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解放  徐菁 《城市》2008,(1):46-48
陆桥经济带的东部口岸是江苏的连云港市和山东的日照市,西部口岸是新疆的阿拉山口,陇海-兰新铁路干线是该地带的经济大动脉.它东连太平洋,西接大西洋,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大通道,也是惟一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长廊.它有东西两个口岸,向东可以走海路,向西可以走陆路,是我国走向中亚、西亚、东欧、西欧的最捷径.该经济带内包括新、甘、青、宁、陕、晋、豫、皖、苏、鲁10个省区,36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和近3亿人口,各种社会经济资源丰富.因此,加快这一地带的经济协作和区域联合,对于推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再到边疆大范围的经济提升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于亚太经济、环太平洋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将临港新片区打造为特殊经济功能区的集中承载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特殊经济功能区联动发展,需要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区域,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开放型经济优势,充分挖掘临港交通、区位等优势,持续提高对国内国际人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会 《城市》2012,(10):48-51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及商品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航空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场不再只是航空运输的节点,而成为集聚和辐射人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航空口岸,其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也随口岸建设和发展有所改变,进而演化成经济高度集中的区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临空经济由此产生。临空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刍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口岸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岸服务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口岸服务主要在于政府的口岸服务,通过总结口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不断完善口岸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港口位置的迁移看福州市经济发展地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福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由于各种原因,其港口建设十分缓慢.福州在区域中重要的交通地位决定了福州应以"大港口、大口岸、大枢纽"为目标,建立现代化、综合性的立体交通体系,向"港口型"城市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制度建设完善、发展成熟的自由港,是制定自贸区政策的国际标杆。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中央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其前身是上海综合保税区,在我国10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中,功能最全面、发展程度最高。通过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对比,上海可以找出自身差距,充分借鉴和吸收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成熟的制度和先进经验,大胆创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7.
刘强 《现代妇女》2014,(5):161-162
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通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实验区的范围涵盖了上海市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保税区等四个特别的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房里。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思想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社会对青年交往方式、聚集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这些都对传统的行政化的青年组织方式提出了挑战。特别是随着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年群体涌入企业,经济功能区成为青年群体聚集的重要阵地。本文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青年汇为例,浅析了作为共青团工作手臂的"青年汇"这一青年社会组织在联系、凝聚、影响经济开发区青年群体、促进经济功能区建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围村位于深圳特区内的福田区南部,与香港元郎隔河相望,东南面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口岸——皇岗口岸,旁边是正在兴建的深圳市保税工业区。全村共有168户560人,改革开放前由于地处海边防区、交通不便,历来被称为“穷水村”。以前许多青年外逃香港,如今纷纷回村定居。80年代,水围村发生了巨变,正在逐步实现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非农转变。目前已有村办企业20个,固定资产3200万元,已建成小学、幼儿院、敬老院、文化大楼等设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本文从人口、文化、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主要方面来探讨水围村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0.
敬雅斌 《科学发展》2023,(12):51-58
立足于更好地发挥“五个重要”功能,临港新片区可以投资贸易自由便利为着力点,借鉴国内外经验,发挥特殊经济功能区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双特优势”,以及金融先行先试和加大压力测试等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试点创新,探索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匹配、多方位赋能功能区建设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总体看,中国经济仍处于由危机应对向常规增长转型的过程之中,也正在开始由传统发展方式向新的发展方式转型。当前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不断调整、退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以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调整为基础的发展方式转型正在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1.研究背景 1.1社会转型期中各种社会矛盾激增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多元化与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转向集约性,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由经济为主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转变;以追求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转入以社会公正与公平为原则转变;以注重伦理观念向法制社会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社会问题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复杂。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经济社会背景当代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15年来,经济在高速发展,社会在有序变迁,观念在深刻转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这已成为全国的共识。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突出特点:在经济体制上,正在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人民生活上,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在社会结构上,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的转型提供了物质基…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通常是由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发展。在城市形成发展的初期,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形成单中心城市有利于城市规模经济的形成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因此,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总会在条件较好的区位首先发展起来一个经济中心作为增长极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城市由于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的巨大优势,吸引着区域内外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和信息等经济要素加速向其集中,  相似文献   

15.
刘伟军经理若干经历中的一段 2002年2月19日,中国经理刘伟军独自一人,开着他公司的小破拉达车去米哈伊洛夫斯克林场.很着急地去交一张转帐支票。转账支票往林场手中一交,人家马上就可以发货了。他们公司从那里往中国的阿拉山口倒木材。走着走着,天就要黑了,刘经理有些紧张起来。他格外小心地把稳了方向盘,尽量把车速放慢。  相似文献   

16.
张军涛  刘建国 《城市》2011,(3):44-48
一、引言 大多数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会导致城市化,经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推动力。经济发展初期,农业部门总是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到非农部门,并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工程。  相似文献   

17.
顺德,作为中国2800个县级行政区的领跑者,中国第一个GDP突破千亿的县,先后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向国际经济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徐龙  何冰 《城市》2011,(3):23-27
港口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交汇点,其区位优势和资源吸引着现代工业不断向临港地区集聚。由于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力布局,使得临港地区正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成为带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此背景下,临港地区的工业发展成为各地区的发展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9.
《职业时空》2008,4(7):160-161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每一次科技的巨大发展都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几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法国,向德国,再向美国的转移,将经济发展史同科技史结合起来,从中我们能体会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20.
何梅 《职业时空》2008,4(6):131-131
一、我国高技能人才结构现状及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尽快解决,将降低了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成为了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