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明权制度最早起源于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基本制度,它的产生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法官释明权的含义、由来、法官行使释明权的基本原则和必要限度以及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关系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据失权制度刚刚建立,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应当在给予当事人平等充分程序保障的功能目标下完善举证时限制度,建立答辩失权制度、完善证据交换制度及法官释明权制度,保障证据失权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制度对法官释明的规定散见于位阶较低的司法解释、内部规定之中,既无体系,亦无约束性措施。消极释明或过度释明均属法官释明的滥用,实为程序性违法。"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1]。在民事诉讼中引入程序性制裁理论,以司法审查权力制约法官释明权,可为因法官违法释明受损的当事人提供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制度对法官释明的规定散见于位阶较低的司法解释、内部规定之中,既无体系,亦无约束性措施。消极释明或过度释明均属法官释明的滥用,实为程序性违法。“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1]。在民事诉讼中引入程序性制裁理论,以司法审查权力制约法官释明权,可为因法官违法释明受损的当事人提供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5.
任斌 《决策与信息》2010,(12):19-19
反诉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它能够避免产生相互矛盾的判决,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彰显诉讼公正;而且能提高诉讼效益。我国反诉制度失衡现状的考察集中分为两部分:起诉与反诉制度性规范的失衡的考察,法官审判权与当事人反诉权的失衡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在对抗主义的诉讼模式中,要求控辩双方平等对抗,检察官在诉讼中的地位应当当事人化,以保障双方地位的平等。诚然,在实行对抗制的国家中,许多诉讼制度设计均为保障被告与检察官的平等地位,然而,检察官在趋于当事人化的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的诉讼义务,以避免检察官过渡当事人化。检察官只有在恪守客观义务的同时实现当事人化,才能使得控辩双方趋向实质平等,从而达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释明权的渊源出发,以我国法律就释明权相关规定作为切入点,着重就商事仲裁中释明权的范围、具体运用、行使的方式及注意点提出自己观点,并从实践角度对我国商事仲裁中释明制度的构建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自诉案件转为公诉,致使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平等,不利于当事人之间恢复正常和谐的社会关系,也不符合刑诉法的基本精神。应当充分认识自诉程序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自诉案件应当采取自诉优先、国家援助、减少公诉的原则,化解纠纷,帮助当事人恢复正常的社会关系,实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案由的确定权只能在人民法院,而不是当事人;民事案件案由的确定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时就应当完成的工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导致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相应变更案件的案由。  相似文献   

10.
李艳青 《经营管理者》2011,(8X):223-223
当事人主义是英美法系诉讼模式的主要特征。其核心在于将当事人置于诉讼的主导地位,法官始终处于消极、中立第三人地位,不主动追究责任,亦不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主动传唤证人、收集证据,其职责仅是严格遵守法律、及时作出判决,在实务上表现为"沉默的法官,争斗的当事人"。当事人主义作为重要的诉讼理念,对民事与形式诉讼模式的构架均有巨大影响,本文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针对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义进行讨论,试图深入认识当事人主义,将最终目光落在我国诉讼模式上,明确当事人主义对我国诉讼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侦查阶段是调取证据的关键阶段,也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重要阶段。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是平等对抗原则的客观要求,基于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的价值取向,侦查阶段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问题就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和谐社会法院首创执行维权释明制 当前,随着社会诚信体系不断建立,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为了提高执行工作效率,防止案件久拖不执,为此在本院建立当事人维权释明制,向申请执行人告知权力和义务,如提供被执行人线索权力和法院采取各种强制措施仍未执结的风险,应由申请执行人承担义务,并告知当事人、执行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吃拿卡要,打白条,向办案车辆加油、以权谋私,拖延办案.  相似文献   

13.
民行检察权是检察权中诉讼监督权的一部分,体现的是检察权对审判权的监督,是一种公权对另一种公权的制约。但是民事权利又是一种私权,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核心,在办理民行申诉案件中,如何把握协调民行检察监督中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即民行检察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晓颖 《经营管理者》2009,(20):140-140
证据契约,指平等的当事人之间就正在进行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诉讼之事实确定方法所达成的,旨在直接或间接产生诉讼法上效果的合意。我国存在证据合意的规定,但尚未建立起证据契约制度,在我国构建证据契约制度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了解和掌握民事诉 讼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当事人诉讼权 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法 院调解原则等和一些基本制度如合议 制度、陪审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 制度等,特别是要重点掌握民事诉讼 的管辖问题、当事人问题以及从一审 到再审的基本诉讼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采用的是以通知方式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模式.解除权作为一种形成权,只要解除权人单方面意思表示即可发生合同接触的法律效力.解除权的相对人对于解除权的行使享有异议权.当法律所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事先不必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对于相对方行使异议权的期限应该加以限制,比如可以规定异议权的行使期限为30天,自其收到合同解除的通知之日计算,如在此期间内其未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则异议权消灭.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的起诉与答辩程序是整个民诉程序的基础性阶段,它是开启民事诉讼的钥匙。但是在我国,被告的答辩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理论界的研究也很匮乏,这与我国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被告答辩的缺失导致了举证失权制度虚有其表,当事人双方的争点难以明确,诉讼突袭的情形屡见不鲜,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司法资源。鉴于此,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在借鉴两大法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笔者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公共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当事人诉讼权益保障的扩大性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那么在司法资源和诉讼解决之间的寻找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法院附设调解制度便呼之欲出。在构建该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该调解制度的优势及其基本原则,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时佳  单晓华 《经营管理者》2013,(32):236-236
广药集团与加多宝的诉讼之争起到以后商标权与装潢权案件的风向标作用,本文针对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关于"红罐"凉茶的包装装潢之争,浅析商标权与装潢权的不同与可分性。在总结相关专家的建议后,阐述笔者自己观点。  相似文献   

20.
张天爽 《经营管理者》2013,(6X):236-236
民事诉讼的管辖是法院受理案件的基础,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为追求胜诉的判决,常常会选择对其有利的法院进行诉讼。针对此种现状,本文在分析其表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