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博会与城市经济发展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比较研究历届世界博览会与城市经济发展效应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发现在不同阶段其效应表现出规律性特征:世博会前主要是城市黏合剂效应与经济加速器效应,世博会期间则突出表现为城市财富效应和经济平台效应,世博会后集中体现为城市品牌效应和能级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2.
对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地对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群的能级评价及层级分布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珠三角经济圈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珠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经济势指由人们的专业化水平、交易效率、财富水平共同决定的其自身的经济特征,外在的表现是人们居住位置的不同。随着分工的演进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城市逐步形成并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不同的经济势也不断演进。在现实生活中,城市的地理环境、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多个中心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也会对经济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考察城市经济和家庭经济对城市居民综合幸福感的复杂关系,调查了3192名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综合幸福感随家庭经济收入增长而提高,随城市经济增长而下降;家庭经济收入与三类幸福感和综合幸福感都显著正相关,而城市人均GDP与三类幸福感和综合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家庭经济收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综合幸福感,但地区经济在家庭经济和综合幸福感之间起重要调节作用,即家庭经济对综合幸福感的解释率随地区经济水平提高而降低。基于此,政府应致力于提高居民的家庭收入,逐步平衡地区和家庭之间收入差距,这将对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中国25个省区2006、2010年的截面数据以及2007-2010年和2003-2006年的面板数据,用Eviews软件分析城市首位度及其与省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关系的结果表明,城市经济首位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负相关性很强,且当省内人均GDP最高城市为省会城市时这种负相关性更为显著。针对这样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州开放型经济的相关分析及优化要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苏州开放型经济的类别、态势、在国内的大致水平以及对经济、社会、环境产生的双重效应等作了分析,并从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能级、调整招商重点、推进自主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苏州开放型经济优化发展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3-2008年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城市产业结构、动态外部性(MAR溢出、Jacobs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结合我国城市专业化水平现状分析,MAR溢出更为显著;在分地区分规模城市中,不同类型城市的专业化水平与知识溢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其中东部和中部大城市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东部中小城市和西部大城市支持MAR溢出,中部和西部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知识溢出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入世后城市发展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德宁 《南都学坛》2004,24(1):117-121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日益活跃,世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得以加强。世界各国城市之间逐步联系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全球城市等级体系逐渐形成。入世后,我国城市要提高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需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新战略的重点表现在:提高我国城市对内对外开放程度、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城市信息化等方面。我国城市应针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扩展发展和规划视野,构筑参与全球经济的战略高地。只有这样,我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提高了,城市内的企业竞争力也就会相应提高,城市所联结的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得到很大增强。  相似文献   

11.
在对现有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引入投入产出技术的重要性。研究结论是:建立基本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帮助分析城市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情况;建立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表,可以揭示城市经济转型中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分析城市经济转型对民生和社会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成都作为中西部重要的副省级城市,城市发展规模、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力与影响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突出的领先优势。在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与武汉、杭州发展水平相当,在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多方面非常相似,近年来更是呈现齐头并进、竞相追赶的局面。为分析三座城市各自的优势和差异,找准成都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机遇,本文重点对三座城市的经济产业、教育科技、区位资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成都推动城市差异化发展,加快提升城市能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地理学城市模型长期忽略了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导致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缺少外部性这一重要特征。基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的城市发展模型表明,在新经济地理学建模框架下,外部性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发现:福利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倒U形关系;最优城市规模随外部规模经济的增加或拥挤效应的减小而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时,土地租金和总地租收入都以递增的速率增长,单中心空间结构不再稳定,但最终会出现何种形式的空间结构则取决于外部规模经济与拥挤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视野中的城市化--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二战以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出现了发展中国家雇佣工人生产,发达国家设计、开发、宣传、销售的新的生产模式。说明了这种生产模式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以外资为导向的城市聚集在发展中国家相当普遍,并且吸引了大量的农民移居到城市。提出由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住房,大量的居民只能在非正式经济部门就业和在贫民区居住。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利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SYS-GMM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全流域城市、中游地区城市和上游地区城市。(2)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惯性,从下游地区到上游地区依次递减。(3)金融发展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同:贷款的促进作用在下游地区最为明显,中游地区最弱;存款在全流域城市和下游地区城市呈现阻碍作用,在中游和上游地区城市影响不显著。(4)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面:无论是贷款还是存款为门槛变量,长江经济带各区域都存在单门槛效应。贷款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边际递减趋势,保持适度的存款规模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是驱动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揭示数字经济提高创新水平的差异化机理,以“TOE”分析框架为基础,采用fsQCA方法对2019年中国100多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数字经济技术、组织和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机制,尝试解释数字经济作用于城市创新的复杂路径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从必要性分析来看,数字经济任何单一要素都无法构成区域高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2)组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路径分别为技术—环境型、均衡型和组织—环境型三种,数字经济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最终起到了“殊途同归”的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数字经济作用途径具有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主要为均衡型,而中西部地区主要为组织—环境型。  相似文献   

17.
发展城市生态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对城市生态经济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3个设区市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株洲、湘潭、岳阳、娄底、张家界等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好;常德、郴州、衡阳、怀化、永州、邵阳、益阳等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差.并对这种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湖南省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和心理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安定和发展。采用标准化量表对河南省604名城市流动人口和341名非流动人口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于非流动人口,并存在自尊、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和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忧郁、焦虑和紧张程度较高的心理问题。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存在一定的关系,成为了城市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双重困境。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城市流动人口摆脱经济和心理困境,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关城市的数据,应用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与城市特征的相关性.引入了空间变量,根据新近的数据,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33个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经济计量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该地区33个城市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国内生产总值、道路交通条件及教育水平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利因素.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主要因素,劳动力成本、与上海的空间距离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6年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这一结果通过了逐年匹配PSM-DID检验和反事实检验。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经济增长。通过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城市规模更大、初始经济水平更好、人力资本水平更高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的效果更好,产生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