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做大做强是许多企业发展中的终极目标。企业的集团化是“做大”的唯一选择。做大,可以选择主业的扩张,使达到经济规模,跨行业多元化战略也是一种选择,目的均是对经济性的追求。但在实践中,有的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成功,有的却以失败告终。因此,企业集团化方式的选择,从单元到多元的战略时机把握,对企业绩效均有重要关系,最终结果均反映在企业的绩效上。  相似文献   

2.
蔡亮 《经营管理者》2010,(7):68-68,70
那些一味流于形式、带有盲动性质的品牌建设非但对企业的盈利毫无助益,更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拖油瓶”,最终埋下“做品牌找死”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品牌老化趋势是每一个企业必然要应对的严峻挑战,品牌老化问题是当今品牌管理者不能不正视的问题,由此导致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最终退出市场,品牌死亡。本文主要从品牌老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止品牌老化的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企业做大了以后,规模生产的动力立即就会转变成市场营销的压力,以前所采用的品牌、产品、通路、价格、广告等策略在运转中显现出了疲态,企业急需转变,希望新的策略能够跟上发展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聘请外脑为企业进行诊断策划,由于现在顾问咨询业鱼龙混杂,有几点需要企业注意:一、顾问咨询行业是个大行业,企业的问题如果是战略品牌之类的“大问题”,可以找服务内容相对多的“大公司”,如果只是解决单项问题,找服务内容相对精专的“小公司”可能更好,但是“大公司”和“小公司”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大公司”可能并不大,  相似文献   

5.
管理不是目标,管理应该是一个过程。但是有的管理者经常会产生误区,会把过程当成了目标,为了做绩效而做绩效,为了做考核而做考核,而忽略了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呢?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完成股东利益。所以这就引出管理的基本概念,这是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全面的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6.
所谓设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是指对企业一系列发展策略与设计活动进行管理,并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出有效的产品或沟通,寻找最合适的解决需求的方法,并最终达成企业发展壮大的的目标。从负债累累的冰箱厂到如今全球白色家电巨头品牌的海尔集团,其家电品牌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本文以海尔品牌为例,阐述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设计管理的角度分析海尔的品牌打造过程,发现设计管理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章首先分析了企业审美化的目的——塑造具有生命力与吸引力的产品品牌与公司品牌,建立起一个成熟、完善并且清晰的公司身份,从而使得企业的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身份;其次分析了企业审美化的发起者——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和受众——企业广大的利益相关者;而后对企业审美化的实现载体——组织制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总结出企业审美化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8.
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与长远发展目标,不但要灵活制定出自己的品牌营销策略,而且要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本文对企业在实施品牌营销策略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服装企业的不断发展,品牌种类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逐渐的从最开始的产品竞争已经过渡到了品牌的竞争。可以说现在的服装企业,如果不能很好的创造出品牌的价值,利用品牌的价值,就会被无情的竞争淹没掉。服装品牌在创造出之后要不断的进行品牌的形象维护,这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的投入和加强。本文就服装品牌形象维护的问题提出了阐述,并就品牌形象维护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希望我能站在月球上,看着地球上不同肤色的人穿着奥康皮鞋走来走去。这就是我希望奥康能做成的最终理想状态。我们正在积极地朝这个方向迈进。我们制定的未来5年战略目标就是,成为世界一流的鞋类品牌运营商和零售商,并力争实现营销全球化、研发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等战略目标。说实话,最近几年,中国一些出口型企业实际上面临巨大挑战,有的倒闭,有的转型,有的还在坚守。其实,包括奥康在内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并不容易,但我们又必须走这一步。  相似文献   

11.
在2008年世界Effie广告大会上,奥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夏兰泽说:“在当代社会,企业一半以上的市场价值都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比如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品牌就是在做企业。”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品牌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品牌战争中制定正确的战略,争创驰名商标,利用品牌效益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做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3.
《咨询与决策》2014,(9):38-40
品牌整合是品牌的一种组合运用,其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我省农业强省战略的实施,湖北茶产业品牌不响、品牌不强等瓶颈问题越发显现,成为阻碍我省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茶产业品牌,是湖北从茶叶生产大省向茶叶强省迈进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314"战略部署的关键在于解决重庆2000多万农村人口问题,解决重庆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重庆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然而与我市扎实落实"314"总体部署的要求相比较,或者与其他农产品品牌建设较为成功的省市相比较,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打造重庆市农产品品牌,应树立"品牌兴市、品牌强市"的思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创建品牌、经营品牌、提升品牌和延伸品牌为核心,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品牌建设机制,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品牌,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结构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形成我市的优势农产品品牌群.重庆市农产品品牌战略应当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共同着力实施.  相似文献   

15.
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困境出发,分析了中国企业从OEM转向品牌生产与营销的路径在于从与竞争者合作中学习、成长,经过品牌输出达到最终市场全球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从有关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后,很快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重视并接受,而企业的一切核心竞争力优势最终都将表现为企业品牌竞争力优势。本文重点分析了何为企业文化并对初步探讨了如何进行品牌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范诵  马恒 《经理人》2005,(8):20-21
自创品牌是OEM企业摆脱决策困境,实现“土鸡变凤凰”愿景的唯一选择有些做OEM好些年的企业现在开始困惑。譬如说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由于同类企业间的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空间缩小;OEM厂家转做品牌的成功案例,也使他们蠢蠢欲动。但是他们担心,现在才做品牌是不是太晚了?没有创品牌的经验,弄得不好,会不会连老本都赔上?到底该专注OEM,还是自创品牌?专注OEM还有没有前途?  相似文献   

18.
在这种变革中,海尔想建立一种大多数企业都未曾尝试过的结构:把企业做小、让顾客做大。在这种变革中,海尔想实现一种甚至带有相当理想色彩的目标:让领导做小、让员工做大。在这种变革中,海尔想完成一个攸关企业长远发展前景的命题:海尔应该是平的。而这所有的变革最终凝结为一个指向:信息化时代的全球化海尔品牌。张瑞敏将这种变革的理论内涵升华为简单的一句话:人单合一信息化日清。  相似文献   

19.
朱磊  马翠柳 《经营管理者》2009,(13):162-163
世界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市场开始向品牌靠拢。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对自身品牌的塑造和经营。我国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竞争力。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构建BCCP模型来分析民营企业塑造品牌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兴起,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有的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有的自己在国外设销售中心,有的直接在国外投资办厂。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有的品牌认知度高,给国外消费者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有的却不引人注目,因为走低价路线,或产品质量平平,或不注意打品牌,只能在三流超市或地摊上销售。二十多年前,我们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时,面对国外强势企业,常常惊呼狼来了,今天,我们走出国门,要想在国门外与狼共舞,必须使自己成为狼,让竞争对手感到压力,让消费者示牌购买。遗憾的是,时下有不少企业在国外不是当狼,而是像蚂蚁一样,以廉价战术蚕食市场,既浪费了国内的大好资源,又给人留下倾销把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