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衡赋的演变李法惠张衡不但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赋和诗,在诗赋两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赋,在文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辞赋的发展开出了一个新境界。既有《二京赋》、《南都赋》这类早期创作的叙...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传奇>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这正是<传奇>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影视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和观众对影视作品欣赏水平的提高,创作者必须在影视创作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并超越观众的先在经验和期待视野,才能满足观众的欲望并占领市场,也就是说超越经验和超前视野是影视创作者赢得市场的超前因素。  相似文献   

4.
《青衣赋》是东汉辞赋大家蔡邕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学界对该赋写作时段的判断失准,导致其主题及文学史意义被遮蔽。结合蔡邕生平、赋中所涉地名典故及汉代同类型作品写作体例综合考察,可以推断《青衣赋》作于汉灵帝光和元年蔡邕被流放五原途中。赋中对女性体态及男女欢会场景的描写,既是对汉代美女赋旨在讽劝,终归雅正写作模式的突破,更是对汉代流行的红颜祸国观念的挑战与超越。《青衣赋》不仅使婢女进入文学的表现视野,其才子佳人遇合的故事情节,也开后世文学特别是小说戏剧中才子佳人遇合模式之先河。 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相对于文学创作和普通阅读来说,文学批评是以阅读意象为逻辑起声、,经由期待视野这一中介,在审美反思过程中超越阅读意象、文本意象和生活意象的逆向展开过程。  相似文献   

6.
六朝赋的诗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六朝时期诗与赋的发展状况处于"一种过渡折中状态"。为了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六朝赋家不断地改进作赋的方法,使得赋作逐渐具有了诗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赋作之抒情化,赋作形式之诗化以及赋作修辞格选用之诗化。这使得赋体克服了自身的结构性危机,恢复了生命力,使得其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得以复兴。  相似文献   

7.
汉代经学思想统治地位确立后,赋家在创作上有意识地靠近经学,期望以此提高大赋的政治地位和功能。但作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帝王对大赋娱乐休闲的期待视野有意无意地阻滞了它的经学化努力。这个矛盾呈现出的表象就是汉大赋讽谏创作目的和接受效果的背离。因此,对汉大赋受到经学的程度我们应慎重结论,特别不应过分夸大汉赋的经学化。  相似文献   

8.
论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的接受关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西方文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姚斯从读者的期待视野入手展开其接受美学理论的阐述,“期待视野”是了解接受美学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首先讨论了何为“期待视野”,接着分别论述了“期待视野”对于作品的“接受”和“生产”的重大意义,文章最后指出在姚斯的接受美学走向交流理论之后,“期待视野”仍始终贯穿着文学接受的主要问题,是联结各环节的中枢,从而最终展示了“期待视野”理论作为姚斯最重要理论文章的“方法论顶梁柱”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读者中心论范式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一方面要照顾到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引导读者阅读和鉴赏;另一方面还要超越读者,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运用独特的叙事模式,恰恰迎合了读者的这样一种审美心理。在当下这样一个视听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哈利.波特》市场化、现代化的运作手法,不仅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接受欲望,而且小说在达到读者的既定期待之时又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显示了作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对我国当今的文学创作与接受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安咏物赋作为建安时期赋作的代表,不仅在数量上超越汉代咏物赋,而且在时代审美情趣的变化、文人宴饮娱乐精神的影响下呈现出繁荣的文学局面。建安咏物赋不仅在数量上比两汉咏物赋增加很多,而且在艺术创作上,赋家在继承前代赋作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赋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更进一步融合,在赋作中比兴寄托手法的日渐成熟,使建安咏物赋成为汉代咏物赋与晋代咏物赋文学延续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体,刘伟生的《隋唐五代辞赋研究》即从题材、结构、话语等诸多维度对赋体文本展开论证,并对整个赋体体式的多元与多变做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阐释。文学是心物交融的结果,文心关联着作者,该著善于探究赋家身份意识与创作心理,及其与赋作情志间的关联。隋唐五代赋学专论不甚发达,但该著善于发现与解读刘知几《史通》、李峤《楚望赋》及序等史书史论、赋序赋作中的赋论。该著能借古今中外各种批评方法,对赋作题材、赋体特性、赋家身份、赋论价值等作深入的研究,开拓了文学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1913年泰戈尔之获诺贝尔文学奖一是被西方主流文化所接受,他的诗契合了当时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二是因他是东西方文化激荡相融所诞生的一位巨人,其融通了东西方文化,又超越了它们的局限,从而获得了世界的意义,也超越了他的时代而获得永恒.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在对领导干部形象艺术处理过程中,将人情、人性纳入艺术创作的视野,运用政治伦理化方式,立体化地创造了一个个富有党性,又有人情的领导干部形象,使之逐渐超越一般意义的宣传思想的层次,从高高丰的强制性的权威形式渐渐变成了由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话语有机结合的艺术个体,从而在既定范式不断挑战,超越和突破中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在文学逐渐为读者疏离的今天,路遥小说之所以依然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其既契合了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心理,又以“召唤结构”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路遥小说魅力所在,对我国当下文学的创作与接受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初“鸳鸯蝴蝶派”是一种很有意味的“现象”。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在这种文化生态环境中,传统的文化积淀和渐进的西风相遇、冲撞、融合,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新旧杂糅的读者。“鸳鸯蝴蝶”正是民初文人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的轻松消遣之作。文人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试图有所超越,但又陷入了传统的伦理规劝中。  相似文献   

16.
受汉代发达的经学影响 ,汉代文士形成了以《诗经》四言体为准则、以诗歌教化作用为目的的审美期待。在这一期待视野的拘囿下 ,汉代文人诗陷入了模仿因循的困境。但随着诗歌革新要求的呼唤 ,张衡的诗歌创作逐渐与汉诗的期待视野拉开了距离 ,最终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五言诗和七言诗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其中的民俗描写贯穿全书、包罗万象。《红楼梦》的两个全译本对其中的民俗翻译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直译方法,其目的除了要尽力保持原作的风貌,还要在完成语义交际的基础上,设置空白和未定性,召唤读者连接空缺、完成文本、理解和开掘文本的意义。从而一方面创造出超越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品,另一方面使读者在建构文本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拓展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8.
1977~2010年的《骆驼祥子》接受在审美视阂上的学术进展主要集中在文本主题、虎妞形象以及悲剧动因的探究与思辨上,在接受环链上形成了视界相承、视野交融、逐层递进、影响互动、各呈张力、深化超越的接受态势。当然。它仍然充满着更大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扬雄的大赋创作多出于对司马相如赋作的延续与模仿,而实际上扬雄大赋的内部构成要素已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它的写实性、时间性和言志艺术三个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新变,扬雄的赋作已然成为西汉大赋的尾声。扬雄是汉赋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在理论上为西汉大赋作了终结性批判,在他之后汉赋逐渐向言志小赋方向发展。本文在最后对扬雄得以成为汉赋发展过程中关键人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明末施重光所辑之《赋珍》,海内外尚存四部,皆为同一版本,只是印刷时间有先后之别。其中西大藏本多出《赋珍总目》,颇便读者,可惜错误较多,不可尽信。《赋珍》有独到的编纂体例,编者在选评经典赋作、辑录相关资料、拓展读者阅读视野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