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王安忆和程乃珊的“上海故事”小说中分别出现的弄堂、“蓝屋”等空间进行分析,挖掘两内在的化意蕴及上海人生活趣味及差异,突出上海故事怀旧的主题,体现了上海人对生活趣味、明时尚的迷恋。程乃珊的怀旧是展示上海过去的摩登繁华景象,昭示上海现代性的经验;王安忆通过书写上海人日常生活细节和情趣,突出城市的历史沧桑感。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长恨歌》的艺术成就集中反映王琦瑶形象的塑造上。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儿,是象征上 海文化的艺术雕塑,是王安忆用语言建构的“个人心灵世界”。透过王琦瑶,可以看出王安忆在小说形象学、主题 学、叙事学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通过王琦瑶这个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饱含上海特色的女子——王琦瑶。王琦瑶是《长恨歌》的灵魂人物,也是上海弄堂的女儿,在她的身上体现着上海人最本质的特色。王琦瑶的身上,不仅有着上海人所独有的开通、追求开放型的文化,处事精明,个体自立,注重生活细节、从日常生活中定义人生价值,也有着小市民的习气,功利的爱情婚姻观,虚荣心,以及对政治的冷漠和回避。《长恨歌》是将人与城交替来写的,人即是城,城即是人。王琦瑶的一生不仅是一个女人沧桑的命运,也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弄堂岁月的缩影。王琦瑶用自己唱出了一曲动人的“长恨歌”,可以说解读了王琦瑶,便解读了大上海。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描写都市上海的小说,主要通过一个弄堂女性的群体来书写她对上海及其历史的理解,并构建了一种独到的上海/女性之间的想象关系。本文拟以具体文本为例,期冀对这种新颖的想象关系做一个尽可能全面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描写都市上海的小说,主要通过一个弄堂女性的群体来书写她对上海及其历史的理解,并构建了一种独到的上海/女性之间的想象关系.本文拟以具体文本为例,期冀对这种新颖的想象关系做一个尽可能全面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有着对旧上海的怀旧情结,她的作品定位于民间立场,通过回忆、想象和虚构试图将旧上海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表现出对旧上海的物质存在和精致细腻生活情趣的眷恋。她的怀旧是刻意的,有自己对旧上海弄堂的怀旧,也有作品中人物对老上海的怀旧,通过对上海这个城市的追忆藉此突出它的沧桑感,以此来增加自己应对未来的定力。  相似文献   

7.
弄堂     
陈旭 《社区》2014,(20):61-61
光是打折的光.墙是脱了水泥的墙:后窗积满油垢,山墙的裂缝倒长出绿苔:路面有裂纹,阴沟在溢水。空气中是流言积累起来的声音.巷子里穿梭的是作为流言传递者的鸽子。这就是王安忆先生笔下的上海弄堂。是立体而性感的存在。世间万物都披着一袭生死循环的外衣,就像世上所有的弄堂;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生死循环的故事,就像家乡的弄堂。  相似文献   

8.
小说的叙事性决定了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它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电影中的优秀之作大多是由小说改编成的。研究小说史应该关注小说在电影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既有探索性、趣味性又能满足大众的情爱心理期待的爱情小说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对于作家是名利双收的事,“触电”几乎成了普遍现象,但中国当代作家大多对电影表现出高蹈的鄙夷姿态。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通过王琦瑶这个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饱含上海特色的女子——王琦瑶。王琦瑶是《长恨歌》的灵魂人物,也是上海弄堂的女儿,在她的身上体现着上海人最本质的特色。王琦瑶的身上,不仅有着上海人所独有的开通、追求开放型的文化,处事精明,个体自立,注重生活细节、从日常生活中定义人生价值,也有着小市民的习气,功利的爱情婚姻观,虚荣心,以及对政治的冷漠和回避。《长恨歌》是将人与城交替来写的,人即是城,城即是人。王琦瑶的一生不仅是一个女人沧桑的命运,也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弄堂岁月的缩影。王琦瑶用自己唱出了一曲动人的"长恨歌",可以说解读了王琦瑶,便解读了大上海。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小说改编电影多数对原著结局采用了“道德化”“冷漠化”改写策略,道德化,通过增加“核心冲突消解”情节和“揭秘”情节,落脚于家国情怀,以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复归为当下社会日渐疏离的人际关系和信仰危机提供一种“想象性的解决”;冷漠化,将原著的“定性”结尾复杂化,深入底层生活逻辑,暴露黑暗世相直面危机,又不断绝“善”的可能,以引发观者自我拷问和对人性的审视。“民族品格”是二者共同的指向,是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身份标识,是建构“中国梦”的重要符码。  相似文献   

