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3.
坚持用“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这一理念信条指导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提升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微笑中生活,在微笑中学习,在微笑中合作探究。这样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严厉的老师,而是笑容可掬的朋友,合作学习的伙伴,使学生在微笑中得到了自尊,找到了自信,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友谊。  相似文献   

4.
托尔斯泰语:"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从厌学到爱学。要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得让语文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变得活跃,变得有趣。  相似文献   

5.
温珍琼 《职业》2014,(29):168-169
通过课堂实践,笔者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是美的源泉,音乐的内容充满情感和意志,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教师只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音乐学习实践意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难题,就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美、创造美,这样美将会撒满音乐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留住每一个学生的心。这样的音乐课堂会成为学生们快乐成长的美丽殿堂。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好的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知识,从而达到从“教会”向“学会”到“会学”的方向发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聂竹青 《职业》2013,(17):114-115
在技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法,让老师由主角向主导转换的模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笔者从采用自由导入、自问自答、自己设计板书、自己谈感受、谈启发、谈收获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完成课堂中新颖别致的“满堂灌”。  相似文献   

8.
在成人培训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学员更容易接受教师所讲内容,也能够让教师授课过程变得更轻松,但如果不能更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教学,会适得其反,给教学过程带来负丰日,使学员接受知识变得吃力,进而失去信心,放弃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范菡 《职业》2023,(19):44-46
智能时代的到来为翻转课堂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了新鲜的土壤,本文通过探索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论述了中职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完成课下知识学习和课上知识内化的过程,使教师的角色从“主演”转变为“导演”,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达到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回首以往的语文教学,大多数课堂教学死扣章句,条条框框後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致使学生少了情感,没了快乐,更没了灵性。时间长了,教师成了“主人”,学生倒成了“仆人”。作为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教学绽放生命的活力,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  相似文献   

11.
辛妹恕 《现代妇女》2014,(12):187-187
教师应该运灵活的教学方式,使生积极参与教学。像在歌曲的教学过程中,让生试唱乐谱敲打节奏,并找出乐曲的规律和节奏特点,并向生提问:“乐曲和以往所到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并大胆提出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新知识,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教学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在农村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出现错词或错句时,老师会十分恼火地大喊“错了,重读。”如果是学生读的结结巴巴时,老师会猛然打断“不熟练,下去练习20遍”。至于学生出现读的平平淡淡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淡淡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尽管如此,之后老师也就是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那么,对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应该怎样做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上营屯从事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4.
肢解,常使语文和语文教学变得皮肉骨络分离,甚至魂飞魄散,使教师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眼底心头“无全牛”,极天地违背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对整体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能力极为有害。作为中职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瞄准中职学生就业市场的前沿,抓紧根除肢解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恶习,奋勇当先,投人大语文和整体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自身应通过自我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关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提示的基础上,自主把握大意,阅读并抄下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  相似文献   

16.
王玉荣 《现代交际》2014,(10):165-165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潮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教学中只有不断掀起高潮,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创设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林锦东 《职业》2012,(21):131-132
"和谐"与"变化"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原则。"和谐"是"变化"的基础,"变化"是"和谐"的保证。这两个看似矛盾、实则相连的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缺一不可的。少了"和谐",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松散,失去方向;少了"变化",语文教学则会变得呆板,没有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又要构建"变化"的语文课堂。一、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立体流动过程,它犹如奏乐。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文与道等都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它们必须围绕着"和谐"这一"主旋律"缓缓流出,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  相似文献   

19.
洪越 《职业》2008,(17)
每一年的九月,随着初一新生的入校,学校、教师、学生都面临着一段艰难的适应期.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容量的扩大,知识难度的增加,都让学生一时之间难以适应.特别是小学、初中教师之间因为缺少的沟通而造成的教学脱节,让这种衔接变得艰难.在这样的现状下,九年制学校的优势就逐渐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数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小到生活购物,日常理财:大到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等等。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数学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摸索和总结出“体悟式”教学法。所谓体悟。就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迅速体会理解和彻底领悟新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教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