终实现”①。同时,价值观的变革对社会生...  相似文献   

18.
创新与选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理性构建赵守国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国有与非国有之间:制度重构目标的复杂性重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意味着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扬弃和新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构建。而要完成这一重构,首先必须明确这一变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改革的年代,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变革,另一方面是社会观念的变革;综合反映两方面变革的是社会观范体系的重构。所谓社会规范体系重构,指的是一部分陈旧过时的社会规范被淘汰,一部分社会规范以扬弃的方式转换,一部分新的社会规范生长发育的过程。在社会规范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出现了笔者称之为“规范软化”的现象。它是改革年代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其司空见惯,但却少有人作过系统研究,笔者试作一尝试,以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家庭从产生到现在,家庭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家庭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探寻家庭价值观的流变,现实把握家庭价值的失落及其原因,为家庭价值的重构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