11.
“贺岁片”作为特定时期上演的极度张扬大众文化指向的商业电影形态 ,登上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舞台 ,根植于传统文化心理需求的“贺岁片”这个名词也就诞生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交融而衍生的词汇 ,“贺岁片”的兴起为中国人世纪末的狂欢创造了影像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对电影作品的网络"恶搞"是我国网络产业发展的新产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显著特点。网络"恶搞"能够迅速流行有深刻的文化和技术背景。从性质上说,网络"恶搞"属于新型文艺评论,也具备构成改编作品的条件。网络"恶搞"在网络的传播可能对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相关主体的名誉权和肖像权构成侵犯,尽管如此,我们应当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寻求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
思维除了通过对象性的方式获得其所指与内容外,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对象性的方式生成自身的意义与内容;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从“有”看世界的思维方式,非对象性思维则是一种从“无”看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所能看到的只能是现成的“有”的世界,而非对象性思维则可以看到非现成的“无”的世界;本质上,对于非对象性思维来说,它既可指向现实性,也可指向可能性,从而使得现实性范畴产生了破缺,打开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上海旧日繁华梦是一个后革命时代的大众文化成就的乌托邦梦幻。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想象在前革命时代的上海以及后革命时代的上海之间获得了符合历史的目的性。但是,革命作为一个潜意识是这个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今与昔,甚至包括未知的未来都不可能是一个未受革命影响的空间。作为"共和国之女"的王安忆,其小说中的上海怀旧,凸现了革命对于上海和中国的影响,并在文本中建立了一种社会主义的布尔乔亚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那时候,画画是让人最高兴和不知疲倦的事情。”——张祖英《画我心中诗》时光倒流50年,如果你经过上海某条普通的里弄,也许会看见一群孩子正在嬉戏,也许他们正在玩弹子、踢皮球,不过也许你还会看到一个男孩子拿着一只粉笔,安安静静地在弄堂的地上画画,画三国、画水浒,画心里的故事,从弄堂的这头一直到弄堂的那头。如果你有耐心,你可以在那里看上他两三个小时。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改编电影有1956年北京电影制品厂的《祝福》、1957年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厂的《阿Q正传》,1981年的《阿Q正传》《伤逝》《药》和1994年《铸剑》六部作品。这些改编电影在寻找忠实文学原著的精神内涵和契合改编的时代语境间平衡,艺术表达上暗隐当代中国文学性渐弱而视觉性渐显的趋势。改编电影从原小说中挖掘贴合电影表达的质素,强化电影的故事性,强化情节结构,增添情感元素。充分利用原小说中包含着现代性的“看”的思考和现象,在银幕上下、故事内外的各种历史文化影像中试图寻找小说和电影共通的解读编码,演绎成各类影像化模式。鲁迅小说电影改编的实践经验都显示了20世纪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中的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影响和交融日益加强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字文化经历影像转化进入更为宽广的“公共领域”的努力过程。  相似文献   

17.
黄健 《中国农村》2009,(8):28-28
俞飞鸿说.当导演,她熬了13年——由她首次担任导演的电影《爱有来生》.将于8月26日“七夕节”上映。 1996年.俞飞鸿看到须兰的小说《银杏,银杏》。这个“现代版聊斋”似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她,决定将之改编为电影。  相似文献   

18.
不少香港导演借异地故事构作香港寓言,其中徐克尤其值得重视。根据詹姆逊的看法,怀旧电影借助非历史地拼凑各种有关过去的形象,创造出一种新的过去,传达一种非关历史的“过去性”。在这种定义下的怀旧电影中,徐克的怀旧电影是一个例外,其中的上海想像包含各种来自不同文本的元素,体现了后现代怀旧电影拼凑的特点。徐克着重言志的风格,使他关于上海的怀旧电影,呈现出某种独特的双向性———在追寻过去的同时,指向现在与未来;在虚饰、拼凑的历史性中,产生历史反思。正是这种在后现代主义里追寻历史的坚持,使徐克关于上海的怀旧电影,在同类的电影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维度。  相似文献   

19.
王云缦同志认为,电影《骆驼祥子》中“虎妞的鲜明动人”和“祥子的单调贫乏”的原因,在于改编中的某些过失(《电影〈骆驼祥子〉改编得失谈》),这不无道理。但却不够全面。既然是改编,就有一个原作的问题。尽管改编者可以“多角度”、“多变化”地表现人物,但人物性格的刻划不能不受原作某些艺术表达的制约。小说中的虎妞由于从小生活在刘四那样一个“土混混”家庭,养成她那虎和泼的性格,这是一个言语粗俗、惯于撒野、为  相似文献   

20.
解构的“典故”——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比照白居易的《长恨歌》,认为王安忆的《长恨歌》是以上海和上海的女人为歌重新确定了“史诗”和“女人”的概念,在把上海这座城市化为女人的心灵的同时,拆解了女人的历史,构筑了女人的现代,为当代女性城市文本组建了一个界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